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首個“A+H”紅籌科創板企業、國內芯片龍頭、科創板史上最大規模IPO(首次公開募股)……帶着這些光環,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7日迎來網上網下申購,距離真正的敲鐘上市僅有一步之遙。中芯國際的上市之旅也引來市場的廣泛關注,美國CNBC網站7日稱,這起IPO展示中國在芯片國產化方面的雄心壯志,籌集的資金也可以幫助中芯國際追趕上台積電等競爭對手。
中芯國際5日公佈了其在科創板上市的發行價格為每股27.46元,預估可募集超過500億元人民幣,這將是今年迄今全球規模最大的上市案。7日,中芯國際迎來網上網下“打新”,受到市場的熱捧。當日晚間,中芯國際發佈公告稱,網上發行最終中籤率為0.21196071%,網上投資者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566.14倍。同日,A股市場的中芯國際概念股板塊也延續上漲趨勢,漲幅超過2%。不過,中芯國際港股7日卻一轉此前勢頭,截至收盤下跌8.85%,收報3.55港元。
中芯國際的IPO也引領了一股中國芯片企業的上市潮。6日,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商中科寒武紀科技稱,在確定每股64.39元人民幣的發行價後,其在科創板的IPO預計籌資25.8億元人民幣,並將在8日進行網上網下申購。寒武紀被市場稱為“科創板AI芯片第一股”,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主營業務是應用於各類雲服務器、智能邊緣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路透社稱,中國寒武紀等芯片業者都在排隊上市,尋求抓住牛市以及投資者對該行業非常偏愛的機會。該領域對於中國與美國爭奪科技業龍頭至關重要。
“力爭實現半導體國產化的中國企業的融資規模正在急速擴大”,《日本經濟新聞》7日發佈的統計數字稱,截至7月5日,2020年中國半導體融資額約1440億元人民幣,僅半年時間就達到2019年全年的2.2倍。資深通信行業分析師黃海峯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國內芯片自主化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是依然有很多挑戰,想實現芯片設計軟件、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測試等關鍵環節的追趕和引領,需要海量資金投入,多家芯片製造商接連上市對行業無疑是個好消息。
黃海峯表示,芯片企業的上市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籌得更多發展資金,另一方面可以加強企業人才發展,讓部分核心員工財富增長。不過也需要強調,國產芯片自主化歷程是一場“持久戰”,而不是“突擊戰”,需要長期的投入和長期的攻關,企業經營者也需要有長期“攻關”的準備,通過實實在在的成績回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