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跨界造車”之中,百度終於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3月2日,據天眼查消息,吉利與百度成立全新合資公司,公司命名為集度汽車。新公司註冊資金達20億元,公司法人為夏一平。
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及相關零部件的技術服務;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汽車租賃;實業投資等。
從這家全新合資公司的構成上來看,百度方面持股55%,吉利方面持股45%。
集度汽車共設置5個董事會席位,除了夏一平外,還有三位董事來自百度、一位董事來自吉利,分別為百度副總裁、有錢花CEO梁志祥,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羣組總經理李震宇和負責戰略投資的百度集團副總裁何俊傑;另一位則是吉利汽車集團CEO安聰慧。
兩位監事分別為吉利控股CEO李東輝和百度副總裁周歡。
百度終於造車了,換言之,百度這次不再甘心當一個出門便帶寶石的輔助,而是一躍成為打野刀在手的核心C位,誓要Carry全場。
吉利和百度的合作其實早有端倪。
早在2019年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與吉利就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家居和電子商務等領域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已算知根知底。
再到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佈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而吉利控股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
最後則是3月2日,百度與吉利合作的全新合資公司正式成立,雙方統一陣營,百度造車“實錘”。
在百度和吉利的合作水到渠成之際,蘋果和現代、起亞甚至於日產的合作談判卻一再擱淺,那麼,為什麼百度和吉利能成,蘋果和現代卻一直談不攏?
其實,兩件事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蘋果與現代、起亞談合作,説到底,其實還是想延續之前手機產業中與富士康的代工模式。
代工是目前許多造車新勢力初入局普遍採用的一種方式,造車新勢力輕裝上陣,承接代工業務的傳統車企悶頭幹活就行了。比如説,之前就有江淮代工蔚來,海馬代工小鵬。
而在這裏,蔚來、小鵬與江淮、海馬之間的關係更像是甲方和乙方,消費者可能會探究“代工”之下的蔚來和小鵬的品控過不過關,卻向來不會去關心江淮和海馬是不是也支稜起來了。
兩者之間的產品毫無關係,代工廠僅僅是代工,也僅僅是提供產能的工具。
所以,現代的擔心也浮出水面:為蘋果代工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簡單來看,合作初期,這能通過蘋果的口碑,來實現提升現代汽車集團的品牌形象的目的,但長期以往,現代在外界的眼中卻會成為一家為蘋果代工的合約製造商,焦點只會是蘋果。
一方面,與蘋果的合作,蘋果將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整車的設計,並在不同區域進行零部件的採購,從框架、車身到其他部件均由蘋果提供,現代只是藉助自身的場地進行加工組裝。
而且,有消息稱,蘋果更希望汽車在美國進行組裝,這將會對現代的品牌自主性產生巨大的衝擊。
另一方面,則是品牌文化不同,現代更希望成為銷售商而不是組裝商,對於蘋果的控制戰略,現代是存疑的。同時,蘋果是絕對的大品牌,現代擔心蘋果的介入會造成對於自身品牌的稀釋。
綜上來説,現代汽車更希望專注於自己品牌的發展。
但反觀百度與吉利的合作,卻絕不是可以簡單用“代工”來形容的,而是有着更多緊密的聯繫。
這邊,吉利所承擔的角色要比代工複雜的多。雙方的合作不僅將基於吉利的架構,吉利還將提供工程技術、製造和質量控制,並且將使用吉利的供應鏈採購體系。
而這就要説到,百度為何要選擇吉利合作,吉利能給百度造車帶來什麼?
