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現在是萬物皆可元宇宙的時代,但是在各行各業具化時,卻也並不能滿足用户及消費者對元宇宙的想象,彷彿元宇宙就像個空殼包裹着產品。本文將對元宇宙能否在互聯網時代下可行性進行探討,值得閲讀思考。
昨天路過書店,發現門口擺着一大堆講元宇宙的書,當時就看得我目瞪狗呆。
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企業家還在討論什麼是元宇宙,沒想到已經有人把這東西玩兒通關了,果然高手在民間。
就是不知道他們中有沒有人會把元宇宙寫成“圓宇宙”,給大家科普一下圓型在幾何結構上的完美,然後表示現實世界有殘缺,圓宇宙就是人工製作的完美宇宙。
其實也不是不行,畢竟大家是一樣的離譜。
儘管我隔三差五diss元宇宙,但是我覺得元宇宙這個概念還是很有趣的,只是這些炒作元宇宙的人吃相太急了。
元宇宙這個概念並不新鮮,打從互聯網出現前就有這個想法,無數科幻作家都寫過差不多的東西,現在拿這個詞出來用就是舊瓶裝新酒而已。
這東西並不神秘,也並不難理解,人人都知道這個東西未來能做到。
讓它不靠譜的主要問題是,做到能應用的地步需要多久?
就像人人都知道我們總得往火星上面飛,但是這個過程到底是五十年還是一百年還是五百年?
這才是關鍵問題。
做不出來那就是虛的,未來的藍圖再美好和現在的人也沒有關係。
大家喜歡吹元宇宙,無非是因為這東西現在還只是一個設想,太過遙遠,也很難證實,隨便吹一吹就是一個元宇宙概念股。
反正沒法證實,我就説五年十年後我就能把技術落地,先把股價拉起來賺現在的錢,有毛病嘛?
吹牛不尷尬,吹完被戳穿就很尷尬。
事實上,相比搭建一個完全的虛擬世界,現在大家更需要一個能夠輔助現實的互聯網。
大家不做這個東西,主要是因為這個和現實捆綁太緊了,有大量現實的產業會為這種變化做出反應,做出來一點是一點,肉眼清晰可見,誰也裝不得假。
02相比起重建現實,迄今為止互聯網一直在做的其實是給現實賦能。
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現在更需要的是更大算力,更大數據儲存量,更大數據傳輸量。
這些東西看起來很互聯網,但每一樣最後的落點都是現實生活,我們只是利用這些能力來提高現實產業的效率。
相比那些“炸開喜馬拉雅山山口讓印度洋暖流吹上青藏高原”一樣的魔幻策略,怎麼繼續開發互聯網的能力,增強互聯網和現實之間的聯繫,這才是肉眼可見的技術發展方向。
大家要的並不是從頭開始構建的虛擬世界,而是儘可能的把現實中的數據傳到互聯網上,讓更多線下的東西可以利用互聯網的能力來減少時空上的限制。
最常見的設想就是遠程試衣,通過VR或MR技術採集用户的體型特徵,讓人可以不去實體店就能穿上衣服試看穿上後的效果。
或者利用更立體的影像傳輸直接將一些儀器的操縱遠程完成,幫助一些工程師遠程指導維修設備。
這種技術的進階版本就是遠程醫療,利用音視頻極致傳輸能力,讓醫生可以遠程對病患進行初步問診。
這些技術的關鍵就是從更大尺度上增加互聯網能傳遞的信息量級,讓更多本來需要當面傳遞的信息網絡化、虛擬化。
這樣原本受制於傳輸效率和空間距離而只能當面進行的行業將會得到更廣闊的應用半徑,甚至最後做到將完全符合真實的數據遠程傳輸的效果。
03騰訊的小馬哥提出過一個全真互聯的願景,就是對這種未來互聯網發展方向的設想。
全真互聯的關鍵就在“全真”兩個字上,這當然不是在説道教的流派,而是在直白的説這種互聯網的特點:完全擬真。
之前有一個詞叫“數字孿生”,就是對這種完全擬真的標準定義,意思是要在系統中用數字完全模擬現實中的東西,做到每一樣參數都完全一樣。
現在在地理勘測以及一些專業領域已經可以初步做到數字孿生,但被“擬真度”影響最大的行業並不是這些專業領域,而是遊戲。
很多年前歐美程序員就熱衷於用數字來模擬現實,但是因為技術水平不夠,做出來的東西大多既不能模擬真實又不能抽象概括世界,最後變成了活生生的鬼畜素材。
而那個時候的日本人選擇的是抽象概括現實世界,讓大家玩上再説,結果就是日本遊戲橫掃世界,歐美遊戲依然在泥坑裏打滾。
然而隨着圖形技術的發展一切迅速掉了個個,歐美遊戲界對擬真度喪心病狂的追求開啓了畫質軍備競賽,直接讓美廠一飛沖天。
事實證明,哪怕是手感很糟糕,大眾還是喜歡看起來更真實的東西。
而讓畫面變得真實,實際上是大量現實參數在遊戲中實現數字孿生的結果。
從電影特效裏真實到誇張的毛髮效果到遊戲裏精細到每一寸皮膚的人物表情,都要經過物理引擎複雜的計算,無限趨近於現實世界中的數據複雜度,而這就是技術趨向全真的過程。
但我們的最後目的不是讓這一切“看起來”一樣,而是要能在互聯網上得到完全真實的數據反饋。
有了這種全真的數據反饋,就能讓更多實體產業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傳輸速度優勢,也就能做到上面説的那些,遠程解決本來需要當面解決的問題,甚至直接用數據來模擬實驗。
現在的一些汽車實驗室裏就已經應用了這種技術,並不使用真車撞擊,而是先用大量擬真數據測試撞擊後的理論情況進行調整再進行真車試驗,這就是一種全真互聯的應用。
可以説,全真互聯是一系列技術的合集,能夠支撐實體經濟的智能化發展,是更貼近數實融合的概念。
