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為何再起波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老鐵
我們最近在對互聯網行業進行總結和梳理時,對搜索這一產品有了相當多的不解:作為互聯網最早的形態之一,近年來頻遭用户流失的質疑,搜索廣告在線上廣告中權重也是連續下降,從理論上這確實是一個偏向於“夕陽”的行業,按照經濟學基本原理,該行業不再有高成長性和高利潤,也就不會有太大競爭;但我們卻看到國內互聯網頭部企業又在紛紛上線搜索業務,無論是頭條系,還是微信,抑或是最近要在“服務搜索”中大展拳腳的支付寶,搜索大有重新被重用之勢。
為何會產生以上看似割裂和矛盾的現象呢?
近年來隨着線上互聯網巨頭的發展,線上廣告也成了實體經濟重要的獲客或銷售渠道,在客觀看待搜索市場的現狀之前,我們有必要對線上廣告市場進行一定的分析,以此來探求線上經濟當下所處位置。
由於線上廣告具有大數據畫像,數據可監控等優點,操作上也便於將用户行為引入購買頁面,可直接形成購買,線上廣告在這幾年處於快速成長週期。
基於此,我們分別計算傳統和網絡廣告對第三產業的佔比情況,見下圖。
雖然近年來廣告業整體上對第三產業佔比較為穩定,似乎也並未增加企業的“負擔”,但拆分來看,則主要是由於傳統廣告的下行對沖了部分影響,相反,由於線上經濟的興起,線上廣告對實體經濟的佔比其實是在增加的。
2020年,我國第三產業規模較上年僅增加了2.3%,但與此同時,線上廣告同比增速卻高達13.85%,在疫情之下,由於正常生活秩序受到極大衝擊,加之用户普遍以提高儲蓄率來應對未來不可測風險,全年社消呈3.9%的負增長,社會有效需求明顯不足,為刺激需求,商家選擇了加大市場投放這一逆週期性行為。
從宏觀層面看,線上廣告近年的持續膨脹,對實體經濟的紓困邊際效應不僅在持續縮小,且極有可能逐漸在增加實體經濟負擔,此外也可以預測,由於線上廣告尚處於中等增長區間,在接下來勢必會打破現今廣告業對第三產業的佔比區間,會實際上增加實體企業的市場費用支出壓力。
為確保營收隨平台規模膨脹而成長,近年來我們也看到平台方開發併成功運營了諸多創新型廣告產品,如信息流廣告,如將效果廣告和品牌廣告合為一體的帶貨直播,值得注意的是,在網紅經濟帶動下,素人開始紛紛進行短視頻或圖文創作,其變現方式也主要在“廣告”,結合前文內容,我們不難得出:當下線上廣告存量增速是嚴重快於實體經濟的。
需求端不振,實體經濟仍然需要“鬆綁”,結合虛實經濟相結合這一事實,我們不得不來反思線上經濟的效率問題。
此前媒體也多有披露,諸如明星帶貨直播的“注水”問題,或者有廣告平台數據造假等弊端,這些行為確實也都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廣告投放的效率,產生大量無效投放,但本文我們不想談此類過於細節的事件,而是從根本上探討線上經濟當下的主要問題,即如何提高線上經濟的回報率?
無論是廣告引流抑或是自建平台運營,對於企業其終極目標幾乎都是“提振銷量”,也就是轉換率,只是品牌廣告的週期要相對持久,且存在緩慢釋放購買力的問題,那麼,如果我們最大程度縮短流量的效果反應週期,無論何等形式,都將以短鏈條快速導向銷售。
但從近年的線上業態來看,我們也發現:雖然線上企業以大數據進行了用户畫像,也以此改善了流量和廣告的精準性,尤其以“吸粉”“觀看率”等數據化作為廣告效果的主要標準時,但我們亦發現,此多為用户被動接受,也就是用户在閲讀或觀看視頻時,被動出現商家信息,雖然內容與用户畫像匹配,但此時用户對產品並未有直接需求,購買鏈路極長。
若在此處對前文做一個總結性概括,則為:一方面線上企業形式對實體經濟的帶動力正在減弱,但另一方面,現有線上經濟仍然在用户規模處攻城略地,總結行業主要矛盾為“線上企業的創新滯後於實體經濟需求”。
線上經濟如何突圍,如何創新,如何能適應當下實體經濟的需求,或者説,在現有的廣告體系越來越對商家形成負擔之時,究竟需要怎樣才能打破現有局面呢,提高線上經濟對實體經濟正向作用?
