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仙湖實驗室工程建設啓動。
南海386輛氫能公交投運。
5月19日在丹灶舉行的南海區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仙湖氫谷十大項目與佛山仙湖實驗室工程建設啓動,一批重磅項目的落地,翻開了佛山氫能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表示,近年來,佛山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超前佈局,先行先試,大力推動氫能產業集聚創新發展,成為一馬當先發展氫能的急先鋒之一。這些氫能重磅項目在同一天啓動,是佛山向國內氫能業界亮出成績單、拿出新作為的重要體現,更釋放出強烈信號,展現出佛山發展氫能的堅定決心。
作為佛山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核心承載區,南海在丹灶鎮規劃建設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氫谷”,致力打造成集氫能技術研發、智能製造、展示交流、創新服務於一體的氫能源科技中心。在丹灶集聚了一批氫能龍頭企業,並逐步形成涵蓋從加氫設備研製、加氫站設計與建設,到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動力總成、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等氫能產業鏈。十大項目的推進,將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撰文:肖霞 孫景鋒 葉遲華 張柏林 攝影:戴嘉信
佛山仙湖實驗室啓動▶▶
打造國際領先戰略科技創新平台
“今天的啓動儀式標誌着總面積6萬平方米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全新階段。”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佛山仙湖實驗室副理事長吳超仲説。
作為廣東省重點建設的省級實驗室平台,佛山仙湖實驗室工程建設的啓動,也翻開了南海氫能產業發展新的一頁。
為氫能而生,擔負氫能發展的重要使命,佛山仙湖實驗室從誕生起便備受矚目。
2019年12月23日,佛山仙湖實驗室成立,由佛山市政府、武漢理工大學、南海區政府合作共建,是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佛山分中心。
實驗室致力於以氫能、燃料電池等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集聚、整合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以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目標,打造氫能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戰略科技創新平台。
“實驗室的願景是在氫能關鍵材料、關鍵技術、關鍵裝備等方面形成高質量的‘仙湖方案’,切實解決國家在氫能戰略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成為面向全球吸引和匯聚高端人才的集結地及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新型研發機構。”吳超仲説。
根據規劃,實驗室基礎設施改造及建設計劃總投資約3.5億元,建築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包括仙湖氫谷核心區綜合樓、實驗樓、專家樓,以及南部園區實驗樓、甲類廠房、甲類倉庫等。
其中,仙湖氫谷核心區實驗樓將進駐光伏制氫技術實驗室、燃料電池技術實驗室、動力總成技術實驗室、智能網聯汽車實驗室、熱電磁材料與器件實驗室、先進複合材料與陶瓷實驗室、電池測試中心、系統測試中心等;綜合樓將進駐燃料電池材料實驗室、儲能材料與器件實驗室、光電材料與器件實驗室、材料測試中心。南部園區將進駐光伏制氫技術實驗室、氫儲運與安全技術實驗室、先進複合材料與陶瓷實驗室、電池測試中心等。
實驗室基礎建設完工後,相關科研設備隨即進場並使用正式場地。預計在2020年10月,佛山仙湖實驗室將完成專家樓、實驗樓主體的建設,以及綜合樓的部分工程;2021年8月完成基礎設施整體工程。
氫能學院明年投入使用▶▶
補齊氫能產業人才短板
實驗室建設的啓動只是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打造氫能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與產業推進的平台,意味着這裏為氫能人才引進與集聚亮起了一盞明燈。
吳超仲介紹,截至2020年4月底,實驗室已簽約進駐院士3人、特聘專家1人、萬人計劃等領軍人才6人、教授20多人。而從今年起,武漢理工大學每年將安排100—200個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定向放在仙湖實驗室使用,待基礎建設完工後,學生全部到仙湖開展科研並完成學業。
不僅是高端人才的集聚,專業技術人才培育的板塊也正在補齊。當天,氫能學院的建設項目也正式啓動。該校區佔地面積近30畝,建築面積8900多平方米,計劃投入約7000萬元用於校園改造;2021年9月投入使用,向全省招收150名新能源汽車(氫能方向)和氫能技術應用兩個專業的學生;到2023年9月辦學規模將達到450人,預計每年提供短期技能培訓500人次。
按照計劃,氫能學院將分啓動期和二期建設。氫能學院的動工,標誌着學院進入啓動期階段。啓動期將利用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南海校區(南海開放大學)辦學基礎,在原南海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丹灶校區成立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南海校區氫能學院,擴大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南海校區的辦學,配備教學設備、氫能專業實訓設施設備,作為氫能學院的啓動及前期辦學校區。
同時,南海區也正在謀劃氫能學院二期的具體推進,二期建設擬佔地350畝,完全建成後,招生規模可達4500—6000人。
