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不真實的”點評作鬥爭?
國慶假期前夕,遊客滿懷期待地通過旅行平台報了12人的小團遊,出發後才發現,旅行團變成了36個人的大團,服務水準明顯下降。事後,經過向消協和平台投訴,旅行社答應退還部分團費,但提出了附加條件:不得在平台上發佈負面評論。近日,“小團遊變糟心自助行還不準差評”的新聞引發諸多關注。
儘管有關部門對旅行行業的監管不斷加強,旅遊行業也歷來是輿論監督的重點,但是,遊客出門在外,總有不順心的時刻。尤其在節假日出行高峯時,遊客與旅行服務機構更是頻發糾紛。為了規避風險,特別是增強維權的底氣,不少遊客通過互聯網平台訂購旅遊產品,期待平台起到監督和制約作用。
在上述新聞報道中,平台至少在經濟上讓消費者討回了部分公平。但是,商家在滿足消費者維權訴求的同時,提出不準“差評”的要求,卻又讓遊客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評價功能本來就是讓消費者自主表達觀點的,憑什麼將不給差評作為提供補償的條件?
網絡消費時代,平台的制約效果確實讓商家感到敬畏。尤其是點評、打分等消費者體驗評價功能,把原本分散的消費者凝聚成一股力量,對產品銷量產生密切影響。因此,雖然商家不一定真正把服務做紮實,卻對網絡平台的點評無比在意。不誇張地説,點評是商家提高銷售業績的“命根”。
現實中,一些商家以脅迫手段限制顧客給差評,或者用花言巧語討得消費者諒解,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從另一個方面看,“好評”也成了商家恣意操縱的籌碼。很多商家對給好評的消費者施以小恩小惠,比如消費者提供好評截圖,商家返還“紅包”或贈品。很多人抵擋不住誘惑,即便產品和服務並未達到理想預期,依然給出了違心的評價。
畢竟,在點評功能設計中,消費者並非中立的仲裁者,不是所有人都能刨除個人利益給出不偏不倚的評價。但是,作為設計並維護點評系統的網絡平台,無疑要有所作為,儘可能去除點評的“水分”。
從表面看,平台一般主張用户給出真實評價,然而,在平台與商家之間,同樣存在微妙的利益關聯。一方面,平台收入來自於商家的銷售抽成或廣告流量費用,在各家平台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如果“惹商家不高興”,商家可能轉投別家平台。另一方面,平台的整體流量又取決於產品的豐富程度,如果門檻過高,只保留“優質商家”,那麼產品豐富性難免降低,而商家也可能因為缺乏競爭而不願降價,最終影響平台流量。
因此,儘管點評是網絡平台的核心功能,甚至是互聯網商業精神的載體,但有些時候,平台卻對商家左右消費者點評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何況,有些商家不會在商品頁面上明示對點評的控制措施,而是在與消費者的私下交流時收買好評、限制差評。更有甚者,商家通過製造虛假交易獲得好評,以此改善排名和推薦位。
平台只有把點評視為公信力的根本,視為自己的核心價值,才能服務好消費者,贏得更多人的尊重。在中國的互聯網生態中,我們也能看到部分互聯網企業能夠拋開短期利益,長期與“不真實的”點評作鬥爭,被用户評價為一股清流。就當下而言,這樣的企業恐怕為數尚少,這種理想的網絡商業精神理應繼續成為網絡平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