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共同獲獎,理由是發現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乙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丙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牀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丙型肝炎測試。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工作,在1982年成為希龍公司的非甲非乙型肝炎部主管。
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美國病毒學家,其主要研究領域是丙型肝炎病毒。他是洛克菲勒大學的病毒學教授。他與Ralf F. W. Bartenschlager和Michael J. Sofia共同獲得了2016年拉斯克-狄貝基臨牀醫學研究獎。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諾貝爾基金會取消了原定於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典禮。獲獎者將不會按慣例被邀請至斯德哥爾摩,而是在各自國家獲頒相關獎項。
今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比去年增加了100萬瑞典克朗,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諾貝爾獎獎章 資料圖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2015年10月,中國醫藥學家屠呦呦曾獲得該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由此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屠呦呦(左)與莫言展示諾貝爾獎章
今年的諾貝爾獎頒佈日程如下(均為瑞典當地時間):10月5日11時30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佈;10月6日11時45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佈;10月7日11時45分,諾貝爾化學獎頒佈;10月8日13時,諾貝爾文學獎頒佈;10月12日11時45分,諾貝爾經濟學獎頒佈。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最受大眾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8日揭曉。
2012年10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新聞鏈接——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
2015年,屠呦呦(中國)、大村智(日本)和威廉·C·坎貝爾(愛爾蘭)憑藉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獲獎。
2016年,大隅良典(日本)憑藉發現細胞自噬的機制獲獎。
2017年,3名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傑弗裏·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楊憑藉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而獲獎。
2018年,詹姆斯·艾利森(美國)和本庶佑(日本)憑藉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而獲獎。
2019年,威廉·凱林(美國)、彼得·拉特克利夫(英國)、格雷格·塞門扎(美國)憑藉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而獲獎。
來源:長安街知事
流程編輯: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