屆時,氫能學院將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接軌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補齊氫能產業發展中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的短板,同時積極與區域內的行業組織、協會、企業等開展“產學研”合作,提供有力的科研與智力支持。
氫能汽車投運規模密度全國領先▶▶
引領中國氫能產業商業化創新發展
早在2009年,佛山就深刻認識到氫能產業的重大戰略意義,將氫能作為佛山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超前佈局,成為我國較早發展氫能產業的地區。
10多年來,廣東泰羅斯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廣東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探索汽車有限公司等多個行業龍頭企業相繼落户丹灶,並逐步形成涵蓋從加氫設備研製、加氫站設計與建設,到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動力總成、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等氫能產業鏈,促使南海在構築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體系和氫能源汽車商業化運營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從引進大企業到引進研發機構,形成創新集聚地,發展氫能這條路,南海的步伐逐步堅實,也推動佛山形成了涵蓋制氫及制氫加氫設備研製、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部件、整車研發製造、氫能產業檢測及設備研製、加氫站設計與建設、氫能標準制定等6大環節較完整、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鏈。
同時,佛山在全國率先啓動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推廣應用千輛級的氫能汽車,建成了全國首座商業化加氫站、首座油氫合建站、首批高密度商業化標準化加氫站、全國首條氫能源城市公交車示範線路、首條商業化運營氫能有軌電車線路,獲批建設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創下了國內氫能的多項第一,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此次大會上,南海更是宣佈投入7.4億元新購置386輛氫能公交車,開通40條氫能公交線路運行。該批386輛氫能公交投運後,意味着南海區合共已投入826輛氫能車輛參加“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其中公交車397輛、寬體輕型客車3輛、物流車426輛。
至此,南海區成為國內氫能汽車推廣規模最大、使用最密集的區域,今年將邁進“一區千輛”的應用規模。
“今天,在仙湖氫谷啓動的佛山仙湖實驗室、氫能學院、386輛氫能公交投運等眾多氫能項目,任何一個單獨提出來,都是國內氫能業界的重磅事件。”蔡家華表示,十大氫能項目和佛山仙湖實驗室建設工程在同一天啓動,更是佛山在向國內氫能業界亮出成績單、拿出新作為的重要體現。
為了進一步完善仙湖氫谷的生產生活配套,吸引更多優質科創資源匯聚發展,活動現場南海區還發布了仙湖氫谷十大項目,當中既有廣東探索氫燃料電池及汽車生產、廣物新能源、巨正源佛山氫能儲備基地等產業項目,也包括了啓動研究軌道交通項目、仙湖隧道等交通配套項目,以及南海中學實驗學校、氫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等公共配套項目。
未來,南海還將通過重點推進十大項目,加快丹灶仙湖氫谷建設,在氫能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推廣應用“三極”發力,強力補齊和完善“六位一體”的氫能產業體系,全力打造“中國氫能產業商業化創新發展引領區”。
■縱深
交通路網跨越發展,教育醫療資源頂級配置
丹灶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速
近年來,佛山市南海區着力構建“兩高四新”現代化產業體系。氫能產業正是南海重點打造的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仙湖氫谷”承載着南海乃至佛山對氫能產業發展的重任。“前期主要是在產業集聚方面發力,未來我們必須要完善整個仙湖氫谷的配套建設。”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説。
作為南海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主陣地,仙湖氫谷十大項目的啓動將大大優化丹灶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多方面區位配套,大幅提升丹灶的區域競爭力和吸引力,助力丹灶實現區域價值新跨越。
導入南海優質教育醫療資源
全面提升人才吸引力
在當天的啓動儀式上,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佛山仙湖實驗室副理事長吳超仲講述了一個觀點,武漢理工大學圍繞仙湖實驗室發展需要制定了多項支持政策,例如對教師在仙湖實驗室的科研工作量予以全面認可,讓老師們願意到仙湖,真正來仙湖,安心在仙湖。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樣是丹灶、南海着重考慮的方向。為了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丹灶正積極拓展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資源,提升城市品質,實現區域價值新跨越。
其中,作為十大項目之一的南海中學實驗學校總投資約15億元,將以南海中學為品牌帶動,擬建由區教育局直接管理的12年一貫制區直公辦學校,預計將在2021年9月前完成建設並啓動招生。作為南海最優質的教育品牌之一,南海中學實驗學校的建設改變了丹灶缺乏高中教學資源的局面,將大幅提升丹灶教育品質。
此外,丹灶啓動研究軌道交通項目,使丹灶同步進入軌道交通時代,進一步加強丹灶與周邊區域的聯繫,可充分享受周邊最優質的公共資源配套服務,包括12分鐘可到達佛山西站和在建中的南海人民醫院新院。
