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侯金龍:智能體最大特徵是雲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

在HUAWEI CONNECT 2020上,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發佈了智能體,這是業界首次針對政企智能升級提出的系統化參考架構。客户和夥伴可以基於智能體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智能體由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四層組成,有機構成雲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它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雲網邊端協同,構建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為城市治理、企業生產、居民生活帶來全場景智慧體驗。

在本次會議上,深圳市與華為發佈共建鵬城智能體,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同時,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分享了智能體在油氣、製造等行業的應用實踐。

華為侯金龍:智能體最大特徵是雲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

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發表主題演講

以下為侯金龍演講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上午好,歡迎來到華為全聯接大會。

昨天,華為郭平董事長髮表了"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的演講。我們認為通過聯接、計算、雲、AI、應用這5種技術的融合,能夠加速企業和行業的智能升級,帶來三方面的新價值:

· 重構生活體驗。例如,地鐵公交一碼通行、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費、一張臉走遍機場、無人超市等。

· 優化生產流程。例如,AI輔助新冠CT診斷、AI加速藥物篩選、AI讓合成纖維從抽檢到全檢、AI合同智能審查等。

· 使能行業創新。例如,無人機通過雲、5G、AI、邊緣的協同,實現電網、礦山、港口等城市生命線的智能巡檢,實現無人化和自動化。

這些價值讓我們看到,智能升級是企業和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智能升級的4大挑戰

在智能升級的實踐中,我們必須面對諸多的挑戰:

· 首先,是來自於邊端側的挑戰。終端種類繁多,環境千差萬別。智能時代需要把這些複雜且孤立的終端有機協同起來,並實現軟件和算法的持續升級迭代,讓數據與智能可以流動起來。

· 其次,是聯接的挑戰。現有的物理聯接不能滿足行業場景的多樣性需求,包括帶寬、時延、聯接數及行業規範。還有在數字世界裏需要聯接人、聯接物、聯接應用、聯接數據。

· 第三,是應用與數據的挑戰。如何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各個部門數據的互通,如何讓新老應用的互通,並協助老應用進化,同時讓新的應用開發更簡單?

· 最後,AI應用需要與行業知識結合。但常常懂AI的不懂行業,懂行業的不懂AI。

今天,我們在這裏正式發佈智能體,通過"5機"融合來解決這些挑戰。智能體是政企智能升級的參考架構,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雲網邊端協同,構建一個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

智能體:智能升級參考架構

華為侯金龍:智能體最大特徵是雲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

智能升級參考架構圖

如上圖所示,智能體包括四層:

· 智能交互:聯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讓軟件、數據和AI算法在雲邊端自由流動。

· 智能聯接:無縫覆蓋、萬物互聯,從而實現應用協同,數據協同,組織協同。

· 智能中樞:是智能體的大腦和決策系統,基於雲基礎設施,賦能應用,使能數據、普惠AI,支撐全場景智慧應用。

· 智慧應用:加速聯接、雲、AI、計算等技術與行業知識的深度融合,與客户、夥伴協同創新,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能創新。

智能體通過"5機"深度融合,"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能進化"智能體最大的特徵是雲網邊端協同,是一體化智能系統

為什麼要雲網邊端協同?以深圳天氣預報場景為例,在全市分區部署高清攝像機採集天空的雲、雨、霧等圖像數據,通過5G將收集到的數據實時回傳到雲上,把各區的數據拼成雲天全景拼圖,再和氣象雷達數據擬合,使用AI技術就可以精準預測到4小時以內的天氣變化。同時,把雲端訓練好的模型推送到邊緣,讓攝像機也能實時識別微雨、霧等細微天氣變化,通過雲網邊端的一體化協同,提供智慧的氣象應用,讓老百姓通過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瞭解方圓一公里的天氣變化,根據變化做出行程安排。

這個案例説明,通過5G、雲、AI、智能邊緣的深度融合,形成一體化的智能系統,可創造出業界當前最領先的智慧體驗。

下面具體介紹下智能體的各個組成部分。

智能交互:雲邊端協同,加速數據和AI的自由流動

智能交互是智能體的"五官"和"手腳",讓智能體可感知,能執行。智能交互的核心技術,是邊雲協同操作系統IEF。IEF可內置於各種合作伙伴的設備,讓設備成為華為雲的智能邊緣,實現智能按需部署。IEF可以對接各種操作系統,例如鴻蒙,讓鴻蒙生態也可以方便的接入華為雲。

