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工業級超高精度傳感器,「海伯森」落地工業機器人&檢測場景

中國的傳感器商業化進程大約在10年前開始,近年來隨着智能製造、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但是與國外相比,國內的技術實力及製造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這使得當前國產傳感器大多還停留在面向濕度、温度、壓力等中低端場景;對於工業級超高精度,例如精密製造、機加工等領域,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在高端傳感器研發層面,由於產品研發週期長,團隊即使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一款傳感器產品也需要平均5-10年時間才能成熟,在此期間,公司需要承受較高的失敗風險。因此,產業鏈上游的國內廠商數量很少,並且難以和外資企業競爭。

海伯森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伯森”)是一家專注在工業級超高精度傳感器領域的研發商。核心團隊從2008年開始涉足傳感器領域,2015年正式成立公司,2018年後正式進入工業場景,面向機器人、AVG、精密非接觸檢測等領域提供高精度傳感器,產品已經達到進口替代的水平。

當前海伯森有兩款核心產品:面向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六維力傳感器、高精密製造中用於非接觸式測量的光譜共焦傳感器。具體來看——

六維力傳感器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機器人實現力覺反饋。產品由高精度傳感器本體、高柔性屏蔽電纜和智能數據採集控制器三部分組成,可實時測量XYZ三個方向上的力和力矩。創始人王國安告訴36氪,該產品從2019年中量產,預計2020年銷售額將達到近千萬元。與當前行業頭部美國ATI相比,海伯森的六維力傳感器在温度穩定性、可靠性、抗過載等方面已經達到甚至優於進口產品,可廣泛應用在工業機器人、醫療、航空等領域。

光譜共焦傳感器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實現量產,這也是海伯森當前的業務重點。從應用範圍來看,光譜共焦傳感器可用於半導體、手機、玻璃/鏡片的檢測和測量領域。現在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是基恩士、LMI這些外資企業。創始人王國安表示,與這些巨頭相比,海伯森的產品在技術路線上有所區別,最終呈現出的設計、性能足以對標巨頭。

盈利模式方面,海伯森以銷售標準化產品為主,相同性能產品的客單價不高於對標的外企產品。創始人王國安表示,產量提升後,產品會進一步降價,實現更高的性價比。目前海伯森下游的集成商客户已經有上百家,預計2020年營收將達到千萬級,實現盈利。

海伯森創始人王國安為日本名古屋大學 (量子工學)博士,開發了TMR和GMR磁壁移動性磁場傳感器以及低温度漂移型磁化方向調製磁場傳感器原型;曾在日本豐田、日本村田製作所主導高端傳感器研發項目,具備10年以上的行業經驗積累。海伯森具備完全自有的生產製造中心,產品在歐美、非洲、亞太等地區也有銷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8 字。

轉載請註明: 研發工業級超高精度傳感器,「海伯森」落地工業機器人&檢測場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