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這是初中課本上的電解水公式

30年後,它可能價值8萬億——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5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達到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12萬億元,而這其中,70%將依靠電解制氫[1]。

“無碳”時代迎面走來

人類文明誕生至今,從木頭到煤炭,從石油到天然氣,碳元素的燃燒貢獻了大部分能量。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碳基能源是整個世界的基礎,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然而,它所帶來的問題也同樣突出。碳燃燒放出的二氧化碳,製造了温室效應和一系列極端氣候變化。絕大部分碳基能量,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説,單純依賴碳基能源,就是在透支人類和整個地球的未來。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清潔的氫能源,將是能源革命3.0的主角 | https://radioadelaide.org

但人類還有自我拯救的方法——被譽為下一場工業革命的能源革命3.0,而這場新能源革命的主角,是氫。

氫能,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終極能源,氫氣相比於其他燃料其燃燒產物最清潔,基本只產生無污染的水,而且燃燒產生的水又可以繼續制氫,反覆利用。其次,氫氣燃燒的比能量高,除核燃料以外氫氣的發熱值是所有燃料中最高的,是汽油發熱值的3倍。再者,它“輕如鴻毛”,作為我們瞭解到的最輕的物質,即使是加壓液化後的液態氫,密度也不及鋼鐵的1/10,這種低密度的性質使得它可以減輕燃料自重,增大運輸工具的有效載荷量,從而有效降低運輸成本。[2]

氫能的利用,將讓人類告別碳基能源。2000年,氫的生產成本是石油的40倍,到2010年,這一比例已降至15倍,如今其成本約為石油成本的兩倍,盈虧平衡在望。

也許在有生之年,我們能見到一個全新的時代——無碳的“氫能時代”。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那麼,問題來了,氫氣從哪來?自然界中現成的氫氣十分稀少。在空氣中,氫氣只佔總體積的千萬分之五。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把其他物質中的氫元素提取出來,製成氫氣。

目前,工業化制氫的方法有三條路線,分別叫做“灰氫”“藍氫”和“綠氫”。

“灰氫”路線是將化石燃料裂解,從中獲得氫氣。比如,將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能得到焦炭,這一過程會產生焦爐煤氣,其中就含有大量的氫氣。不過,“灰氫”路線的產物中不可避免地伴生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藍氫”是“灰氫”的改良版,配合了碳捕捉技術,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但是成本也要高些。

“綠氫”是指用太陽能、風能這類可再生能源發電,再來電解水制氫。

目前,因為成本的關係,“灰氫”的產量佔了氫能的絕大部分。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單單2017年,氫氣產量就超過2000萬噸,這其中化石燃料裂解產氫佔了近70%,電解水只有不到1%。

無論“灰氫”還是“藍氫”,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碳排放的問題,所以電解制氫的“綠氫”才是氫能的未來。

於是,我們又要回到本文開頭時的公式,怎麼電解水?

拜託了,催化劑!

對於電解水,原理不是問題,操作起來也簡單。在水中加些電解質,插進兩個電極,加上電壓。一切順利的話,陰極生成氫氣, 陽極生成氧氣。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但一切不會太順利。

水的理論分解電壓在1.23V,然而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實際操作中,水中的物理化學環境會偏離理想狀態,需要施加的電壓往往超過1.23V,而這超過的部分被稱為“過電位”(overpotential) [3]。我們希望這個過電位越小越好,過電位越小,電解水需要的電能越少。

此時,催化劑該登場了。催化劑能降低反應過程中的阻力,把過電位降下來。

那什麼樣的催化劑是好催化劑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再仔細琢磨一下電解水的過程。

氫氣的產生其實是分兩步的:首先是吸附過程,水中的氫離子吸附到催化劑表面,發生反應;之後再發生脱附,生成的氫氣脱離催化劑表面。

整個過程中,如果氫與催化劑表面結合太弱,吸附步驟不容易發生,會拖慢反應進程;而如果結合太強,脱離步驟就要克服更大的阻礙,花費更多時間[3]。

因此,最好的催化劑對氫的吸附能力應該不強不弱。

而在眾多元素中,對氫的吸附能力恰好處於中間狀態的就是——鉑(Pt)。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目前,商用催化劑主要是鉑和碳的混合物,其中碳的存在主要是增加導電性,並幫助鉑顆粒與水充分接觸。使用質量含量為20%的鉑,能將產氫過程的過電位控制在30mV左右。

鉑的催化性能雖然好,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太貴了。這種貴金屬元素,全世界每年的產量只有不到200噸,當前的價格大概350元一克。

雖然氫能事關重大,但高昂的價格足以讓人們望而卻步。

科學家們就想找找有沒有便宜點的替代品。幾十年來,他們測試了各種元素、各種組合對產氫的催化能力。從非貴金屬單質鐵、鈷、鎳、銅、鉬、鎢,再到它們的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硒化物[3]。

