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再不關注Snowflake,也許對投資的你來説,會是一場Snowslide(雪崩)。

美國雲數據公司Snowflake近期完成備受矚目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這匹雲端獨角獸創造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軟件業界募資案例。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Snowflake創造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軟件業界募資案例(圖源:AFP)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也參與了這次IPO,在當日收盤立賺逾8億美元——沒錯,鮮少認同科技股的巴菲特也參與了這次破紀錄的IPO。上一次巴菲特參與到新股發售當中,已經是54年前福特IPO之時了。

我們自然期盼中國也能出現石破天驚的Snowflake——但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作為雲服務新創的Snowflake,究竟有何魔力?

“雲原生”的新瓶與“數據倉庫”的舊酒

Snowflake的真正過人之處,在於其創新且良性的商業模式上。

誠然,Snowflake提供的雲原生數據倉庫,服務上為雲計算推翻重寫,生態上也十分完善——但Snowflake的賣點並不完全落在技術上。

“Snowflake是將基礎軟件的服務,從傳統的To-B的銷售,變成了如同快消品一般。”國內新型分佈式數據庫公司PingCAP CTO黃東旭表示。在過去,數據倉庫的用户往往面臨着投入過高、靈活度低下,還有運營維護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在夜間對大數據進行抓取、計算的用户,還需要為白天閒時的物理機器、軟件成本支出一大筆不必要的開銷。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在過去,數據倉庫的用户面臨重重問題

Snowflake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就是針對數據倉庫的遺留痛點,利用其雲端原生性的優勢,採取計算、存儲分離的架構,支持計算、存儲節點單獨擴展,為客户提供了靈活、細化的方案——在談到Snowflake的突破之處時,黃東旭表示Snowflake做到了“縮短了價值交付的鏈條,並且將價值交付本身變得標準化”。

Snowflake靈活的商業模式,自然會帶來強大的用户粘性。一方面靈活的定價可以不斷吸引中小型客户選擇Snowflake的產品;另一方面,當Snowflake的中小型客户成長為大型客户時,可以根據業務數據量的增長,重新選擇Snowflake對應的擴展方案。

通過雲原生一改數據倉庫積弊的Snowflake勢如破竹——中國的Snowflake們,又在哪裏?

中國的朵朵Snowflake們

事實上,Snowflake這套依仗雲原生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已算不上“創新”。

“終於,這個故事説了五年,大家終於開始信了。”在談到Snowflake的商業模式時,黃東旭笑着説道。

在今年六月,PingCAP發佈了TiDB Cloud產品的公開測試版本,其DBaaS(database as a service,數據庫即服務)的模式與Snowflake類似,同樣提供了全託管、彈性擴展等服務。PingCAP的TiDB Cloud在收穫用户積極評價的同時,也在Snowflake大熱的近期,引來了大量關注。

“儘管我們是一家database公司,但其實從五年前開始創業的時候,從day one開始,就一直堅信,雲是更加現代的商業模式。”在談到近來陡增的這些關注時,黃旭東説道。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今年六月,PingCAP發佈了TiDB Cloud(圖源:PingCAP)

同樣在近期引起廣泛興趣的,還有中國雲原生數據倉庫廠商Kyligence。

“其實我們產品雲原生的版本,17年就開始做了。”Kyligence CEO韓卿所説的,是Kyligence於2017年12月發佈的Kyligence Cloud智能數據雲。與Snowflake相似,Kyligence Cloud在發佈之日起,就全線提供了按年數據量收費的訂閲制付費模式。經過兩年多的雲原生的轉型,Kyligence Cloud已成為高性能、低成本、簡單易用的端到端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去年九月,Kyligence發佈Kyligence Cloud 3.0(圖源:Kyligence)

Kyligence、PingCap,中國的Snowflake們,在Snowflake前已開始結晶。

下一個Snowflake,何必是Snowflake?

