英國學者刊文揭示中國貿易優勢為何不能複製

英國學者刊文揭示中國貿易優勢為何不能複製

資料圖(美聯社)

海外網1月15日電 14日,來自英國的東亞問題學者、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師湯姆·福迪在“今日俄羅斯”網站發表文章。他表示,中國成為了全球經濟的基石,獨一無二的貿易優勢短期內不可能被複制。

福迪開篇指出,雖然特朗普政府試圖把在中國的供應鏈轉回美國或其它國家,但中國在全球貿易的地位沒有受影響。中國的供應鏈在價格上有競爭力、韌性更強、聯通更廣而且有本地需求的支持。即使有部分國家被視為可替代的選擇,在短期內仍然無法複製中國這些優點。

“供應鏈不是隨便就能蓋起來的木屋。”福迪表示,“鏈”意味着需要一系列工廠、供應商、合作企業、組裝線和基礎設施,集中在一片地理區域組成網絡,“這個網絡不是自動形成,而是相互依存的”。“可負擔性、可靠性和效率都是建設成功供應鏈的關鍵。”他説道,“這個供應鏈要由大量臨近的企業組成。在全球,中國主宰了其中的大部分。”

福迪接着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在供應鏈方面的明顯特點:第一,中國的地理面積和人口使得其擁有大量勞動力和有競爭力的基建,價格更能讓人接受;第二,中國的市場規模和成本優勢,意味着國內需求很高,企業很容易產生利潤;第三,中國幾十年來成為了全球貿易和商務中心,地位會繼續得到鞏固。在福迪看來,這些優勢對於企業來説是“雙贏”的局面。

“雖然總有人説要和中國脱鈎並把供應鏈轉出,但這種事情一直沒有發生。這一點也不奇怪。”福迪評價道,中國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來源於更強的競爭力,“一帶一路”合作、中歐班列等大型項目,更是起到了加強作用。西方生產商之所以從未離開中國,正是因為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

福迪在最後表示,中美的商業模式在根本上沒有改變。“中國仍然是全球供應鏈的核心部分……因為根本就沒有實力相當的對手或別的選擇。”福迪最後説道,“供應鏈的根本是可負擔性、地理和便利因素,不是政治偏好。”(海外網 趙健行)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3 字。

轉載請註明: 英國學者刊文揭示中國貿易優勢為何不能複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