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順風車以“真順路和低定價”區別於網約車

安全性對於平台、車乘人員來説都是最優先級的考量。對此,2018年下架順風車業務的滴滴,差不多花了兩年時間來進行“反思”。也正是在這段滴滴的“空窗期”,嘀嗒在順風車賽道實現加速發展。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18年Q1,滴滴APP以1.14億的MAU排名共享出行第一,嘀嗒以675.02萬月活位居其後。而到了2019年Q3,滴滴的MAU為1.18億,增長几近停滯,嘀嗒則大漲近135%至1587.3萬。

安全建設一直被嘀嗒視為重中之重,據其稱,目前已經構建起涵蓋“五大模塊、31項安全機制”的出行行業最為嚴苛的安保體系。具體來講,五大模塊覆蓋車輛准入、行前預防、行程保護、行後監管、平台安全支撐各個環節,並通過對接全國公安系統數據定期校驗,出行數據與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同步、安全背景篩查、出行高危數據庫、行為大數據篩查+黑名單制度、全面隱私保護、雙向確認防挑單機制、 安全護航功能、行程錄音保護、路線偏移預警等31項安全機制,全面守護車乘安全。同時,清除142萬作弊賬户。實際上,出行安全隱憂的背後,進一步牽涉到平台運營模式及規則、行業治理標準規範的統一和完善。

一直以來,對於順風車是不是網約車?這一話題都深受輿論關注及討論。而由於市場認知的模糊及行業治理標準的不統一,都給市場推廣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阻力。實際上,兩者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官方也早已給出過明確定義。網約車本質上就是出租車,順風車是純粹的共享經濟,本質特點是真順路和低定價。

同時,兩者運力結構也不同。以快車為代表網約車的運力主要是以此謀生的職業車主,而順風車的運力則是擁有各自正式工作的私家車主,這使得二者在成本結構上也形成差異。由於快車的這種運力結構,依賴平台的不斷激勵,即存在變動成本隨規模擴大而同步擴大,而順風車主接單是為了分攤出行成本,並不需要多少補貼激勵,變動成本不會隨着規模擴大而擴大。

總的來説,一方面,由於順風車的本質尚未深入人心,大多數人難免會混淆順風車和快車。另一方面,由於順風車行業的治理標準尚未統一,各個平台的規則也在不斷完善。在此背景下,平台搶灘上市便不失為是一條率先合規化的有利路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87 字。

轉載請註明: 嘀嗒順風車以“真順路和低定價”區別於網約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