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徐珊
編輯 | 雲鵬
今天一早,科技圈就炸開了鍋。這次還是離不開近期最熱的話題,元宇宙。
首先是Meta不吭不響地甩出24款頭顯原型機,並重點預告了Meta的下一代頭顯將在視網膜分辨率、焦距深度、光學畸變和HDR四大領域有所突破。
Meta Reality Labs的頭顯原型
緊接着是媒體爆料,騰訊正式成立XR(擴展現實)部門,由騰訊遊戲全球首席技術官李申領導。再結合此前的羅永浩重回科技圈,創維即將推出VR新品等等信息,近期元宇宙領域似乎開始喜迎“第二春”。
諸多消息層層累加的效應下,今日的元宇宙概念股板塊快速拉昇,有近百家公司股價上漲,其中寶鷹股份、奧拓電子的股價上漲超過9%,接近漲停。
截止6月21日收盤時,元宇宙概念股板塊情況(來源:搜狐證劵)
有意思的是,現在元宇宙市場正如“薛定諤的貓”。
一方面,無論是部分賽道的巨頭們和初創企業都認為元宇宙賽道擁有龐大藍海市場,為此瘋狂砸錢挖人。而另一方面則是當初喊得“元宇宙”口號喊得最響亮的兩家科技巨頭,微軟和Meta卻先後陷入發展困境。
6月10日,微軟宣佈重組新的MR(混合現實)團隊。而就在此四天前,Meta也宣佈了公司人工智能部門的重組計劃。同時,有關微軟、Meta高管離職的消息頻頻傳出。部門重組與高管離職的變動,也為這兩家科技巨頭的元宇宙大計,鋪上了一層陰霾。
新的巨頭在不斷湧入,而另一邊入局已久的巨頭們正在“掙扎”求生。巨頭們通向元宇宙的道路,究竟該怎麼走?面對元宇宙市場的變化,元宇宙B端賽道的老大微軟和C端賽道的領頭羊Meta是如何應對的?他們的高管為何在元宇宙正熱的時候選擇出走?
經過調查,我們看到在這個動盪期,微軟和Meta選擇了兩類不同的路線切入元宇宙賽道。微軟選擇了一種相對保守的打法,把專注於元宇宙領域的MR團隊解散,員工根據項目的不同類別分到不同的部門,元宇宙業務仍以Windows系統為主。而激進的Meta則將其此前的核心團隊AI團隊合併到專注於元宇宙的現實實驗室中,勢必想要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一、是巧合還是必然?微軟、Meta高管齊出走6月10日,一封內部郵件在微軟員工中流傳開來。
在這封郵件中,微軟雲與人工智能集團負責人Scott Guthrie宣佈HoloLens團隊主要負責人亞歷克斯·基普曼(Alex Kipman)離職,並表示“現在是他離開公司尋求其他機會的合適時機”。
亞歷克斯·基普曼,可謂是微軟MR團隊中“靈魂人物”。
亞歷克斯·基普曼出生於巴西的一個外交官家庭,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有傳聞説,在亞歷克斯·基普曼七八歲的時候,他就學會了Atari 2600編程。
2001年,亞歷克斯·基普曼從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畢業,入職微軟。他曾先後參與了微軟的Windows Vista項目、Project Natal(也就是Kinect)產品升級等多項核心項目。
據悉,當時的微軟互娛業務部副總裁Don Mattrick希望能夠在Kinect產品上增加運動追蹤、人臉識別、語音控制等功能,加強產品的交互性。而當時這項任務交到了手握多項專利的基普曼手中,這也為後來由基普曼研發HoloLens奠定了基礎。
2015年1月21日,基普曼戴着HoloLens走向微軟發佈會的舞台,向世界介紹其最新成果。面對HoloLens,基普曼曾在接受採訪時説:“我不認為3500美元的頭顯是一款消費級產品。但對我們所處的行業來説,這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
亞歷克斯·基普曼(Alex Kipman)
而對於他的離開,外媒The information曾評價道:“這是2010年以來,微軟在AR硬件、平台和軟件方面最大打擊。這將會影響到(微軟)推進任何企業、軍事或消費者項目的計劃。”
不僅是高管離職,微軟MR團隊的其他人員也在跳槽至其他公司。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僅2021年微軟就有近百人離職。
而最近頗受員工離職影響的科技巨頭還有Meta。
作為消費級市場的頭號玩家,Meta的核心技術人員也在不斷流失。6月2日,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其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將辭去Meta公司首席運營官一職,但會保留Meta董事會成員位置。
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而就在她提出離職後,Meta的人工智能負責人傑羅姆·佩森蒂(Jerome Pesenti)、首席技術官邁克·施羅普費爾(Mike Schroepfer)、以及負責數據中心和核心基礎設施的高管大衞·摩頓森(David Mortenson)先後宣佈自己即將離職。
據統計,從2021年10月至今,Meta已有近20位核心高管離職,其中包括首席技術官邁克·施羅普費爾(Mike Schroepfer)、AR/VR具體內容高級副總裁邁克·維爾杜(Mike Verdu)等。
這些曾紮根Meta多年,Meta工作經歷長達十年以上的高管們離職,對於Meta來説,不亞於一場新的人事震盪。
每一次巨頭們大規模的人事動盪,似乎在見證着一個時代的落幕。高管們的離職,也透露一些其對公司業務的現狀做出的反饋。
元宇宙概念大火後,關注這條賽道的人越來越多,VR/AR領域裏的創業者已在逐漸增加,大廠的湧入和資本市場的青睞,也讓高管們擁有更多選擇機會。同時,對於巨頭們來説,他們對於元宇宙人才的爭奪也愈加激烈。
二、為錢困擾的巨頭們,元宇宙業務推動緩慢很難説這些高管的離職是否與公司核心方向的調整有關,但微軟和Meta在元宇宙領域的業務展開上,確實遇到了不少難題。
據外媒ITPro Today報道,微軟此前拿下被預估220億美元的美國陸軍大單,如今只收到4000萬美元。
美國陸軍採購部助理副部長Douglas Bush曾表示,他們正在懷疑微軟能否在2022年5月之前如期交付AR頭顯。此前,曾有士兵指出微軟的IVAS系統(集成視覺增強系統)存在低光與熱成像性能問題。
