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人類對於社交的需求一直是在不斷的變化以及發展的,如今隨着科技和互聯網的不斷髮展,我們的很多社交活動通過線上進行,並且隨着不斷的發展,社交方式會更進一步;本文作者方向了關於社交的進化中從虛實集成世界到賽博空間的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社交的進化(上)篇,我們討論了隨着社交需求的演變與社交網絡發展,“全真互聯網”在未來是值得期待的社交形態;這個概念是由Pony(馬化騰)首次提出的,按照他的觀點:“當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打開,社交和各個行業將經歷一場大洗牌;就像移動互聯網轉型一樣,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
對“全真互聯網”的一個更為全面的理解是“虛實結合”,這正呼應張正友博士提出的“虛實集成世界”。
注:張正友博士:騰訊 AI Lab 和 Robotics X 實驗室主任,17級研究員/傑出科學家,微軟研究院視覺技術組高級研究員;發明的平板攝像機標定法在全世界被普遍採用,被稱為“張氏方法”。
一、虛實集成世界11月15日,科學脱口秀X-Talk在騰訊北京總部舉行,騰訊 AI Lab 和 Robotics X 實驗室主任張正友博士在活動中做主旨演講,為大家介紹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虛實集成世界。
虛實集成世界,IPhD(Integrated Physical-Digital World)。它不是VR、虛擬現實;它不是AR、增強現實,也不是MR、混合現實,而是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緊密結合,它有四個關鍵的技術點,就是:現實虛擬化、虛擬真實化、全息互聯網、智能執行體。
1. 現實虛擬化近年來AI、VR、AR等軟件、硬件的飛速發展,讓我們有了很多現實虛擬化的例子。
- 現實世界可以被高度虛擬化。有一家遊戲公司叫 Epic,他們新出的虛幻引擎 5 渲染能力很強,做出來的世界效果,讓你看不出這是實物照片,還是合成照片。
- 現實世界裏的人,可以被高度虛擬化;用30秒自拍視頻,就能做一個你的3D形象,外形很逼真。
- 虛擬化的世界還能隨着真實世界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在工業的生產線上,佈置數以千計的傳感器,實時收集多類信息,持續分析判斷正常還是異常。數字世界成了真實世界的孿生。
除了現實虛擬化,第二個技術點,就是虛擬走向真實化。
我們現在能把虛擬模型製作成真實物體,用3D打印,能把虛擬模型做成實物,比如工具、藝術品、甚至是機器人。
我們還可以把虛擬信息帶到真實世界中,比如用增強現實,也就是AR技術,讓真人和虛擬角色和物體進行交互。
比如在教育上,AR能用更形象生動的方式,教孩子們幾何、天文和歷史;在文旅上,騰訊與故宮、敦煌研究院一直在探索數字博物館,未來可能會讓你身坐家中,就神遊到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內,和具有千年歷史的壁畫親密接觸;。
3. 全息互聯網除了虛擬化和真實化,我們的第三個技術點,是全息互聯網;它是創造一個科技蟲洞,把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中分佈於不同地方的人、事、物全部同步到一起。
全息技術和混合現實技術的組合,能把分佈於世界各地的人、事、物同步“投影”到一起;一個在遠程的全息的人,和一個真人在一起,互相對視和互動;除了三維視覺信息,空間音頻也是我研究的一部分,我們能感受到聲音來自空間的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
4. 智能執行體第四個技術點,智能執行體。
在虛實集成的世界裏,出現了穿梭於虛擬和真實之間,改變時間和遊戲規則的智能執行體。
我們知道,很多現實問題很難研究,要麼需要很長時間、要麼需要很高人力或資金投入、要麼就是風險很大;這時我們會用到模型,將真實問題建模到虛擬世界來進行研究。
騰訊開發的iGrow智慧農業平台,就在真實的温室裏佈滿傳感器,測温度、光照和濕度,製造出一個虛擬的温室仿真器,在15秒內就能模擬出82個生長週期,計算出最適合的温度、光照和澆水量,再利用執行器去自動調節控制,節約了能源,還增加了收益。
騰訊 iGrow 智慧農業平台的虛實集成世界
以上關於虛擬集成世界的四個技術點:現實虛擬化、虛擬真實化、全息互聯網、智能執行體,如果都順利發展,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就會向我們打開,我們將會進入“賽博空間”。
