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軟件產業鏈上中下游佈局分析及企業一覽

中商情報網訊:工業軟件是指在工業領域裏應用的軟件,包括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一般來講工業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當前,我國正全面提升智能製造創新能力,加快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工業軟件作為智能製造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支撐,與先進的工業產品、與國家大力推動的裝備製造業走向高端,密切融合到一起,對於推動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製造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軟件產業鏈分析

工業軟件大體上分為兩個類型,即嵌入式軟件和非嵌入式軟件。嵌入式軟件是嵌入在控制器、通信、傳感裝置之中的採集、控制、通信等軟件,非嵌入式軟件是裝在通用計算機或者工業控制計算機之中的設計、編程、工藝、監控、管理等軟件。

從產業鏈來看,工業軟件上游主要是為工業軟件產品製造提供基礎服務的軟硬件;下游應用方面,工業軟件可以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的多個領域和各個要素與環節之中,包括汽車、能源、電子、機械裝備、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1)上游

具體來看工業軟件產業鏈上遊。上游主要是為工業軟件產品製造提供基礎服務的軟硬件。其中,硬件主要為計算機設備,主要廠商包括蘋果、惠普、聯想、戴爾、三星、神舟等企業。

在軟件方面,系統軟件包括Windows、MacOS、Linux、BSD、ChromeOS等,涉及的企業中蘋果系統、微軟系統使用的佔比較高。開發工具軟件以微軟、甲骨文、Genuitec、Eclipse等企業為主。中間件方面,IBM、BEA、ORACLE、金蝶Apusic、東方通科技佈局成熟。

工業軟件產業鏈上游企業一覽

(2)中游

按照用途和表現形式,工業軟件一般分為研發設計類軟件、生產控制類軟件、信息管理類軟件和嵌入式工業軟件四類,每類工業軟件都具體代表性產品。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工業技術軟件化,取得了許多的成效。

中國工業軟件發展較晚,與世界其他先發國家相比,發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在全球智能製造大趨勢的背景下,中國積極發展工業軟件,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市場規模維持較高速的增長。2016年開始,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穩步增長。2019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達1720億元,增速為16.45%,按照當前趨勢,預計2020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2019年,中國工業軟件產品實現收入1720億元,增長14.6%,為支撐工業領域的自主可控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正在從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預測未來幾年時間內,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將保持10%-15%的增長速度,到2024年,中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將達到3000億元。

工業軟件產業鏈中游企業一覽: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注: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3)下游

發展智能製造是提升製造業企業運行效率,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措施。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發展智能製造,我國也積極出台了多項政策支持智能製造的發展。軟件是智能的核心,智能製造本質是軟件化的工業基礎。工業軟件建立的數字自動流動規則體系,是數據流通的橋樑,是工業製造的大腦。工業軟件已經滲透於智能製造的各個環節,在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着我國智能製造的發展,工業軟件應用將進一步加深,未來行業將呈現一下發展趨勢:

1、工業數據從信息割據到無邊界流通

傳統的工業企業數據不僅在企業與企業間產生割據狀態,同一企業的生產、設計、研發、管理、運營等環節都存在割據的狀態。工業互聯網基於網絡互聯技術,貫穿於工業的設計、工藝、生產、管理、服務等全流程各個環節,使工業系統具備描述、診斷、預測、決策、控制等智能化功能。

2、信息化工具從單機軟件到工業APP

傳統架構的工業軟件是嵌入式軟件與非嵌入式軟件,以單機版軟件為主且大多數侷限在工廠內部,而工業APP是是新型架構的、基於微服務的工業軟件。相較原本相對“固化”的工業軟件,工業APP將打破體系結構,以專業知識為導向,以數字化模型為單位,以工業微系統為載體。

3、工業分析能力從雲端到邊緣延伸

傳統的“端-管-雲”模式難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工業物聯網終端,無法保證工業生產控制的實時性和可靠性。未來的工業分析能力將是“雲計算 邊緣計算”,雲計算聚焦非實時、長週期數據的大數據分析,支撐週期性維護以及業務決策,邊緣計算聚焦實時、短週期數據分析,支撐本地業務的實時智能化處理與執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工業軟件產業鏈上中下游佈局分析及企業一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