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9月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刷屏,文章細緻描述了數以百萬計的外賣騎手是如何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使下,週而復始為了完成高峯期蜂擁而至的外賣業務而疲於奔命,但卻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從業收入從最初入行的月入過萬到如今逐步下降,這也成為外賣騎手普遍的生存境遇寫照。文中有外賣騎手形容自己的工作:“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9月9日,餓了麼發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宣佈將發佈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如果消費者不是很着急,可以點一下,多給騎手一點點時間。餓了麼也會為你的善解人意做一些回饋,可能是一個小紅包或者吃貨豆。”

同時,餓了麼“會對歷史信用好、服務好的優秀藍騎士,提供鼓勵機制,即使個別訂單超時,他/她也不用承擔責任。”

這一做法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質疑這是外賣企業將責任轉嫁給消費者的做法。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 美團:為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晚上19時27分,美團外賣關於此事作出回應。
這鍋,消費者可不接

餓了麼推出“多等5分鐘”功能,看上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外賣騎手所面臨的“催單”壓力,然而這一做法治標不治本。

在大數據技術驅動下搭建的算法平台,使得外賣行業(不止餐飲外賣)形成了一個新業態。騎手的時限並不是消費者設定的,少5分鐘還是多10分鐘,實際上是平台算法根據店鋪出餐時長、路途遠近、交通線路以及車輛速度等因素整合而定。要最終改善外賣騎手的系統之困,最大責任方在於外賣平台,尤其是其數據和系統。不讓外賣遞送成為高危職業,要靠算法系統優化升級來解決,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問題甩給消費者,讓消費者來解決。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因此,既然算法還不足以將影響送餐時長的各種實時情況納入系統,並因此而調整送餐時間,那麼,平台原本就應該根據日常經驗數據,如中午晚間用餐高峯的不同時段、雨雪天氣的交通狀況等,在原有限定時長基礎上,分別增加騎手送餐時長。
此外,也必須增加對外賣騎手這一有血有肉的羣體的人文幫扶指標。比如,外賣平台要定期與外賣騎手溝通,瞭解其所遇到的難題,共同制定更為有效的解決舉措;對合作商家餐食製作流程進行更精細化的管理,確保其進度不拖延;對目前過於單向的用户對騎手評價體系進行改進,對被投訴騎手提供便捷的回應及維權渠道,不動輒以罰款來處理。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外賣企業應該擔負起企業社會責任

在資本逐利的天性驅使下,外賣企業不得不盡可能壓縮外賣騎手的福利,而去迎合投資方和消費者的需求。

據界面新聞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表示:“在資本逐利的天性驅使下,外賣企業不得不盡可能壓縮外賣騎手的福利,而去迎合投資方和消費者的需求。在強勢的平台企業與弱勢的勞動者之間,天平向平台企業傾斜,使外賣騎手不得不承受其難以承受之重。”

在消費至上的今天,企業不應道德綁架消費者,讓消費者為企業的偽善埋單。在就業壓力加大和外賣騎手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外賣企業涸澤而漁地壓榨騎手,而由此導致的成本和責任,也不應由消費者來承擔。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外賣企業更應反思的是如何改善勞動者的工作條件,使他們可以有尊嚴和體面地獲得應得的收入。與此同時,平台企業之間在市場競爭的同時,也應考慮形成產業聯盟或行業協會,制定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特別是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行業標準或行業公約,使相關企業能夠朝着更加規範健康的方向發展。
外賣平台需要更多反省和改進自身的管理流程,不能唯算法、唯數據論,要承擔起更多對員工、對社會的各方責任。人們更希望外賣系統多“給”外賣騎手5分鐘,而不是讓消費者多等這5分鐘。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科技本應向善,但是資本裹挾卻使科技向惡。外賣企業需要在追求效率、成本和利潤的同時,更加註重企業社會責任,使企業在資本、勞動者和消費者之間求得平衡,而不是顧此失彼。
(私家車99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6 字。

轉載請註明: “多給5分鐘”?拯救不了外賣騎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