作為南海區重點建設的三甲醫院,南海人民醫院新院建築面積為36.5萬平方米。從2015年8月正式動工開建,計劃今年竣工驗收投入使用,屆時南海人民醫院將整體搬遷到新院區。全新打造的南海人民醫院將規劃成為輻射佛山、面向全省的現代化綜合三甲醫院,讓包括丹灶在內的周邊地區居民能夠便捷享受到南海最優質的醫療資源。
打通交通路網“毛細血管”
20分鐘通達廣佛都市區核心圈
除軌道交通啓動研究外,丹灶的公路交通路網也將迎來一系列重磅項目落地。對內,作為十大項目之一的仙湖隧道項目位於丹灶鎮桂丹路(仙湖段)交通節點,計劃投資3億元,採用下穿隧道方案疏通城市交通脈絡,加強仙湖片區桂丹路南北向區域連接。
對外,多條快速路的建設將帶來丹灶的區位改革,包括廣佛新幹線及西延複合通道工程、佛山市季華路西延線工程、南海中線公路工程等。
其中,廣佛新幹線及西延複合通道工程項目線路西至丹灶對接廣昆高速(珠二環高速)橫江立交,往東銜接廣州內環,全長36.4公里。項目建成後,將改變丹灶向東跨越東平水道只有桂丹路連接南海東部片區的現狀,強化與廣州的聯繫,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季華路西延線項目路線全長約15.31公里。工程西接富龍西江特大橋工程,起點位於金白線節點(龍池立交)以東,往東分別與樵丹路、西二環高速、東昇南路、樵金路相交,後下穿過順德水道後與現狀季華路相接,並往東與禪港路、紫洞路相交,工程終點位於紫洞路節點東側,沿線途經三水區白坭鎮,南海區丹灶鎮、西樵鎮,禪城區南莊鎮。
南海中線公路工程是西二環高速和佛山一環在南海中部區域又一條連接通道。項目擬經丹灶羅行、獅山小塘接入佛山一環,該項目使得丹灶和獅山兩鎮連接成更加有機的整體,讓丹灶快速東達禪桂核心圈,對促進丹灶鎮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丹灶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上三條快速路,加上原有的桂丹路,將形成丹灶對外路網“四龍出海”新格局,路網的建設完善將大大拉近了丹灶與廣佛中心地帶的距離,20分鐘到達廣州內環、佛山大道,拉開了丹灶乃至南海的發展新格局,讓丹灶更好地融入“廣佛半小時都市圈”。可以預見,隨着交通路網的完善,享受到南海一系列頂級公共配套的丹灶區位價值將得到突顯,對於各類優質資源的吸引力也將大為增強。
仙湖氫谷十大項目簡介
佛山仙湖實驗室項目
佛山仙湖實驗室是經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設的佛山市屬事業單位,同時是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佛山分中心。首期將投資15億元,致力打造氫能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戰略科技創新平台。
實驗室預計在2020年10月完成專家樓、實驗樓主體的建設,以及綜合樓的部分工程;2021年8月完成基礎設施整體工程。
南海386輛氫能公交投運項目
該批386輛氫能公交投運後,南海區合共已投入826輛氫能車輛參加“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
至此,南海區成為國內氫能汽車推廣規模最大、使用最密集的區域,今年將邁進“一區千輛”的應用規模。
啓動研究軌道交通項目
南海區計劃投資24億元的丹灶鎮軌道交通項目啓動研究,使丹灶進入軌道交通時代。在南海醫院線路的基礎上,進一步啓動研究向丹灶延伸,建設南海人民醫院新院區至仙湖入口的桂丹路沿線軌道交通。
氫能學院項目
南海區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合作推動氫能學院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8億元,擬納入南海區“十四五”發展規劃,分啓動期和二期建設。全面建成後辦學規模可達4500—6000人。
南海中學實驗學校
項目位於南海區丹灶鎮仙崗赤坎村桂丹路南側,總規劃用地面積約300畝。將以南海中學為品牌帶動,擬建由區教育局直接管理的12年一貫制區直公辦學校,高中部、初中部、小學部分別擬設60、30、36個教學班,學生人數分別為3000人、1500人、1620人。
項目爭取在2021年9月前完成建設並啓動招生。
廣東探索氫燃料電池及汽車生產項目
廣東探索汽車有限公司由重塑集團投資成立。探索公司與佛山市南海區政府簽約,共同建設“氫能產業基地項目”,包括燃料電池電堆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研發與生產、燃料電池汽車關聯產業研發與生產、關聯零部件產業基地等。
項目計劃總投資21.6億元,其中一期項目現在啓動裝修,預計7月竣工;二期項目預計2020年底啓動。
氫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項目
項目位於南海區丹灶鎮仙湖氫谷核心區,規劃用地面積約37畝,總用地面積約2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0000平方米。
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擬建設國家氫能展示展覽中心、國家氫能會議中心,兼顧城市體育公園功能,預計2021年10月氫能產業大會舉辦前建成並投入使用。
廣物新能源項目
廣東廣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廣東廣物國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設立。
項目預計2020—2023年在華南地區的投資總額10億元,擬在全國範圍內投資清潔能源、清潔能源綜合管理、天然氣管網建設、分佈式能源建設、LNG氣站建設、車用清潔能源利用的應用項目等。預計年產值15億元,並爭取5年後成功上市。
巨正源佛山氫能儲備基地項目
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將在南海區範圍內建設佛山氫能儲備基地項目,首期計劃投資總額約1億元。儲備基地將依託巨正源東莞立沙島工廠2.5萬噸/年的氫氣產能,配套規模適當的PSA氫提純裝置,全力保障南海的氫氣供應,降低用氫成本。
仙湖隧道項目
南海區丹灶鎮桂丹路(仙湖段)交通節點改造擬採用下穿隧道方案,計劃投資3億元,建設仙湖隧道,疏通城市交通脈絡,加強仙湖片區桂丹路南北向區域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