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的師生溝通:表達開心用幾個“哈”?
發稿時間:2020-11-19 09:45:49編輯:李婧怡來源:解放日報
微信交流時,表達開心要用幾個“哈”?近日,國內一地高中骨幹教師培訓,內容包括教師和學生微信交流時的注意事項和“雷區”,對用來表達開心的“哈”的數量做了細緻要求:“5是最低數量”。因為“哈哈哈”在年輕人眼中代表“好無聊”,“哈哈哈哈”則傳遞“敷衍笑一下”的情緒。在新媒體溝通平台上,對同一文字、符號載體確實存在不同解讀的情況。教育領域直面這一新問題,引人關注。
各代自有交流符號系統
“有一天女兒跟我説,媽媽你不要再發‘呵呵’了,這不是表達開心,是表達諷刺。”一位七年級教師説。相似的尷尬還有不少,例如,微信中最常見的一個抿嘴微笑的小黃臉表情,在年長者眼中,代表“微笑鼓勵”之意,一個揮手微笑着的小黃臉,則表示“再見、下次聊”。然而在青少年羣體中,兩者更多被公認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和“跟你沒法聊了,再見”的意思。
語言學專家認為,隨着信息符號在傳播使用中的飛速裂變,代與代之間對信息符號的語義認知產生“錯位”,一般情況下可能問題不大,但在教育領域,可能因溝通中的誤解而影響教育效果。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吳國宏認為,雖然新媒體交流平台上,表情符號是通用的,但是年齡不同、區域不同,對錶情符號、文字解讀不同,從而產生不同交流圈層,以及“獨立語義系統”。
此前發佈的微信數據報告顯示,一樣表示喜悦,90後最愛用的表情符號,是笑出眼淚的小黃臉;80後則是笑出大牙的小黃臉;70後則是捂嘴偷笑的小黃臉。
在他看來,互聯網發展帶來語言交際發展,及時消除代際差別、融入新的語義系統很有必要。但也應看到,交流技術將不斷改變,溝通也將越來越便捷,系統符號可能變得更快。在教育領域,以不變應萬變的,應該是識別交流符號背後微妙的情緒,用心溝通。
用更細膩的心感知學生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際交流,也有不同的年齡段區分。”寶山區教育學院心理教研員蔡素文説,小學生對於教師的接納度相對較高,對老師發的東西更傾向於接受;到了初中,生命中更重要的人變成朋輩,老師某種程度上成為叛逆時需要“挑戰”的人物……不同學段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可接受的語言維度,都需要教師考量。這種考量,除了技術層面瞭解“雷區”是什麼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讓學生接納。
她舉了一位六年級班主任的例子。這位愛好攝影的班主任帶了個挺“難帶”的班級,剛接手時,學生對老師信賴度不高。這位老師就拍了些學生上課、活動、吃飯的照片,與學生、家長分享。然而效果並不好。老師思考之後,嘗試“打開自己”,鏡頭展示的不再是學生,而是校園裏的上弦月、下弦月,校區裏樹梢頭的春天與秋天,通過這些自己感知的美與學生交流。不久之後,班上最皮的男生來講台前説,“老師,我會好好上你的語文課。”説完就跑了。
“用更細膩的心去感知學生,這不管在哪種交流平台都是最重要的。”蔡老師説,瞭解溝通中最好用幾個“哈”,知道笑臉表情可能的歧義,説到底還是一個如何叩開學生心門的問題,用心瞭解、真摯表達才是不變的答案。(記者 彭德倩)
微信交流時,表達開心要用幾個“哈”?近日,國內一地高中骨幹教師培訓,內容包括教師和學生微信交流時的注意事項和“雷區”,對用來表達開心的“哈”的數量做了細緻要求:“5是最低數量”。因為“哈哈哈”在年輕人眼中代表“好無聊”,“哈哈哈哈”則傳遞“敷衍笑一下”的情緒。在新媒體溝通平台上,對同一文字、符號載體確實存在不同解讀的情況。教育領域直面這一新問題,引人關注。
各代自有交流符號系統
“有一天女兒跟我説,媽媽你不要再發‘呵呵’了,這不是表達開心,是表達諷刺。”一位七年級教師説。相似的尷尬還有不少,例如,微信中最常見的一個抿嘴微笑的小黃臉表情,在年長者眼中,代表“微笑鼓勵”之意,一個揮手微笑着的小黃臉,則表示“再見、下次聊”。然而在青少年羣體中,兩者更多被公認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和“跟你沒法聊了,再見”的意思。
語言學專家認為,隨着信息符號在傳播使用中的飛速裂變,代與代之間對信息符號的語義認知產生“錯位”,一般情況下可能問題不大,但在教育領域,可能因溝通中的誤解而影響教育效果。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吳國宏認為,雖然新媒體交流平台上,表情符號是通用的,但是年齡不同、區域不同,對錶情符號、文字解讀不同,從而產生不同交流圈層,以及“獨立語義系統”。
此前發佈的微信數據報告顯示,一樣表示喜悦,90後最愛用的表情符號,是笑出眼淚的小黃臉;80後則是笑出大牙的小黃臉;70後則是捂嘴偷笑的小黃臉。
在他看來,互聯網發展帶來語言交際發展,及時消除代際差別、融入新的語義系統很有必要。但也應看到,交流技術將不斷改變,溝通也將越來越便捷,系統符號可能變得更快。在教育領域,以不變應萬變的,應該是識別交流符號背後微妙的情緒,用心溝通。
用更細膩的心感知學生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際交流,也有不同的年齡段區分。”寶山區教育學院心理教研員蔡素文説,小學生對於教師的接納度相對較高,對老師發的東西更傾向於接受;到了初中,生命中更重要的人變成朋輩,老師某種程度上成為叛逆時需要“挑戰”的人物……不同學段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可接受的語言維度,都需要教師考量。這種考量,除了技術層面瞭解“雷區”是什麼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讓學生接納。
她舉了一位六年級班主任的例子。這位愛好攝影的班主任帶了個挺“難帶”的班級,剛接手時,學生對老師信賴度不高。這位老師就拍了些學生上課、活動、吃飯的照片,與學生、家長分享。然而效果並不好。老師思考之後,嘗試“打開自己”,鏡頭展示的不再是學生,而是校園裏的上弦月、下弦月,校區裏樹梢頭的春天與秋天,通過這些自己感知的美與學生交流。不久之後,班上最皮的男生來講台前説,“老師,我會好好上你的語文課。”説完就跑了。
“用更細膩的心去感知學生,這不管在哪種交流平台都是最重要的。”蔡老師説,瞭解溝通中最好用幾個“哈”,知道笑臉表情可能的歧義,説到底還是一個如何叩開學生心門的問題,用心瞭解、真摯表達才是不變的答案。(記者 彭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