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夜裏突然生病,急需用藥,下個單讓外賣小哥代買代送;快遞送到了,而你卻忙得走不開,跑腿小哥可以代勞幫你取回來。
這類被叫作“跑腿業務”的服務在城市裏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了。不過,這塊原本是快遞企業盤子裏掉出來的“肉”,正在引起出行、外賣配送等行業小巨頭的覬覦。
近日,餓了麼宣佈全面升級,從餐飲外賣平台升級為解決用户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台,換句話説,就是從送外賣到送萬物。改版後的餓了麼APP於7月17日上線。
事實上,同城即時配送市場從去年以來就開始升温,繼美團配送平台開放之後,滴滴、哈囉等出行企業今年也推出跑腿業務,入局即時配送領域。小巨頭加入以後,面向C端消費市場的即時配送業務正成為資本的新目標。
2020年5月26日,杭州,跑腿小哥穿梭於數碼城和城市各個角落,為用户進行同城配送。圖/視覺中國
滴滴、哈囉入局,餓了麼從送外賣到送萬物
“滴滴也有跑腿業務了,以後又多了一個選擇。”重慶市民王小姐用過不少跑腿服務,讓跑腿小哥取過快遞、拿過外賣,還買過藥。
作為同城即時配送一種形態,跑腿業務越來越被關注。
今年3月,滴滴在上海、深圳、重慶等21個城市上線跑腿服務。數據顯示,糧油蔬菜、藥品等生活物資是跑腿員代買的熱門商品,油漆刷、瑜伽墊代買以及洗車加油等個性化跑腿需求也逐日增多。
今年5月“哈囉快送”上線測試。哈囉出行方面介紹,哈囉快送是哈囉出行普惠用車事業部正在探索的“跑腿”項目,主打小件物品遞送,還未正式上線,目前在東莞、佛山測試運營中。
出行企業佈局跑腿業務已早有先例。2017年,曹操出行推出的“曹操幫忙”,就是一項跑腿代辦服務。2020年1月、3月和4月,曹操幫忙業務單量同比增長均在七八成以上, 2月份同比增長率為36.93%。
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在5月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説,跑腿業務最近發展非常快。疫情帶來消費習慣的變化,大家對於即時配送的使用變得高頻。疫情對到家業務、跑腿業務來講是按了提速鍵。
跑腿業務興盛,其所屬的同城即時配送業務也是越發熱鬧。7月10日,餓了麼宣佈全面升級,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送服務。餓了麼CEO王磊表示,“送萬物”的內涵正在被不斷拓展,商品和服務都可以外賣到家。除了鮮奶、母嬰玩具、美妝、書籍文具、體育裝備等零售商品外,美甲、美容、家政、保潔等項目也可以送上門。
“面向消費者的C端業務現在相對比較小,但發展空間很大,生活中個性化需求會越來越多。”閃送副總裁杜尚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C端用户有三個特徵,一是需求的高度離散,不像外賣有固定商圈;二是需求的及時性,有需求馬上就要;三是個性化,服務需求不同。
快遞專家趙小敏分析稱,即時配送企業要繼續夯實C端,同時向上進行系統解決方案的提升,精準配送。
萬億體量市場被開啓,燒錢和價格戰難避免?