此前我們對搜索式微這一現象基本是認可的,在這個用户越來越碎片化的背景下,其權重越來越低,簡言之,流量已經不再通過搜索這一“去中心化”的形式進行分發,而是平台掌握了流量的所有分配機制(包括算法),以去中心化的內容形式,實質進行了中心化的流量和廣告分配模式。
但就在這一年多時間裏,互聯網公司卻頻頻在我們此前視為“落後產能”的搜索業務上,這引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
字節跳動2019年開始推廣全網搜索,2020年5月,原淘寶搜索運營負責人袁懷賓調任支付寶牽頭搜索產品運營,7月騰訊宣佈將全資收購搜狗,而根據媒體披露,2020年春節期間支付寶就已經在加速招聘搜索崗,此外阿里還在2020年高調推出了夸克搜索。
於是就有了本文開篇的不解。
在本輪互聯網企業重新向搜索調整中,我們發現主要手段有:
其一,用搜索優化平台型產品內容,將短視頻,圖文,社交等信息通過搜索進行分類和強化,以搜索對平台內流量進行二次分發,提高平台內生流量的比重,在移動互聯網即將或者已經告別用户紅利的節點上,搜索就顯得極為重要,這可視為PC時代搜索的移動版,只不過內容越來越集中在各自生態中,搜索是平台“內卷化”的結果;
其二,用搜索提高平台向商家的流量分配機制,以小程序為例,在此之前,我們看到了商家通過廣告投放(如騰訊廣點通),或實體店對用户進行優惠券獎勵進行用户引導,這也是“去中心化”流量思維的具體表現,但這其實亦有問題:作為用完即走的應用,如果小程序所承載服務本身是低頻的(比如用户搬家的需求,或固定餐飲店的需求),那麼去中心化下的小程序就很難在用户需求之時被及時喚醒,影響運營效率。
基於此,搜索如果可以將小程序或本地服務進行場景化的中心化流量分發,那麼對於商家,這就有了極為積極的意義,商家可提高產品或服務的銷售量,且提高用户粘性,而目前來看,服務類搜索將可能是搭載此場景的重要形式。
端外投放廣告引流到小程序、通過內容賬號跳轉小程序、掃一掃等,但無論哪一種,平均都需要3步左右的操作,才可以直達小程序服務。而且有些路徑的出現是有侷限性的,比如掃一掃必須有線下二維碼物料的存在;搜索只需要輸入一個關鍵詞,就能一步直達,無疑是最短的路徑。
這是一個相當值得注意的現象,其意義不在於平台企業在此可提高多少日活,流量,重點在於當進行產品的優化和重新組合後,將會切實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廣告負擔”,這也説明線上經濟在提高效率,優化成本方面仍然有明顯的改革存量。
回到本文開篇疑慮,我們認為以整合生態內容為主旨的搜索大致為PC化搜索的移動化再現,短期內仍然為整合內容為主,在提高線上經濟的轉化率方面,服務類搜索則會是此輪搜索戰事的新領地。
在服務類搜索的未來,又當如何呢?
我們仍然沿用前文的分析結論:平台要儘可能縮短用户從看到信息到形成購買的交易鏈條,搜索是當下改善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運營理念的對比中,我們比較傾向於搜索在“去中心化+中心化”雙軌制流量分配機制中會得到較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在於:小程序本身的用完即走的特性以及開發成本的下降,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小程序之間競爭的殘酷性,實體企業如果採取單一的流量獲客手段,如在去中心裏生態裏,就必然要花費巨大在維護用户喚醒上,如不斷通過補貼提醒用户使用,這對於新生代企業,或未有足夠成本優勢進行喚醒補貼的商家則是不公平的,搜索作為有明確需求的中心化流量分配方式,則增加了用户對小程序喚起的多種選擇。
這等同於降低商家對小程序用户的維護成本。
此外,在我們分析實體經濟負擔時,往往將重點放在“市場費用”方面,但其實忽略了其中的“沉沒成本”,舉例而言,若實體商家小程序僅從去中心化渠道獲客,在商家無基礎流量或廣告預算獲客之時,小程序無法實現“熱啓動”,就意味着其運營初期是有着巨大的沉沒成本,諸如運營人員成本,開發成本等等,因此,從商家角度,在第一時間給予其中心化流量的規模,對於商家而言,這或許是選擇成長性平台的重要標準。
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在服務類小程序運營中,單一的中心化平台會產生許多“半廢棄”產品,其主要原因也是初期一哄而上,但缺乏中心化的流量獎勵,反而影響長期運營積極性。
因此,我們認為搜索接下來極有可能成為小程序的最重要入口(或許沒有之一)。
微信和支付寶在小程序的投入方面極為激進,且都被外界寄予厚望,單從實體商家角度去判斷,通過搜索進行小程序流量分配的機制對商家是有利的,其他行業巨頭是否會跟進呢?我們不得而知。
分析至此,本文對搜索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態度:1.原有形態必須革新;2.搜索小程序對降低商家成本,提高線上經濟對實體經濟回報率有着極為確切的優勢。
搜索被行業重新重視,只能説:這是一個實體經濟,行業革新的必然趨勢,究竟這是否會對未來行業的格局有新的影響,這也是我們今後所關注的,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