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我國自動駕駛的熱度正在逐漸上升,然而熱鬧之中也潛伏着隱憂。
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在某個論壇上表示,雖然很多城市在接受自動駕駛這個概念上非常積極,但出發點不一樣,落地的方式也不一樣,他直言:“有的城市並不是真心想做自動駕駛;還有一些城市,雖然非常積極,但是由於產業太新了,而且跨度太大,所以操作起來難免有很多盲目性,花了很多錢,也走了不少彎路,甚至在探索過程當中打起了退堂鼓。”
張永偉的説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與商業化路徑(2020)》報告,有着極高的可信度。不可否認,近些年,我國上至政府相關部委,下至一些地方省市,都在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可以説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8年4月12日,由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三部門聯合印發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範》)正式對外發布。《管理規範》對智能網聯汽車上路測試的主體、測試駕駛人及測試車輛、測試申請及審核、測試管理、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等進行了明確規定。由此開始,全國不少城市在《管理規範》的統一指導下紛紛制定了地方版的管理規範,於是地方性的自動駕駛測試場地、開放道路、產業園區等紛紛上馬,而諸多相關企業也紛紛參與其中,似乎一個新的龐大的產業鏈正在快速形成。
然而,自動駕駛的全方位實現是一項難度極高的系統性工程,如果地方政府只想通過自動駕駛來實現快速招商引資的目的或者進行盲目衝動性的投資,其結果可想而知,只能以失敗收場。
要推動自動駕駛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行進,地方政府首先必須對自動駕駛有理性的認識和嚴謹的態度。自動駕駛絕不是短週期的“業績”項目,需要有認真的態度、科學的規劃、合理的投入,不能在引進相關企業和項目之後,看不到短期的商業價值就“始亂終棄”。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對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抱有極大的期待,併為此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但看不到商業前景後又覺得前途渺茫,心存放棄。
其次,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發展自動駕駛的過程中,各地政府需要摒棄長期以來存在的“大幹快上”思維,不宜一哄而上,不顧本地實情盲目發展。畢竟,推動自動駕駛發展,不但需要有相關頂層設計,還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真金白銀,這對地方政府的設計規劃能力和財力都是考驗。而且,自動駕駛的實現是一項長期工程,沒有長時間的持續堅持,想有預期的收穫無疑是黃粱一夢。因此,地方政府應該基於本地實際情況,有長遠規劃,真正做到久久為功。
最後,地方政府也需要對從事自動駕駛事業的相關企業進行甄別和監管,同時加以必要的扶持。一個新興產業,難免有渾水摸魚者,要避免“騙子公司”混入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就需要慧眼甄別和科學監管。而對於那些真心搞自動駕駛的企業,政府則有必要加強扶持力度,助推企業發展。
自動駕駛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實現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抱着一顆誠心並保持發展的耐心,才能等到收穫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