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滿
編輯丨劉一姿
雙十一大戰剛剛落下帷幕,拼多多公佈了2020年的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超過142億元,同比增長89%,淨利潤為4.64億元,這是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平台年活躍買家數達7.313億,這意味着有一半的中國人都在用拼多多。
相比較之下,天貓+淘寶+支付寶在2019年的活躍買家數是7.26億人,黃崢“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威力正在逐步凸顯。
儘管坊間依然常見“並夕夕”的吐槽調侃,但幾乎每個人都在雙十一期間收到了拼團鏈接,低價攻勢下的“真香”魔咒,在打工人的身上集體應驗。
受此財報消息影響,拼多多當天股價暴漲20.4%,總市值達1616億美元,超越京東,成為僅次於阿里、騰訊、美團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得益於拼多多市值的暴漲,創始人黃崢的財富也隨之上漲了80億美元。
在福布斯實時富豪榜上,黃崢的財富為53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520億,在國內僅次於馬雲、馬化騰、鍾睒睒,問鼎國內80後首富。
其實早在今年6月的時候,拼多多的市值已經超過了千億美元,黃崢憑藉43.3%的拼多多股份,以3200億的財富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但此時,黃崢卻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舉動:減持。
7月1日黃崢發佈內部信表示,他將不再擔任公司CEO,同時拿出約佔公司總股數10.11%的股份,用來成立慈善基金以及激勵公司未來的管理層。
減持股份之後,黃崢在拼多多的持股由此前的43.3%降至29.4%,他主動“放棄”了約1000億元的財富。
1不敲鐘的創始人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發行價19美元,市值達到240億美元。在這場盛大的敲鐘儀式上,主人公黃崢卻缺席了。
黃崢壓根就沒有去美國,而是留在了拼多多的上海總部,他給出的理由是身體不適,得了中耳炎。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上市當天)
要知道,去納斯達克敲鐘是無數企業家一生的夢想,上一個不去納斯達克的創始人,還是1997年上市的亞馬遜老大貝索斯。
特立獨行的黃崢,在風起雲湧的企業家圈子裏確實像個異類。
2015年,阿里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打得不可開交,誰也不會想着再去從擁擠不堪的電商市場中分一杯羹。強大如騰訊的馬化騰,拍拍網與京東的角力中也敗下陣來,最終乾脆把電商業務交給京東來做。
就在這銅牆鐵壁般的互聯網寡頭體系中,黃崢還是發現了突圍的契機:“阿里巴巴和騰訊之間互動性較差,它們並不清楚如何從其它渠道掙錢。”自此,黃崢開始研究電子商務與社交的結合,隨後認定使兩個領域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2015年4月,黃崢的創業項目拼好貨上線,8個月後用户就破千萬。
同年5月,黃崢通過高盛資本為首的投資方籌集資金800萬美元,與其同時,在遊戲公司孵化而出的拼多多也在9月完成上線。
拼好貨最早的業務是給城市白領賣水果,這個羣體的生意利潤可觀,但缺點是不太好伺候,動不動就給差評。當年做荔枝拼團,黃崢對物流的承受能力預估不足,等荔枝運到消費者手裏都爛了,他最終把錢挨個退了回去,還被很多人罵是騙子。
相比較之下,黃崢發現三線城市以下的鄉親們就格外親切。當他們拼到一台499元的電動自行車後,評價會發上九張大圖,全部打五星好評,最後再加一句:絕對正品,良心商家!
拼多多C2B模式很簡單,就是將社交融入網購,再加上超低的價格,直擊五環以外的價格敏感用户羣體。這種高黏性和病毒式傳播,也讓拼多多的發展速度遠超乎黃崢最初的預期。
上線4個月,拼多多單日成交額便突破1000萬,付費用户也到了1000萬。創辦僅1年,拼多多的用户數和訂單數就趕上了唯品會,成交總額也達到了蘑菇街的水平,直接走完了兩家平台5年的路。
但與此同時,市場也不乏唱衰,甚至奚落拼多多的聲音,比如劉強東就曾驕傲地説:“京東用户羣體和產品質量跟拼多多不在一個等級上,買過三次就有答案。”阿里一開始也壓根沒有把拼多多放在眼裏。
直至2018年,未滿三週歲的拼多多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黃崢一躍則成為互聯網電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劉強東的語氣變了,不再自信滿滿:“當一種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便宜,對消費者來説沒有任何好處,這是浪費錢而不是節約錢。”
拼多多在資本市場上大殺四方,但是黃崢卻一直安守“本分”的理念,他從不輕易露面接受採訪,更不喜歡發表什麼長篇大論。
在今年618的刺激下,拼多多市值衝上千億,黃崢在福布斯實時排行榜上身價超過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一時間,各大媒體的吹捧解讀紛至沓來,拼多多的內部人士表示:“黃崢是堅決不要當首富的,他對‘第二大富豪’這類新聞十分厭煩。”
隨後,黃崢自減股份,將身家降到了300億美元的水平,排在許家印之後第五左右的“安全位置”。
2“開掛式”的成長
黃崢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是家裏第一個正經的讀書人。
