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在德國,“中國製造”形象正在變好

德國《跨文化資本》雜誌9月15日文章,原題為“2020年的中國製造——中國形象與德中合作”。在國際產品比較中,德國是最受歡迎的原產國之一。但最初,“德國製造”標籤是由英國人提出的,用於警告德國產品的質量不佳。日本和韓國產品在西方曾被認為是劣質產品。但它們如今在汽車和電子產品領域佔據一席之地。“中國製造”近年來也正在經歷這種轉變。

華為在2012年到2016年發佈的中國在德國形象調查報告顯示,過半數德國受訪者稱“中國製造”為劣等產品。許多受訪者把中國產品與“抄襲仿製”聯繫起來,這也與德國媒體報道的中國形象有關。

但隨後幾年的各種調查表明,中國產品的使用人數及吸引力都在穩步增長。華為、小米等中國品牌在德國越來越受歡迎。德國質量協會(DGQ)2017年進行的研究顯示,七成受訪者對中國消費電子產品持積極態度。許多年輕人與華為、TikTok等品牌一起成長,對中國產品的接受度也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中國作為商業夥伴的形象也不斷改善。德國“大西洋之橋”協會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半數受訪者認為中國比美國更可靠。

作為優質產品生產國和商業夥伴,中國在德國形象的提高,對於德中關係來説是個好消息。但隨着中國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德國製造”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增加。(作者喬納斯·波夫斯,青木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43 字。

轉載請註明: 德媒:在德國,“中國製造”形象正在變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