北京時間6月5日,即時配送企業達達集團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即時零售第一股”。即時配送的資本之火也由此被點燃,一眾互聯網巨頭都將即時配送視為標配。
目前場內玩家既有頭部互聯網公司阿里、京東、美團、滴滴,還有經歷過第一輪補貼大戰活下來的閃送、UU跑腿等平台。除此之外,物流巨頭順豐也沒有放鬆對即時配送的把控,甚至共享單車企業哈囉也試圖來分一杯羹。
即時配送平台大規模出現是在2014年至2015年,當時一些平台以眾包模式切入傳統快遞公司未完全覆蓋的同城即配市場。在那個盛行燒錢的年代,存在大量玩家的即時配送市場,不能免俗地出現了補貼大戰。
競爭的結果是行業洗牌。2015年至2016年,神盾快運、最鮮到等平台因為融資困難、資金難以為繼,逐漸退出競爭舞台。當年存活下來的即時物流公司,一部分如達達、點我達被京東、阿里“收編”,承接來自“大佬”的商流,另一部分如閃送、UU跑腿等專注垂直做小平台。
後來,隨着本地生活領域“無限”線上化,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台開始自建物流。如今,再也難看到當年商鋪從外賣平台上接單,再通過達達等即時物流平台配送的情況。
即時配送領域早前的競爭主要集中於B端業務,外賣配送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除了美團、餓了麼參與外,順豐也為不少餐飲平台配送,特別是生鮮電商等業態興起之後,市場不斷擴大。閃送副總裁杜尚驫認為,“玩家進入B端市場門檻較低,基本上沒有競爭壁壘。”
如今,玩家都將視線轉向C端市場,比如比餓了麼“送萬物”還早的美團“萬物到家”。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表示,美團配送目標是服務10億消費者,“萬物皆到家”。
趙小敏認為,從中長期來講,即時配送是萬億體量的市場,無論To B還是To C領域,每個領域都可以容納五到八家企業。 趙小敏稱,2020年即時配送領域將會出現1-2家IPO企業,該領域也極有可能打響價格戰,激烈程度將超出以往。
資本升温,To C市場是藍海?
“那天在家點了份外賣,地址寫錯了,送到了公司。”用户張先生最後叫了一個跑腿服務,在他看來,跑腿業務更多是應急性的服務,價格相對較高,使用頻率也較低。
2019年,艾媒諮詢數據顯示,54.2%的受訪用户傾向於使用線上購買、送貨上門的購物方式,絕大多數受訪用户使用即時配送主要出於“忙、懶、急”的原因。
閃送副總裁杜尚驫向記者表示,跑腿業務使用量可能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某類跑腿服務一旦量大後,就會轉成商家配送,成為To B業務。目前跑腿業務服務無法標準化,代買商品涉及價格、品類等問題,同一商品不同商店售價還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協商、溝通成本都很高。無法標準化就難形成規模。
“新玩家入局To B市場相對容易,可以靠補貼讓用户和商家使用, 所以B端競爭很激烈。即時配送的To C業務不像外賣和出行,是剛需。靠補貼單量也難以起來,市場有限,用户需求也有限,給用户補貼,用户也不知道送什麼。”杜尚驫説。
不過,也有聲音提到,相對於B端市場的激烈競爭,C端市場有更多可能。有業內人士認為,滴滴或以跑腿業務作為即時配送切入點,畢竟滴滴此前也佈局了外賣,即時配送也是謀劃已久,加之也在試水社區團購業務,滴滴配送佈局正在形成。
餓了麼、美團加碼C端業務,也是為了提高平台配送員的效率。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認為,騎手在美團配送獲取不同業務訂單也有很好的調度和分配,騎手工作效率也更高。
更多有實力的玩家加碼即時配送,尤其是C端市場温度陡增。魏巍表示,任何有利於行業的競爭都願意接受,但是比較擔心出現“殺掉市場”的行為,這種行為若長期對市場健康不利。
趙小敏表示,目前在To B和To C領域,沒有一家即配企業已完全勝出,在To C領域,距離資本更近的公司勝算更大,比如美團、餓了麼,包括新上市的達達等。順豐同城、閃送也實力不俗。
杜尚驫認為,單獨一兩家企業去做,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很慢。大家都進來能夠更好地把市場做大,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會更快。
“跑腿業務可以解決不少問題,比如代送、排隊等服務,可以花錢買時間,需求肯定是存在的。”用户劉女士認為,巨頭入局,服務會更加規範。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程子姣 實習生 梁晗
編輯 趙澤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