從小學起,黃崢讀書就格外努力上進,後來他也成功地考入杭州外國語學校。杭外是杭州最頂尖的學校之一,1991年新校區建成前,它每年只招收80名學生。
黃崢考上杭外的那一年,正好是杭外開始面向全省招生,80人擴招到120人。12歲的黃崢參加奧數得了獎,被推薦去考杭外,最終一舉中第。
考上杭外的黃崢,從此走上近乎“開掛”的人生,學業和事業都順利的讓人嫉妒。
大學就讀於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計算機專業,因為成績優異,他被分到了精英教育實驗班,這個班是浙江大學教學資源最好的班級。
大一那年,憑藉天資和勤奮,黃崢入選了浙江大學與梅爾頓基金會合作培養計劃名單。梅爾頓基金會希望在全球範圍內選擇優秀的年輕大學生,讓他們相互交流,最終為這個世界提供正向的影響。
對此黃崢説:“我獲得了電腦和免費上網的資格。我和很多國家的年輕學生可以在網上交流,也偶爾能夠坐到一起,開會討論我們身邊的世界。”
2001年,當時還在唸大四的黃崢剛下課,一個自稱是丁磊的胖子,通過MSN添加他,稱自己正在研究一個技術問題。
“當時網易已經是上市企業,CEO丁磊竟然主動聯繫我,我以為這是別人在開玩笑。”當時的黃崢在程序員界已經小有名氣,他後來順利幫助丁磊解決了問題。
在丁磊的介紹下,黃崢認識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
2004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碩士畢業後的黃崢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微軟,一個是谷歌。段永平直接給黃崢指明瞭方向:去谷歌幹三年。
黃崢在谷歌做得風生水起,不久後,當段永平以62萬美元拍下了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名額,他竟然把黃崢給帶去了,兩個人一起去見了巴菲特。
後來回憶起這段神奇的經歷時,黃崢説:“這頓飯對我最大的意義可能是讓我意識到簡單和常識的力量。當你對一件事做判斷的時候,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實,瞭解之後,你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對事實時是否還有勇氣用理性、用常識來判斷。”
谷歌上市後,黃崢作為早期員工分到了一大筆錢,他直到現在都還沒花完。段永平很早就叫黃崢別幹了,跟着他去美國做點投資,沒事打打高爾夫,過閒雲野鶴的清閒生活。
但黃崢不甘心,他不想這麼早就退休。
2007年,黃崢決定從谷歌辭職,回國創業。遊戲公司、購物平台、電商代運營都是他的方向。
最開始他是賣手機,賣了3年,一年銷售額幾個億,後來將公司賣掉了。之後又開始做電商服務項目,最終做到了行業前三。再後來,他又開始做遊戲公司,第一年就開始賺錢,但是他本人並不喜歡玩遊戲。
33歲就實現財務自由的黃崢大病了一場:“曾經我呆在家裏好幾個月,變得懶惰,在家裏呆了一整年時間,用大量的時間思考我還能做些什麼。”
黃崢覺得,21世紀前10年美國最好的兩個互聯網公司,一個是谷歌,一個是臉書。
而在中國,阿里就是電商中的谷歌,本質上是廣告公司,那未來會不會有一家電商中的臉書呢?他想做的,就是一家社交電商公司。
黃崢創立拼多多,最初也是受到了阿里的影響。馬雲和黃崢都是杭州人,除了電商模式差異之外,馬雲選擇將總部留在了杭州,但黃崢選擇去上海發展。
3黃崢的人生哲學
黃崢的商業啓蒙來自於段永平,其後來的發展腳步也有着明顯的追隨痕跡。
段永平的管理哲學是放手,平時很少開會,都是下面的人自己搞,步步高早期的很多決策都是大徒弟陳明永做出的。
當年段永平帶創業後沒多久,就把家業一分為三:OPPO、vivo和步步高教育電子,並在每家企業保留了10%的股份,隨後他和妻子劉昕去美國過半退休的生活。
(黃崢和段永平)
在拼多多與京東阿里拼到刺刀見紅的關鍵時刻,黃崢不僅主動減持了股份,甚至還辭去了CEO的職務,由公司的CTO陳磊接任,這個舉動讓華爾街的投資者和分析師們都感到難以理解。
黃崢則表示拼多多將繼續建立和完善合夥人制度:“我希望通過這次調整,管理層可以逐步把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責任交給更年輕的同事,讓團隊加速成長。”
除了管理哲學,拼多多的組織架構也延續步步高的做法,以黃崢為核心佈局多家獨立公司,如樂其、尋夢、拼多多等等,這些公司至今都還存在。
黃崢是很早就見過很多錢的人,所以他對名利的迷戀一直保持着極大的剋制,也正是這份獨特的認知,讓他看到了五環以外的掘金希望。
黃崢説,京東每日訂單量只佔到了全國快遞日訂單量的3%左右,京東的用户大部分生活在五環內,這幫沒事愛發微博寫公眾號的人,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可廣大的五環外消費者如螻蟻般默默生存。
五環以外、三線以下,這個阿里和京東多年難以攻克的市場,拼多多卻勢如破竹,在這些地方到處插滿了勝利的旗幟。
很多人都不願意掙“窮人”的錢,認為這錢掙的費勁,掙得low。黃崢卻意外發掘了低級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這樣的成功帶有極大的偶然性,誰也不會想到,嘴上對“並夕夕”喊打喊殺的話語羣體,轉發拼團鏈接來是如此地瘋狂賣力。
我們很難預測拼多多的未來,但卻能對黃崢的選擇有所洞悉。以後,黃崢一定會去美國陪段永平打高爾夫,但絕不會是現在。
黃崢的成功有運氣的成分,也有必然的因素。從青春期開始,他的人生都踩對了每一個節點,身邊一直不缺少如雷貫耳的名字,“眾星捧月”模式也讓他獲得了跨越式的成長。
他不以追求財富數字為唯一目標,更享受做事的樂趣,這也是他最可怕的地方,本分、冷靜、低調。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創業時代,不愛説話、不愛表現的企業家,看似無趣呆板,實則藏好了自己的每一個破綻,這不僅是經營的策略,也更是生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