04為了實現全真互聯,需要大量的算力、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更優秀的數據採集保存能力。
有算力,才能處理現實世界中極度複雜的變量,將數據整理出來;
有數據傳輸速度,才能讓這種技術的效率提上來,才有大規模應用的基礎;
有更優秀的數據採集保存能力,才能從現實世界中獲取更多數據信息。
這三個是基礎,要走向全真,就需要積累這些技術。
一目瞭然,很清晰。
而騰訊提出全真互聯,自然也不會吝嗇在這些技術上的投入。
前段時間騰訊雲發佈了AI推理芯片紫霄、視頻轉碼芯片滄海和智能網卡芯片玄靈,其中的紫霄就是為了解決算力而提出的解決方案。
紫霄的性能相比業界提升100%,目前已經流片成功並順利點亮,可以提供大量的算力;
玄靈則是針對數據傳輸上的難題提出的解決方案,性能相比業界產品提升4倍。
而滄海則是為數據儲存而生的芯片,壓縮率則相比業界提升30%以上,在此基礎上搭配騰訊的明眸極速高清解決方案,可以再將視頻壓縮率提升50%,為可視數據儲存提供充足的餘裕;
節流的同時,騰訊雲還使用能單集羣容納百EB級別的對象存儲COS和10微秒的極速型雲硬盤CBS增加儲存的效率,以應對海量的數據吞吐量。
通過存儲、數據庫、大數據技術在雲上的融合發展,騰訊雲的日實時計算次數已經超過200萬億,達到業界第一。
05這些技術未來會用在全真互聯上,但並不只是面向未來,現在騰訊雲的技術已經應用在不同產業中,開始助力實體經濟。
去年3月,上海富馳高科對騰訊旗下優圖實驗室發出了一份量產訂單,一次性訂購幾十台AI質檢儀。
富馳高科是中國知名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MIM)產品專業製造商,這種產品被大量應用於手機等電子產品中,需求量非常龐大。
雖然,產品的生產過程已經實現了自動化,但最後的質檢環節很難脱離人工,富馳每年要僱傭大量的工人用肉眼去確認生產出來的結構件的良品率,因為一般的AI質檢系統根本應付不了MIM材料的複雜場景。
當富馳高科遇到騰訊優圖實驗室,富馳將他們對產品生產工藝和缺陷形態的深刻理解傾囊相授,結合騰訊雲AI能力,兩個團隊用了近一年的時間研發出了騰慧飛瞳AI質檢儀,一舉改變了產品質檢依賴大量人工的問題,騰慧飛瞳AI質檢儀的質檢效率相對人工提升了十倍,檢出率達99.5%,每年可以節省約56%的人工質檢成本。
如果説和富馳高科的合作利用是前沿技術的積累,和三一重工的合作則是與綜合能力的結合。
因為工程業本身是一種既精準又充滿變數的行業,你永遠不知道完工和意外狀況哪個會先來,三一重工這樣的企業為了應對層出不窮的意外積累了大量庫存,而其中大部分是不必要的。
那些運行中的工程設備也有很多本可以簡單維護後避免意外發生,卻因為施工環境複雜,損耗程度不均而成為另一個盲區。
騰訊與三一重工深度合作後,採用騰訊工業雲平台打造工業物聯雲,平台接入能源設備、防治設備、專用車輛、港口機械、農業機械及工程機械等各類高價值設備30萬台以上,採集近萬個參數,連接數千億資產。
其中涉及到的技術涵蓋負載均衡、黑石物理服務器、雲服務器、分佈式數據庫、網站備案、大數據處理套件、短信、黑市數據庫、BGP高防、基礎監控多個領域。
這些技術支持讓機器故障維修2小時內抵達現場,24小時內完成維修,易損件備件呆滯庫存低於同行業40%+,每年直接為下游經銷商降低備件庫存超過3億元。
當然,騰訊雲也並不只幫助大企業。
2021年8月5日,騰訊正式對外發布安心平台,騰訊啓動了“安心農品計劃”,進行數據上的助農行動。
一方面騰訊發揮自己在區塊鏈和大數據上的技術優勢,在農產品溯源、行業標準制定、品牌營銷及保護、品牌形象設計等方面為地標農產品品牌升級提供扶持。
另一方面騰訊發揮自己手裏多個內容平台的影響力,為優秀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建設提供助力。
要知道,很多品牌的生死存亡戰往往就是宣傳和營銷上的一次妙筆。
農民們擁有優質貨源,卻無法打造品牌,負擔不起宣傳營銷的成本,騰訊則擁有大量傳播資源,這兩種資源的整合正是互聯網的能力所在。
在這些領域,能看到騰訊雲在發揮自己的技術,將信息化的能力和實體經濟結合起來,助力實體經濟的各行各業加速轉型。
06互聯網脱離不了現實,互聯網本身就是現實的延伸。
把互聯網上的世界做的再天花亂墜,都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崩潰於一個短路的插頭。
畢竟《失控玩家》裏那種砸了服務器只是毀部分數據的場景只是電影導演的想象,真實世界裏只有花屏和死機。
依託現實,增強現實,讓互聯網成為現實世界中的一種高效工具,我認為這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在進入虛擬世界之前,還是要先發揮互聯網的能力來增強生產力,把現實的戰鬥力提升起來,這樣才有進入虛擬世界的基礎。
大家別吹了。
還是埋頭打地基吧。
作者:半佛仙人;公眾號:半佛仙人(ID:banfoSB)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mdXS6KafIiQtBoswyjo-EA
本文由 @半佛仙人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