形勢大好Snowflake在其驚人的納斯達克首秀後,並沒有贏得所有人的肯定——Snowflake所在的雲服務市場中強手如林,唯有產品力本身才是硬指標。

9月21日,一些華爾街分析師們為Snowflake給出了“賣出”的評級。分析師Sirini Nandury指出,相較於如亞馬遜的Redshift、谷歌的BigQuery,以及微軟的Azure SQL等現有玩家,Snowflake不能提供真正差異化的服務;同時,Snowflake還面臨着來自同如甲骨文、SAP以及IBM等傳統數據倉庫服務商的激烈競爭。

與定位為雲數據倉庫的Snowflake不同,PingCAP的TiDB更靠近前端、離業務更近,需要為電商或銀行的在線交易提供實時的分析。為滿足中國客户對本地磁盤加速的性能需求,除去提供與Snowflake相近的雲原生的全託管服務外,TiDB還支持跨雲、公私有云的混合部署,覆蓋面較Snowflake更廣。

Kyligence在同樣為客户提供私有云部署版本的服務基礎上,還有自研的AI增強引擎和統一語義層技術的產品。“數據倉庫這個行業的未來,一定是需要靠技術,或者説靠AI的力量去改變的。”韓卿表示,隨着數字化業務的增長、企業數據量的爆發,類似平安銀行這樣的大型客户,通過對AI增強引擎的應用,可以極大的降低在人工分析上的投入。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每一片雪花都有自己的形狀——由於技術架構與政策等因素,中國部分計算數據量極大的大中型企業,如金融機構,向雲遷移的速度較海外更慢,且對私有云計算的依賴更強;而更輕量的中小型的製造業、零售業企業則能夠直接上雲——針對獨特的市場需求,中國的Snowflake們都在對自己的核心產品作出不斷的適配與增強。

中國的Snowflake飄向世界

中國的Snowflake們都有着全球化的野望。

PingCAP所摸索出來的全球化黃金公式,就是開源加雲服務。以開源培養開發者生態、佔領場景,以雲服務實現商業變現的PingCAP,已經擁有日本最大的支付公司Paypay、東南亞最大電商Shopee等國際客户。

“我們的視野,從創業第一天起就是全球化的。”韓卿在談到Kyligence的公司背景時,也表達了這樣的願景。現如今,Kyligence的開源產品已被蘋果、亞馬遜、沃爾瑪、迪卡儂、沃達豐等公司使用,形成了極具規模的全球化社區。而在商業端,Kyligence相較於去年同期,在海外的增長,已達去年同期水平的近10倍,也已進入到規模化增長階段。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Kyligence的Apache Kylin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圖源:Kyligence)

全球化帶來了機遇的同時,在摩擦多發的形勢之下,是否也會給中國Snowflake的全球化擴展帶來挑戰呢?

從客户的需求出發,充分利用公有云的優勢——黃東旭總結了應對合規性問題的兩個要點。PingCAP TiDB於今年8月31日所成功通過的SOC 2認證,即證明了產品在安全性、可用性以及保密性上滿足了相應標準。此外,PingCAP在公有云上提供服務,使得客户數據實際儲存在作為PingCAP合作伙伴的公有云上,由此公有云也會成為其合規性背書。

“足夠的透明,足夠的合規,”韓卿在談到應對合規性的哲學時説道,Kyligence在源代碼、財務上的透明,以及在各國合規性的追蹤,使得其足以在應對挑戰時找到機會——“商業社會説到底還是技術能不能解決問題,認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好。”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PingCAP TiDB成功通過SOC 2認證(圖源:PingCAP)

隨着公有云接受度在全球範圍的提升,以及對靈活的訂閲制獲取服務需求的增長,還會有更多的Kyligence和PingCAP冒出,Snowflake的大放異彩,僅僅只是雲原生繁榮期的開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4 字。

轉載請註明: 尋找中國的Snowflake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