百度的Apollo自動駕駛計劃人盡皆知,造車歸造車,自動駕駛仍舊是百度的重要方向。而對於自動駕駛來説,除了技術研發之外,獲得更多真實落地數據也是重中之重。
所以説,百度此次與吉利聯手,其實有望獲得更廣泛的實際使用數據。
據資料顯示,吉利汽車已連續4年年銷量超過100萬輛,並在2020年10月完成了累計銷售1000萬輛乘用車的紀錄,成為首個完成該目標的中國品牌。
此外,在新能源領域,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電氣化產品,2020年總銷量達到68142輛,整體來説無論品牌名氣、品質還是銷量,吉利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也能為百度自動駕駛提供更多的實際數據支撐。
科技巨頭如蘋果、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與特斯拉的差距究竟在哪?特斯拉每天有百萬輛車在路上搜集數據,這是蘋果和百度比不了的。
吉利的優勢體現還在於其耗資180億元打造的浩瀚SEA架構,此次合作正是基於此展開。
該架構基於全球智能電動汽車前沿科技,突破傳統造車邊界,通過硬件層、系統層、生態層的整合,致力於構建無限互動延展的蔚來出行服務體系,為用户提供持續優化的個性化服務與不斷成長的移動出行生活。
浩瀚SEA架構有着這樣的優點:其擁有全球最大的寬帶,支持A級到E級的開發;軟件開發週期縮短50%,實現OTA升級;採用電驅動、電管理、電生態的新三電理念,提供了目前全球最長壽電池;採用SEA OS開發系統,Wie全球用户提供全場景、全生命週期的整車FOTA,讓汽車一直處於進化的狀態。
在浩瀚架構的基礎上,看上去晚入局的百度有望縮短自己的研發週期,實現彎道超車,同時也讓百度的自動駕駛有了發揮的空間。
百度此番已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迎來了靠譜的幫手。
那麼,同樣的,百度有什麼?吉利選擇與百度合作能獲得什麼?
如果説,江淮代工蔚來,海馬代工小鵬是為了處理多餘的產能,創造額外的價值,那吉利合作百度,其實旨在智能汽車賽道加速。
此前,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內部演講中確認:吉利將組建全新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這是吉利汽車“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的具體體現。
於是,我們轉頭就看見吉利汽車有望將未來新的純電動車公司的研發和生產基地落地合肥;
此外它還與傳化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集中於物流和新能源領域;與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與騰訊簽署戰略合資協議;還有再加上衞星與FF,最後與百度合作,活脱脱一副組隊開團的架勢。
在這個衝刺智能汽車賽道的隊伍裏,百度是當之無愧的強C位。
2015年,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2017年,百度正式發佈了一項名為“Apollo”的自動駕駛平台開放計劃,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台,幫助它們結合車輛和硬件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自動駕駛系統。
那時,Apollo就憑藉“李彥宏坐無人車上五環”霸佔朋友圈,而2018年和2019年,Apollo接連發布量產L4級小巴阿波龍和前裝量產的L4級乘用車紅旗EV,創下多個全球第一。
2020年,百度依然動作不斷。比如唯一全國多地面向公眾開放了Robotaxi服務,在長沙、北京、滄州都能打到百度的無人車。百度的智能交通還中標了廣州4.6億大單。
目前,百度擁有近200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已在全球近30個城市累計完成超過700萬公里的道路測試。與此同時,百度Apollo智能車聯已與超過70家車企的600款車型展開合作,無論是自動駕駛技術還是智能車聯繫統,都將快速賦能集度汽車。
而從吉利這邊來看,將浩瀚架構共享出來,讓更多汽車廠商、科技公司參與進來,是衝着今後做大做強去的。而從百度那裏所收穫的,則能幫助吉利在智能汽車賽道上為拓展自動駕駛領域獲得更多的空間和想象。
雖説“跨界造車”成為熱詞,但大家也一定聽過“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當“軟件定義汽車”正在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隨着汽車智能化發展,軟件和生態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造車,吉利是專業的,而軟件,百度是專業的,一方是傳統車企,一方是互聯網科技企業,兩者的合作可以最大程度發揮雙方的優勢,保障軟件與硬件的配合,穩穩的雙贏。
最後再説一句,總有人講百度造車趕了個“晚集”,真的算晚嗎?
即使新能源市場競爭表現得再激烈,我們仍要承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處在初始階段,遠沒到“圖窮匕見”的程度。
此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如果按照2025年汽車總銷量為2500萬輛計算,新能源汽車得達到500萬輛,而2020年新能源的總銷量是136.7萬輛,上漲空間也是留的夠夠的。
照這個趨勢,集度汽車的規劃是3年第一台車,倒也合情合理。
不要再説百度“晚”了,蘋果着急造車了,不也還在僵着嗎?華為決意為造車打輔助,小米造車還不清不楚,大家都沒有下文,反倒是百度這廂動了真格。
短期來説,集度汽車不一定能對造車格局產生影響,但長遠來説,百度與吉利雙強聯手下的產物,未來的集度汽車終將會為車市帶來一些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