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李稻葵通過線上參加“數字經濟的機遇與挑戰”分論壇討論。 中新網記者 張旭 攝
(聚焦博鰲)清華大學李稻葵:未來GDP的50%可能都是數字經濟
中新網博鰲4月21日電 (記者 張旭)“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我國也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將過超60萬億元。未來,數字經濟的增長空間的結構和機會分別來自哪裏?
4月20日晚間,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數字經濟的機遇與挑戰”分論壇上,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針對上述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李稻葵認為,最簡單的、看得見、摸得着、跟消費者相關的數字經濟會大量發展,比如以後京東的物流配送會更加方便,需求匹配會更加精準、更符合消費習慣,同時也包括自動駕駛、醫療等方面,未來可以在線上完成診斷,這些非常值得期待。
第二個方面在於工業互聯或者產業互聯網。李稻葵表示,大家每天待的時間最長的是在樓裏,由此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實際上對我們的生活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原有的樓宇以及新建的樓宇都必須重新設計和改造,很多生產環節可以和消費環節更好地結合。
李稻葵還談到了數字經濟的遠景未來。“第三個方面可能離我們更加遠一點,為了消費,為了產業互聯網能夠落地,我們需要做大量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
李稻葵舉例稱,自動駕駛不是車的問題,自動駕駛最大的問題是路的問題,未來道路上各種傳感器、各種信號會比現在多很多,才能保證自動駕駛的安全與完善。
“這三個方面的機遇非常多,我個人認為60萬億打不住,60萬億的目標可能太小了,按GDP的比例來算,未來GDP的50%以上可能都是數字經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