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廣告放棄對用户個性化追蹤,是良心發現還是業務調整?

谷歌廣告放棄對用户個性化追蹤,是良心發現還是業務調整?

圖內文字Google is watching(谷歌正在盯着你)。圖源新京報網。

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日前宣佈,未來將停止根據個人網絡瀏覽記錄投放廣告。而將重點放在基於更大羣體或者“羣組”的定向廣告投放。有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谷歌在數字廣告領域的影響力,預計這一舉措將對數字廣告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作為數字廣告行業的“大户”,此次谷歌廣告業務調整的消息一出,引發業界震動。

但谷歌此舉也並非毫無來由、沒有先兆。曾在2020年1月,谷歌宣佈計劃在兩年內停止在其Chrome瀏覽器中支持第三方Cookie,而第三方Cookie是數字廣告生態系統最重要的數據來源。儘管存在隱私問題,但廣告仍然是互聯網上許多公司賺錢的主要方式。為此,谷歌想要從依賴第三方Cookie轉向支持“隱私優先”的網絡。

根據谷歌自己宣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用户隱私。這句似是而非的理由顯然難以站得住腳。此前,谷歌曾多次利用用户隱私投放廣告,也因泄露用户數據而被頻繁審查。寧願交罰款,也不願意放棄用户隱私的谷歌,自然不會是突然良心發現,以保護用户隱私為使命提供網絡服務,這轉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據對美國2020年數字廣告市場份額的統計,谷歌以43%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Facebook以24.7%位列其後。截至2020年9月30日第三季度,谷歌的廣告總收入為371億美元,而2019年同期為338億美元,與此同時谷歌第三季度總營收為461.73億美元,差不多80%的營收都來自廣告。谷歌和Facebook的營收主力均為線上廣告業務。可以説廣告業務是谷歌收入的“命脈”。

掙錢掙得好好的谷歌,為何把自己的“命脈”切斷,宣稱停止根據個人網絡瀏覽記錄投放廣告?

縱觀谷歌發展過程來看,美國越來越嚴格的監管調查是其業務調整的導火索。由於谷歌長期以來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在廣告投放領域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依靠近乎壟斷的優勢,可以在定向投放廣告的同時,同時限制其他公司提供定向廣告投放的能力。而這也早已引起美國和海外反壟斷機構的注意,目前他們正在對於谷歌業務的各個方面進行調查。

據CNBC(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2020年12月17日報道,谷歌正面臨一項由得克薩斯州總檢察長牽頭對其提起的反壟斷訴訟,指控其廣告業務存在壟斷嫌疑。

泄露用户隱私是“表”,壟斷地位是“裏”。而因為壟斷地位,谷歌越來越成為美國監管部門的“靶子”。

谷歌因為用户隱私問題一直以來成為被監管的對象,且處罰力度較大。2020年6月2日,谷歌在集體訴訟中被起訴,被指控通過設置為隱身模式的瀏覽器,廣泛地跟蹤用户的互聯網使用情況,從而非法侵犯了數百萬用户的隱私,這起訴訟要求谷歌公司至少賠償50億美元。

這次谷歌的調整,既可以規避用户隱私問題,同時又可以發揮谷歌的優勢——用其他消費者數據投放“羣體”定向廣告。這在重視隱私的美國,無疑是非常討巧的。

此外,另一種原因與其説是宣傳所稱的隱私保護,不如説是廣告業務的調整。調整後的定向廣告投放不再基於“個體”,而是基於“羣體”。名義上的確夠有效規避來自監管部門的壓力,但是目前基於“羣體”投放的廣告營收並未有實際數據支撐,這種調整會不會影響其廣告營收,有待於未來觀望。

當然,此次谷歌的調整很可能對數字廣告行業規則產生一種影響。谷歌決定在自己的廣告業務中放棄對用户進行個性化追蹤,這意味着數字廣告領域可能會出現兩種分化:谷歌建立自身的廣告生態系統規則,其他網絡公司則遵循另一套規則。

當然,數字廣告巨頭這次業務調整到底會不會重塑數字廣告行業,仍有待於觀望。

□丁慧(媒體人)

編輯:何睿 實習生:祁倩倩 校對:吳興發

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4 字。

轉載請註明: 谷歌廣告放棄對用户個性化追蹤,是良心發現還是業務調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