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忍不住了,今天我一定要好好吐槽網約車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科技

最近沒怎麼出差,所以都是自己開車上下班的,縱然有AP的幫助還是越開越火大,倒不是我有多嚴重的路怒症,而是路上亂開的網約車越來越多。經常開着開着,突然一輛網約車從最左道斜45°衝到我前面停下。各種龜速行駛、亂插隊、亂停車的情況就更不用多説了,對正常行駛的機動車影響實在太大。

網約車何以從以便民到擾民?歸根結底還是網約車的數量太多了,打破了平衡。車一多,駕駛員就不夠用,網約車對駕駛員的要求就會進一步放低,駕駛員的素質低了(不是指人的素質,而是駕駛的素質),出現上面我所説的各種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不信,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專車司機,他們是網約車裏要求最高的一個羣體,他們開車就非常規矩。

為什麼有這麼多網約車?

既然問題出在網約車的數量太多上,那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降低車的數量不就行了?對不起,還真不行,這背後牽扯的利益太多了。

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車企的流量泄口

大多數人很難想象,網約車的數量其實並不是由我們的出行需求決定的,而是由供應方也就是車企決定的。早期的網約車只有滴滴和Uber,但現在你看路上有曹操X車、如祺X行等等,這些網約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背後站着一家大車企。

這些車企介入網約車行業的理由很簡單、也很純粹。賣給滴滴這樣的網約車公司始終要看別人的臉色,而自己開一家網約車公司,想賣多少輛車就可以賣多少輛,極大的釋放了母公司的產能。而且不同於賣給私人可能一輛車會開很多年,賣給自己的網約車公司則屬於營運車輛,到了一定年限要強制報廢,可以一直循環下去。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這些網約車基本以便宜的新能源車為主,原因有兩個:一是通過這種左手倒右手的方式,讓母公司賺取到了足夠的新能源積分,好賣更賺錢、市場接受度也更高的燃油車(燃油車很難拿到積分);另一方面,如果能順帶再拿點國家補貼或地方政策上的傾斜,那真是一石三鳥。

二、互聯網降低了職業門檻

車多是一方面,沒那麼多司機也不行呀。而互聯網的加入,則大大降低了司機的入門門檻,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出租車司機上崗前要考核對道路的熟悉程度,而現在的網約車司機,誇張點的廣州幾個區的位置關係都不一定搞得懂。去哪兒全靠導航,雖然不至於走錯路,但到了一個路口不知道走哪條道兒,非常容易出現亂插隊的現象。

我也查了一下幾個網約車公司招募司機的標準,基本上只要駕照滿3年,沒有任何犯罪記錄就可以應聘了。這相當於沒有門檻,很多人做不了全職,做個兼職是完全沒問題的。至於國家已經出台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我看了一下,還是太虛,根本沒多少跟實際駕駛相關的內容。

三、消費者需求反而不那麼重要

可能很多人以為很重要的一個理由,我們要網約車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網約車,其實反倒是最不重要的一個原因啦。當然,我們也不否認這個因素的存在,畢竟沒人坐的話,網約車行業也繁榮不起來,尤其在CBD的早晚高峯期,網約車的瞬時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我覺得網約車該這麼約束

一、提高駕駛員的准入門檻

我覺得目前最迫切需要做的是提高網約車司機的門檻,因為現在的條件實在太寬鬆了,我甚至遇到過拿駕照很多年但基本沒怎麼開過車,剛買了新車邊做網約車邊練手的“新手司機”,這對乘客也太不負責任了。其次,起碼要對整個城市的道路有基本的瞭解,不説對每條小路瞭如指掌吧,起碼也得知道黃埔大道過了華僑醫院,最左側車道一直是通往內環路的實線,別到了珠江新城眼看要錯過路口,一腳剎停瞻前顧後的慢慢往右並,將所有車都堵住。這些內容,我覺得完全可以加入到《網約車駕駛證》的地方性考試內容當中去。

二、要培訓交通安全意識,而不僅僅是服務意識

據我瞭解,滴滴會對專車司機有服務上的培訓,但我認為這還不夠,更應該對交通安全意識進行培訓。因為往大了講,司機這個行業和飛行員類似,最重要的職能是安全的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安全才是整個旅程中的重中之重。而整個交通安全意識的培訓過程,交管部門也應該參與進來,給出更專業的意見和考核標準。

三、監管還是最重要的

除了這些當然還不夠,不是説培訓完了就結束了的。最重要的是在網約車參與交通的整個過程中,交管部門應該全程監管。其實這點並不難,因為現在很多新能源車全車都有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完全可以接入交警的監控網絡中,交警可以時刻關注網約車的違法行為,避免出現隨意插隊、亂停車、龜行等行為,並處以嚴厲的處罰。甚至可以學習駕照扣分,被其他人交通參與者多次舉報,屬實的話,直接吊銷《網約車駕駛證》。

網約車是好的,但問題也是存在的

雖然我對很多網約車都挺不滿的,但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出租車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只不過現在網約車越來越多,而道路資源有限,才讓矛盾浮現出來。但從大方向來説,網約車還是為大家提供了便利,也節約了道路資源,部分網約車也很規矩。只是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問題的所在,這些需要相關的監管部門針對網約車這個新事物進行專門的調研和管理,目前在這方面我們真的有點落後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