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京港分享食品溯源經驗 精細化共守“舌尖上的安全”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科技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香港兩地食品供給大部分靠“外援”。20日,京港兩地監管部門、行業專家圍繞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等展開深入交流,研討借鑑雙方監管模式、技術手段等,共同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精細化管理,共同守護兩地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第二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於19日至20日在北京、香港舉辦,首次以“雲對話”“雲洽談”等方式展開交流。

在20日舉辦的京港食品藥品安全合作專題活動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紀曄談到,近期內地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提醒防疫工作和食品監管工作要加強監督管理。北京運用區塊鏈、大數據、電子編碼等信息技術,以科技手段建立並啓動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台,實現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來源可追、去向可查”。

他介紹説,平台實施“一碼到底”,通過採集與市場防疫和產品追溯相關的必要數據,不僅注重保護企業商業秘密,減少企業錄入操作和管理成本,也為監管部門提供動態掌握產品流向、快速定位風險的監管抓手。同時,公眾可以便捷地查詢冷鏈產品信息,在特殊時期有效提升了消費者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消費信心。

“香港的食品供應超過九成來自進口,需要簡單而有效的進口監管措施,保證食物安全及迅速溯源。”香港食物及衞生局食物安全中心經理謝勵志視頻連線北京時談到,一方面,香港通過法律法規進行食物進口管制及確保處理食物安全事故的溯源能力;另一方面,以創新科技為本,實現食物進口管制的準確性及食物溯源的能力。

他稱,香港構建了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是該中心與業界溝通的一站式電子平台,可實現食物進口商、分銷商登記,查詢供港肉類等食物安全資訊等功能。

他説,為了促進食物溯源,該中心還開發食物編碼系統,並建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溝通的電子平台,與當地政府監管機構互相對接,提高食物溯源能力。

謝勵志表示,今後中心還將優化現有資訊科技系統,更有效地管制食物進口。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言楷表示,依託京港洽談會平台,京港兩地共同探討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在食品安全檢驗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領域建立信息互通、項目合作、人員培養等方面的協作機制,有效促進了兩地食品藥品監管及技術保障領域的共同進步。

他認為,京港兩地要建立健全長期緊密穩定的合作機制。隨着“互聯網+”趨於常態化,兩地要適應產業發展要求,共享科學先進監管模式,及時調整完善政策規章,提高監管水平和效率,尤其是要學習和借鑑新興業態的監管方式和制度規範,以鼓勵和監管並重為原則,推動食品藥品安全精細化管理,堵塞漏洞,共同守住食品藥品安全防線。

當天,京港兩地監管部門、行業專家還就餐飲業食品安全監管、藥品註冊審批等問題展開交流,以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