在幾乎遍歷了所有排列組合後,倒也確實發現幾種不錯的替代品。但為了達到與鉑接近的催化能力,這些候選材料要提高用量,或者經過複雜的處理,這樣一套操作下來,成本其實也沒便宜多少。有些學者甚至開始嘗試,在排列組合的基礎上再排列組合,也就是將多種催化劑材料相結合,想實現1+1>2的效果,想來又是一大波海量的工作。

當然,我們還有另一條路可走——就是儘量提升鉑的利用率。

只要一個原子

催化過程發生在催化劑的表面。在傳統鉑催化劑中,表層的鉑原子忙着吸附脱附,不亦樂乎,但內層的鉑卻無所事事,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更多的原子出工出力。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降低催化劑尺寸。一個邊長為2的立方體和八個邊長為1的立方體,體積相等,但後者表面積加起來是前者的2倍。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通過降低尺寸,可以極大提升表面積

如果能不斷降低鉑的尺寸,就可以暴露出更多表面,讓更多原子參與到催化過程中。簡而言之,就是提高鉑的原子利用率。

最近幾十年,納米技術日新月異,已經有了成熟的方法把物質做到幾個納米的尺度。目前,在最常用的商用催化劑中,鉑顆粒的尺寸就是3~5nm。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國產的鉑碳催化劑,右圖是其高分辨圖像,其中深色點狀物就是鉑顆粒,尺寸在3nm左右 | www.hg-noblemetal.com

但這還不夠。在小的這條路上,我們還可以走得更遠。

“小”的終點是——單個原子。將材料的尺寸降到原子級別,理論上能把原子利用率提高到100%。

理論中的設想越美好,實際做起來的挑戰越巨大。怎麼得到單原子?怎麼保持單原子的穩定存在?即使做出了單原子,它的催化能力又如何?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科學家們。

直到2011年,我國的張濤院士團隊首次報道了“單原子催化劑”的成功製備。他們通過一種名為“共沉澱”的方法將鉑單原子分散在氧化鐵載體中。鉑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能夠讓單原子穩定存在,並且能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4]。

中國人證明了 “單原子催化劑”的路子是走得通的。

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們也在不斷開發新的方法,做出更穩定,效果更好的催化劑。比如,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者,通過原子層沉積技術將鉑單原子固定在一種碳骨架中,僅用了2.5%質量含量的鉑元素,就實現了超過商用樣品(鉑含量為20%)的產氫能力[5]。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在不同載體上的Pt單原子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圖像:(a)C3N4載體,(b)TiN載體,(c)LSC載體,(d)HSC載體。其中,高亮的“白點”就是Pt單原子。[6]

當然,不只是產氫,工業上很多反應都需要催化劑的參與。人們也在嘗試將各種催化劑降到原子尺度:單原子鉛(Pd)來加速乙烯氫化反應,單原子金(Au)來促進一氧化碳選擇性氧化反應等等[6]。現如今,單原子催化劑已經成為了最激動人心的科研領域之一。

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就是我們在越來越小的尺度上發揮材料的價值。從遠古祖先“釐米級”的打磨石頭,到工業革命“毫米級”的車牀加工,再到當下“納米級”的芯片製造。而“原子級”的生產領域,很可能率先被單原子催化劑所照亮。

有了這些高性能的單原子催化劑,我們也許能更早地走入到那個“氫能時代”。

幾十年後,上萬億的生意,沒準要落到這一個個原子的頭上。

參考文獻

[1]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19版),中國氫能聯盟.

[2] Isolda, Roger, Michael, A., Shipman, & Mark D. Symes. (2017). Earth-abundant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1, 0003.

[3] Wang, A. , Li, J. , & Zhang, T. . (2018). Heterogeneous single-atom catalysis.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2, 65-81.

[4] Qiao, B. , Wang, A. , Yang, X. , Allard, L. F. , & Zhang, T. . (2011). Single-atom catalysis of co oxidation using Pt1 /FeOx. Nature Chemistry, 3(8), 634-641.

[5] Fang, S. , Zhu, X. , Liu, X. , Gu, J. , & Yao, T. . (2020). Uncovering near-free platinum single-atom dynamics during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1), 1029.

[6] Cheng, N., Zhang, L., Doyle-Davis, K. et al. (2019). Single-Atom Catalysts: From Design to Application. Electrochem. Energ. Rev. 2, 539–573.

作者:圓的方塊

編輯:朱步衝

一個AI

大家不要慌!不要去搶購鉑金首飾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76 字。

轉載請註明: 30年後咋賺錢?年產值8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考慮一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