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外賣、快遞已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剛需”。據國家郵政局數據,截至6月27日24時,北京市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已按計劃完成核酸檢測任務,累計檢測104807人,已反饋結果全部為陰性。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在數以百萬計的外賣送貨員羣體中,與第三方公司簽約後被派往服務外賣平台的非專職“眾包送貨員”數量眾多,對他們的管理過程中仍存在防疫漏洞。(7月1日 《勞動午報》)
在疫情期間,外賣平台強化了全鏈條防控體系,加強了防疫措施,對健康證明的要求也變得更嚴。雖然如此,外賣平台仍然存在防疫漏洞。比如一些兼職外賣騎手與第三方公司簽約,對他們就存在管理盲區。如兼職外賣騎手入職對健康證要求不嚴或不作要求;違法違規偽造或購買健康證入職。
要保障“外賣安全”,要補牢防疫漏洞,築牢防疫防線,就亟待剷除這些網絡餐飲行業存在的頑疾。對此,要能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管是兼職外賣騎手還是全職外賣騎手,外賣平台都負有監管責任,要能加強對所有送餐人員的健康證要求、防疫要求。另外,要升級技術手段,對偽造健康證現象予以約制,如外賣平台與醫院要就健康證進行系統數據對接等等。再者,還有必要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對失信辦假證的送貨員予以相應懲治。
網絡餐飲行業近年來迅猛發展,但監管顯得滯後,由此也衍生了一些亂象。只有加強監管,遏制行業“野蠻生長”,才能堵上網絡餐飲行業存在的防疫漏洞,保障“外賣安全”,這不僅有利於當前的防疫工作,也能促進網絡餐飲市場步入健康發展的正軌,最終受惠的將是廣大消費者。網絡餐飲行業早該亮出令人放心的“健康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