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汝晴
人類髮絲的千分之一 大約是60納米,看似這樣微小的單位和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很強的關聯,但在實際的商業場景中微納級別的加工製造技術可以對航空航天、精準醫療、太陽能電池板、通信光芯片封裝等眾多領域進行升級改造。
36氪採訪的「魔技納米」就是一家使用激光無限視場逐點直寫技術,將納米級製造精度與實際商業生產結合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商用納米級三維激光直接設備能夠兼顧高精度和高自由度,實現在納米精度上三維結構的自由設計,具有高速度、超分辨、大範圍和無限視場等性能。
「魔技納米」的CEO史強告訴36氪,“通過技術對傳統制造業進行升級改造,可以用先進製造法實現降本、增效。”
以芯片封裝為例:傳統將芯片連接的方式是用特製的器械把兩個芯片的光纖對準之後封裝。採用這種方式對準時精度要求極高,導致整個過程成本高,效率低。而採用魔技光纖耦合的納米級製造技術連接光子芯片,可以直接在兩個芯片的光纖之間“打印”出一條連接用的光纖,操作更簡便、節約時間、性能也有提升,可節省芯片封裝這一環節70%的成本。
以衞星器件加工為例:傳統的傳感器加工需要通過激光鑽孔等方式製作一套產品模具,所需時間約3-5天,而通過納米三維設備直寫不到一天即可完成,對加工效率有5-10倍的提升。
除了在光通信行業的應用,「魔技納米」目前正在和藥企合作,積極參與到疫苗注射領域的應用。研發高精度的納米針代替傳統注射針管,以貼片的形式將成千上萬極細的納米針頭集合到一個釐米見方的貼片實現非注射接種疫苗。目前此該技術已經經過動物實驗,未來不僅可以應用於疫苗注射,還能擴展至眼部疾病治療和慢性病等其他醫療領域。
目前,全球範圍內能夠實現該技術的另外兩家公司分別在德國和立陶宛,但都處於實驗室設備階段,尚未進行工業工程化應用。「魔技納米」的工程師團隊出身於德國、新加坡和國內的優秀企業和研究所,2018年歸國創業看中了中國智能製造市場發展的潛力。「魔技納米」的CEO史強坦言道:雖然歐洲技術創新層出不窮,但是市場較小,成果轉化速度慢、效率低。
相較於傳統的加工製造行業,納米三維製造廠商的前期投入較大。一方面,生產設備上游,例如硅基等高分子材料、光刻膠等稀缺且昂貴,另一方面,相較於容易觀察的宏觀材料,用於監測的設備成本較高,將實驗室技術放大過程中還需要解決工程化中的長期工作穩定性、全自動化、高通量等問題,也需要投入巨大的研發成本。
魔技納米成立後,通過兩輪融資投入進行積極的研發投產,目前已有PROME 150、PROME 300 和 PROME 1000三種標準化納米級三維激光直寫設備可以根據客户的不同需求進行參數調整和加工定製。
魔技納米三維激光直寫設備
此前,「魔技納米」已得到來自武嶽峯等多家機構的戰略融資,現開啓新一輪融資計劃。資金將主要用於研發投入和擴大產能、招募優秀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