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垃圾“吐”現金 ,智能垃圾回收箱來了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蔡曉丹 記者 陸文傑)垃圾分類牽着民生、連着文明。近日,一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亮相常州鐘樓區的翡翠灣小區,該設備不僅可以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回收,自動稱重和計數,市民還可通過人臉識別,就能讓該設備“吃”進垃圾,“吐”出現金。

“吃”垃圾“吐”現金 ,智能垃圾回收箱來了

翡翠灣小區內的這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一探究竟。這台設備主要針對可回收垃圾進行了細分,分為織物回收、紙類回收、金屬回收、塑料回收、瓶類回收、玻璃回收六大功能。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居民們紛紛掏出手機進行用户註冊,更讓大家覺得新奇的是,這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還支持人臉識別功能。

居民肖女士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在設備內嵌的安卓觸摸屏上選擇了“人臉識別”身份驗證方式,在完成刷臉程序通過身份驗證後,屏幕上自動彈出垃圾分類投放的界面。根據屏幕提示,她將準備好的硬紙板放入投遞口,完成投遞後,相應的積分很快返還至肖女士的賬户。

據瞭解,為鼓勵居民參與,回收箱操作後返還至居民賬户的積分,在達到一定數量後可提現微信紅包,也可生成兑換各種日用品,還可在小區附近指定的超市便利店,直接用積分進行消費。而除了人臉識別外,該設備還可用於識別IC卡、二維碼以及微信掃碼識別,註冊用户可使用多種方式操作設備,簡單易行,方便各個年齡階段的居民選擇使用。

“吃”垃圾“吐”現金 ,智能垃圾回收箱來了

便捷的操作和有效的激勵,大大提升了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積極性,讓居民容易分、分得好,受到了居民們的普遍歡迎。目前,鐘樓區首批6台裝載人臉識別系統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已經分別在花園西郡、金色新城、翡翠灣、嘉宏七棠、港龍華庭、百大康橋這六個小區投入使用。

鐘樓區城管局大力探索“科技+管理”長效機制,率先嚐試了“支付寶”智能回收平台、APP積分抵扣物業費模式、餐廚垃圾微生物菌化處置技術等方式,用科技手段養成市民分類投放習慣,目前已分類小區分類參與率、準確率、知曉率“三率”均超80%,實現了垃圾分類的智能化和精細化管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00 字。

轉載請註明: “吃”垃圾“吐”現金 ,智能垃圾回收箱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