二、賽博空間“賽博空間”(Cyber Space)這個詞起源於加拿大小説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 年,他在科幻小説《神經漫遊者》(Necromancer)中首次使用了“賽博空間”這一術語。
有研究者將賽博空間的特徵總結為四個方面:
- 人們的直覺可以擺脱物質身體的束縛而在賽博空間獨立存在和活動;
- 賽博空間可以突破物理世界的限制而穿越時空;
- 賽博空間由信息組成,具備操控信息能力的人在賽博空間擁有巨大的權力;
- 人機耦合的電子人在賽博空間獲得永生。
前面3個特點在今天的互聯網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第4點人機耦合、永生的電子人,目前似乎還更多存在於科幻電影與小説中。
但隨着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技術的不斷積累與突破,人類正在逐漸前往那個完全體的賽博空間,埃隆·馬斯克堅信這一點。
三、腦機接口使意識永生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指在人或動物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創建的直接連接,實現腦與設備的信息交換。
2020年8月28日,埃隆·馬斯克(ElonMusk)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發佈會,展示了最新的可穿戴設備 LINK V0.9 和手術機器人,並通過現場的三隻小豬和實時神經元活動演示,展示了Neuralink 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
Neuralink團隊將芯片植入到一隻小豬身上,另外兩隻為對照組(其中一隻沒有植入,一隻植入後移除),證明該設備能收集豬的大腦活動信號——在現場的演示中,當馬斯克撫摸它們的鼻子時,這些豬的大腦神經元有所反應,其結果在電腦上以數據化形式呈現。
馬斯克一直認為,大部分人普遍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他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時與馬雲對話,曾表示自己不是一個天生樂觀或者悲觀的人,但未來科技發展將會超越人類理解它的能力。
腦機接口的長遠意義在於:
- 人腦與人的意識大幅提升:例如無限的記憶,更高速的運算,負面情緒的排除,正面感受的增強,更好的專注度,甚至視覺聽覺的提升等等。
- 對抗人工智能霸權:Alpha Go等諸多標杆性人工智能的成功,讓人們開始擔憂人工智能產生意識後對人之權力的挑戰。腦機接口也許會是一種強人工智能來對抗人工智能可能出現的霸權。
- 意識與電子融合,實現數字永生:究其根本,神經衝動就是電與化學信號形成的網絡,那麼就可能轉化為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這既可以讓神經系統直連電子系統,進而可以將人的記憶和意識徹底電子化,進而實現數字永生。
如果腦機接口在未來可以使意識與電子融合,實現數字永生,那麼科幻小説中的賽博空間有一天終究會到來;那時,我們的社交行為和社交模式會再一次發生顛覆式的變化。正如“賽博空間的獨立宣言”這樣描述:
Cyberspace consists of trans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thoughtitself, arrayed like a standing wave in the web of our communications.
賽博空間由交易、關係和思想本身構成,它們像一道永恆的波浪,在我們的社交之網上部署着。
Ours is a world that is both everywhere and nowhere, but it is notwhere bodies live.
我們的世界並非肉體的存在。我們的世界無處不在,又無處可尋。
參考文獻&資料:
李厚辰.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太“神話”了?
騰訊AI實驗室.Hello,虛實集成世界
相關閲讀:
社交的進化(上):需求演變與社交網絡發展
作者:曉吾:騰訊高級交互設計師。公眾號:體驗主義。前創新工場、新浪微博交互設計師。專注社交創新與娛樂產品設計。
本文由 @曉吾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