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9次提及“科技創新”。作為牽動“十四五”發展全局的關鍵之一,科技創新的意義和價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重要。“發令槍”已經打響,江蘇如何發揮科教大省優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連日來,代表委員們圍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言獻策。
推動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在江蘇“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科技創新被擺在各項任務的首位。全國人大代表、省科技廳廳長王秦説,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勇當國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國家技術創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5.1%的領跑技術分佈在江蘇,全國超兩成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江蘇製造”。
王秦表示,我省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科技與人才強省戰略,力爭全面提升江蘇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近年來,我省先後啓動建設三大實驗室,其中,紫金山實驗室成功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毫米波通信芯片,姑蘇實驗室啓動建設亞洲最大規模的高通量材料設計平台,太湖實驗室先後研製深淵領域的大國重器。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將這三大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整體佈局,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出江蘇貢獻。
“放眼‘十四五’,全所科研人鬥志昂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所長鬍明春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們自立自強,加快搶佔科技制高點,將科研攻關的切入點前移到微波光子雷達、量子雷達等前沿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為推動我國探測感知變革提供堅實支撐。”他建議加快強化探測感知等重點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引領帶動國家創新體系中其他主體、其他單元能力的提升,確保將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並統籌推進該領域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平台建設工作,打造承擔重大科技任務的生力軍。
以基礎研究撬動全局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強調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並明確中央本級財政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認為,做好基礎研究,是一個國家走上創新之路的必然選擇;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要想做好基礎研究,健全穩定支持機制是題中應有之義,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聚焦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和需要長期積累的研究方向,力爭實現重大突破。”
“天文觀測雖是一門基礎科學,但其對技術、方法以及儀器的精準要求,都足以帶動‘前沿科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崔向羣,以自己深耕40多年的天文觀測領域為例表示,基礎研究是認識自然、揭示自然規律,獲取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的途徑,也是提高原始性創新能力、積累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江蘇“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這是江蘇科技發展的重要機遇。”崔向羣建議,充分發揮全國優勢學科和人才的作用,建立國家級科創中心,瞄準國家需求和世界水平,打造資源和成果共享的高層次平台。
為企業創新推開“機遇之窗”
科技創新,企業要唱主角。
前不久,國產大飛機C919全球首單落地,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正是背後的一支江蘇團隊。全國人大代表、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裝配製造技術中心副主任王巍表示,公司承擔C919大型客機複合材料零部件中40%以上研製份額,為國產大飛機的研發作出重要貢獻。“希望國家和江蘇對於高科技國有企業的體制機制改革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多元化核心人才中長期激勵機制,運用薪酬+股權激勵等方式,充分激發其創新創效潛能。”王巍説。
“從目前發展趨勢看,工程機械正朝着綠色化、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徐工在新能源工程機械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攻破‘卡脖子’技術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閆麗娟説,在關鍵技術、質量控制、工藝性能等領域推廣新能源應用,是裝備製造行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面對的問題,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是打好這場攻堅戰的關鍵所在。
加大創新鏈產業鏈“雙鏈”融合,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全國政協委員、東南大學城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吳智深提出,創新鏈的最後一環“促進新產品推廣應用”至關重要,也是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部分部委、省地市相繼出台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首購和訂購管理辦法,取得一定成效。但企業自主創新成果不敢用、不願用的問題依然沒有根本解決。
吳智深建議,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和高位統籌,專門制定加快國產創新產品首購首用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對關鍵領域自主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優化政府採購程序,特別是對首次投放市場的創新產品、競爭力不強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等,應建立產品採購的容錯機制和綠色通道,採取税收減免、財政專項獎補、金融優惠等綜合政策,支持龍頭骨幹企業採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創新產品,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形成創新研發和市場應用相互促進的良好氛圍。(楊頻萍 王拓 王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