華為已將IEF的內核KubeEdge開源,貢獻到CNCF基金會,是邊緣領域熱度最高的開源社區。目前已有500多位核心貢獻者,已在多個行業廣泛應用。

例如,基於IEF,國家高速公路門架管理系統,管理着全國將近10萬個門架邊緣節點,讓所有節點管理自動化和智能化,每日自動採集3億條以上的信息,超過50萬個邊緣應用可以從雲端推送到邊緣進行部署和升級,讓高速更暢通,同時為日後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提供良好支持。

智能聯接:萬物智聯,萬智互聯

智能聯接是智能體的"軀幹",聯接智能中樞和智能交互

對智能聯接來説,通過5G等物理聯接,實現無縫覆蓋,萬物互聯。在智能聯接的基礎上,通過華為雲ROMA實現應用和數據協同,盤活歷史應用和數據資產,實現數據資產在新老應用之間的流動和共享,打造應用一張網,數據一盤棋;通過WeLink實現人與組織的協同,讓員工、客户、夥伴享受智能體帶來的新體驗。

智能中樞-混合雲:構築智能升級的理想底座

智能中樞是智能體的"大腦"和決策系統。它的核心是混合雲底座和三個使能:應用使能、數據使能、AI使能。

行業智能升級,很多客户都希望既能擁有豐富的高階服務,又能支持在本地部署並滿足企業運營運維的習慣,確保數據安全合規,但傳統私有云和純公有云方案都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因此,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真正滿足政企需求的混合雲方案。華為雲混合雲方案同步公有云能力,可本地化部署,從資源混合到能力融合,匹配政企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實現用户視角一朵雲。

首先,要匹配政企組織和業務流程,例如,華為混合雲5級VDC(虛擬數據中心)方案,能夠匹配政企多層級組織結構和流程,提供代維、協維,讓企業IT員工從二線運維人員變為一線生產人員。

其次,華為雲混合雲可本地化部署,數據留在本地,你的數據你做主。

第三,讓政企同步公有云最新高階服務,與世界最新技術同步。

有了混合雲底座,三個使能平台也非常關鍵。

· 應用使能,讓應用開發更簡單!每個企業都有大量新應用要開發,華為雲ROMA提供低代碼、零代碼開發能力,支持全雲化在線開發,雲上雲下一鍵部署,可不斷沉澱行業資產,實現軟件資產重用,樂高式開發。同時,每個企業都有很多老應用和老數據庫,華為雲ROMA提供平台化、服務化的方式,讓新老應用和數據可以互通,讓企業IT立而不破,實現企業應用與技術架構的平滑演進。以華為自身為例,有了ROMA之後,應用開發時間從10個月縮短到1周。

· 數據使能,讓數據應用更簡單。很多客户數據分佈在不同的部門,但是數據只有全域共享才能發揮更大價值。華為雲DAYU提供獨創的邏輯數據湖方案,讓數據物理上分佈在不同部門,邏輯上可集中管理和分析,實現數據全域共享。

· AI使能,華為雲ModelArts讓開發AI更簡單。

下面我詳細介紹下AI使能。

智能中樞-AI使能:沉澱行業知識,加速主業務流程創新

AI使能是智能體的核心。ModelArts讓AI全生命週期的開發管理簡單和自動化,讓小白也能夠開發AI應用,會寫代碼就會AI;讓專家更專,聚焦算法和模型的研究。ModelArts將專家的行業知識,沉澱在套件和行業工作流中,讓行業老專家的經驗模板化,幫助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快速開發出智慧應用。

以中國石油為例,沉澱行業能力後,藉助華為雲知識圖譜套件,快速構建石油測井領域的專業化模型,實現了油氣水層的智能識別,評價時間縮短70%以上,準確率達到了專家水平。