如今交付時間已到,微軟這一大單完成的究竟如何?我們或能從微軟本季度的財報數據中一探究竟。
如果説,微軟是AR大客户的訂單遇挫可能會影響其“元宇宙部門”的財報數據,那麼Meta現實的財報情況已經影響到自己整體的業務進展。
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Meta決定不發佈代號為Project Nazare的消費級AR眼鏡,而先發布代號為Artemis的智能眼鏡。此前從事Nazarre的AR軟件團隊將專注於構建軟件開發工具包。
不僅如此,為了縮減開支,Meta還計劃取消智能手錶的研發,並且將其Portal智能家居產品重新定位,改向面對企業用户。
而這些研發項目的擱置,都是為了削減在Reality Labs硬件和AR/VR部門開支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早在今年5月,Meta的首席技術官兼現實實驗室負責人Andrew Bosworth就曾告訴員工為某些項目的削減或推遲做好準備。
Meta宣佈轉型元宇宙後,財政問題愈加凸顯。相較於此前9560億美元的市值高點,Meta現在的市值僅為4431億美元,跌破一半市值。而Meta在現實實驗室項目中投入的百萬研發,也讓其不得不縮緊“錢包”,學會收起野心。
6月21日,截至收盤位置Meta的股價變動
看來,科技巨頭們要想在元宇宙領域中站穩腳跟,就必須仔細考慮如何合理安排資金。
三、通向元宇宙?巨頭們拆隊重開面對大量的高管離職、業務推進受阻,微軟和Meta都同時選擇了重組業務,但選擇了不同的重組方式。
首先是微軟,從內部郵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微軟原先的MR團隊以提供AR和VR產品和解決方案為主。其中,微軟的MR團隊的核心業務主要有HoloLens、與軍隊合作的IVAS(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集成視覺增強系統)項目以及Microsoft Mesh XR雲服務三部分。
這時的微軟MR團隊業務還看不出明顯的方向來,但隨着HoloLens團隊主要負責人亞歷克斯·基普曼離職,微軟MR團隊重組計劃似乎透露出微軟元宇宙計劃的一角。
據文件顯示,MR硬件團隊將帶着HoloLens和IVAS項目加入Windows+設備組織(Windows and Devices Group),由微軟Surface計算機部門負責人帕諾斯·帕奈(Panos Panay)負責。而Teams協作產品等領域的公司副總裁傑夫·特珀(Jeff Teper)將負責接手MR軟件團隊以及Microsoft Mesh XR雲服務項目。
微軟MR團隊拆散後將加入的兩大部門
至此,微軟的MR團隊徹底解散,核心負責人出走,團隊分崩離析。
從最新的重組計劃看來,微軟的元宇宙計劃可能仍以Windows操作系統為主,研發不同的硬件產品與之相配,從此切入元宇宙領域硬件賽道。而軟件方面,微軟將以協作辦公軟件為重心。同時,微軟在元宇宙領域的資源投入可能會有所下降。
而“All in元宇宙”的Meta則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它選擇打散的是AI團隊。據6月2日Meta在官網披露,他們計劃將AI研發團隊重組,為主攻元宇宙的現實實驗室部門補足“兵力”。
此次變動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首先是,Meta的AI責任組織將合併到社會影響團隊;AI的產品團隊將合併到產品工程團隊。
其次是,AI4AR團隊、AI研究團隊FAIR(Facebook AI Research)將加入Reality Labs Research的新支柱。
Meta官網發佈的組織調整信息
同時,Meta的AI副總裁Jerome Pesenti將在幫助AI團隊更好地融入到各個業務線後,在六月中旬離職。
Meta將其此次調整稱為“Meta AI去中心化組織結構(a new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r Meta AI)”,該計劃將AI技術以及產品和應用緊密結合起來,也深入到其元宇宙領域各類產品的研發中。
而專攻元宇宙的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 Research)部門再次在這一次結構重組中,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同樣是科技巨頭,同時是細分賽道的頭部玩家,同樣是搶佔VR/AR領域頭顯市場的第一人,微軟和Meta在此時似乎已經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微軟解散了主攻元宇宙的XR團隊,將其分散至各個業務線,這意味着微軟對於元宇宙的專注度降低。面對元宇宙,微軟選擇以自己現有的雲服務和操作系統為優勢,擇機切入元宇宙新業務。Meta則選擇拆掉自己的AI團隊,加強現有的元宇宙團隊,再度提升Meta在元宇宙領域的專注度,試圖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結語:激流勇進還是激流勇退?微軟、Meta走向不同的道路面對業務推進困難、高管集體出走,微軟和Meta都在探索元宇宙的道路上遇到了動盪時期,兩家巨頭公司也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Meta在走向元宇宙的道路上,展現出了堅定的決心和勢在必行的氣魄,將其AI團隊拆散融入元宇宙團隊中,並且擱置了部分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研發。而微軟則是選擇通過打散MR團隊將其融入到現有的業務當中,仍以現有業務為核心方向。
這一退一進間,消費級市場最頭部的元宇宙玩家Meta和企業級市場最重磅的元宇宙玩家微軟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究竟誰做出了更好的選擇,也許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