智慧應用:協同創新共創行業新價值

智慧應用是智能體的價值呈現,通過與客户、夥伴協同創新,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能創新。由業務部門、IT部門、合作伙伴一起深度參與很重要,只有聚焦業務部門關心的問題和場景,才容易打造出更有價值的智慧應用。

以深圳交通治理為例,為實現綜合治理,道管科牽頭,各部門配合、華為與夥伴深度參與,圍繞業務的需求與場景,打破了部門之間的壁壘,優化了整體流程,實現雲網邊端協同,打造出"一體化交通治理指揮業務平台",擁堵指數下降8%,執法效能提升50%,指揮效能提升25%。

智能體在華為的實踐

華為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就是採用了智能體的架構。

在智能交互方面,通過IEF,把攝像機、智慧屏、傳感器等600多萬交互設備連接起來,實現邊緣智能化。

在智能聯接方面,引入WiFi 6和5G,覆蓋了所有園區。通過WeLink聯接近20萬員工,超百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

在智能中樞方面,華為所有的資源和數據在華為雲上匯聚,IT能力在雲上提供服務。同時,將AI引入華為的所有主業務流程。目前已經在200個場景應用,如銷售、研發、製造、供應等,創造了超過8000名數字員工。

從華為的實踐來看,有三點經驗可以分享:

· AI已經具備進入所有業務主流程的能力。

· 聚焦場景很重要,從Top場景切入,尤其是海量、重複、複雜的場景效果最好。

· 業務部門的深度參與是關鍵。

智能體打造全流程智慧供應

在供應領域,華為業務遍佈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190箇中心倉。我們通過智能體把AI能力引入到供應全流程的各個環節,實現了:

· 貨量預估,準確率提升到70%。

· 裝箱環節,8000多種包裝箱、30多種車型,引入AI排序算法,提高車輛裝載率,每年節約近億元。

· 報關環節,涉及全球23種語言,藉助OCR技術,文字識別準確率達99%。

· 智能路徑優化,提貨例外費用降低了35%。

截至目前,訂單履行週期下降了76%,去年節省70多億人民幣。我們將把這些能力全部變成華為雲上的服務,開放給大家使用。

智能體讓工程交付更輕鬆

工程交付是很多公司的關鍵業務。華為每年交付站點超過300萬,超過5000萬安裝項需要驗收。過去需要監理、客户、華為、夥伴分批上站,多次檢查,費時費力。

引入AI後,通過視頻實時傳至後端,利用視覺分析和條目質檢算法,實時檢查作業合規情況,並對所有部件遠程智能驗收,每個站點驗收耗時從4個小時降到半個小時以內。我們把AI引入到工程交付的各個環節後,去年節約成本60多億人民幣。

智能體正在千行百業實踐與探索

除了華為自身實踐外,智能體也在600個項目裏進行探索和實踐。以高速自由流為例,全國改造了9400多個收費站和8萬車道,實現了全國高速公路一張網,開創了收費站無感知通行時代。在永鋒鋼鐵,通過AI與工業機理融合,鋼材智能評級結果準確率達到95%以上,評級效率是人工的數百倍。

開放生態:共生,共創,共享

智能體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在政企的智能升級過程中,繁榮的軟件與服務生態、邊緣計算生態,是智能體發展的關鍵,也將催生出兩個大的產業機會。

未來五年,軟件與服務全球空間會高達1萬億美金,而軟件產業雲化、SaaS化正在全面加速。華為雲定位為中立的雲服務提供商,應用軟件與服務生態完全開放。通過應用使能、AI使能、數據使能,助力軟件SaaS化和智能升級,打造最好的SaaS服務開發和運營平台,助力合作伙伴商業成功,重塑可持續發展的軟件與服務產業。

而未來5年,邊緣計算產業全球空間高達5000億美金,華為雲的邊緣生態也是完全開放的。夥伴的設備可藉助IEF接入智能體,與鴻蒙生態互通,享受智能升級帶來的紅利。

我們希望與夥伴一起,繁榮生態,做大產業空間,助力行業智能升級。我們始終相信:客户成功、夥伴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

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17 字。

轉載請註明: 華為侯金龍:智能體最大特徵是雲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