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共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在今年的一個心理健康年度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張西超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共富”的概念。當中國人在物質上已經實現了全面脱貧,心理上的“脱貧”也正在路上。

什麼是心理共富?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張西超解釋,不是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是一部分人先健康,而是所有人共同走向心理繁榮。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心理健康水平是一個整體指標,個體出現問題,可能影響整個羣體的氛圍,從這個意義上,心理共富也是一種必須。只有實現心理共富,整個社會的心態才會變得更加積極、更加友善。

“心理共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視覺中國/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提出“心理共富”,是否意味着現階段心理的“貧富差距”還比較大?

張西超:世界衞生組織於今年6月發佈了《世界精神衞生報告:向所有人享有精神衞生服務轉型》,報告中提到,一項涵蓋29個國家16萬人的調查顯示,2019年,近10億人患有心理疾病,也就是每8個人裏就有1個人,其中包括14%的青少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後,抑鬱和焦慮又上漲了25%。

在世界範圍內,患者得到治療的機會並不是公平的。報告中有一組數據:71%的患者沒有接受心理健康服務,在接受了服務的羣體中,70%在高收入國家接受治療,僅有12%在低收入國家接受治療。

中國暫時沒有統計數據,估算真正獲得心理幫助的不會超過50%。其中細分,有的需要住院治療,有的需要心理諮詢,需求量都很大。當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精神上的脱貧也迫在眉睫。心理共富,是希望所有中國人都享有平等的基礎心理健康服務。

中青報·中青網:心理疾病的人羣分佈有什麼特徵嗎?

張西超:心理疾病的發生人羣存在一些規律,比如,收入越高的地區或人羣,患病比例越高,但重症在低收入羣體中更高;總體患病人羣中女性多一些,但自殺比例男性更高……

中青報·中青網:“精英”為什麼也會成為心理健康服務的弱勢羣體?

張西超:所謂“精英”,代表的是社會中的強者,他可能是高管、高官、知名教授……頭頂很多光環。一方面,他習慣於充當“被人求助”的角色,這讓他們不太會“向人求助”,也接受不了自己“向人求助”的角色;另一方面,因為其知名度和所居位置,他會擔心求助的內容比較敏感,擔心泄露隱私,對諮詢師的專業程度要求會比較高。這些原因使得他們不太會主動去尋求心理健康服務。

中青報·中青網:現在不時聽到年輕人説自己抑鬱。

張西超:年輕人,尤其是90後,很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同齡人照應,本身的心理支持系統會弱一些;當他們長大後,又面臨老齡化社會,他們面臨一個抉擇,是在大城市奮鬥還是回到父母身邊,這些都會影響他們本來就不甚堅強的支持系統。

我遇到過很多個案,無論是年輕人被需要,還是他需要別人,都可能出現問題、遇到挫折,進而感到抑鬱、情緒低落,但不一定是抑鬱症。

中青報·中青網:年輕人在互聯網等空間有表達的渠道,有的羣體是不是即便患病也無人知曉?

張西超:我們在做一個熱線,是給農民工、快遞員、製造業工人等羣體提供心理幫助。我們以前可能覺得這些體力勞動比較辛苦的人,第一需求應該不是心理。但調查後發現,他們十分渴望心理上的幫助。他們呼聲很高,但經常被忽略,對一線工人提供心理幫助的比例,不超過2%。

中青報·中青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目前的建設情況怎樣?

張西超:我們國家正在推進整體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包括在社區設立心理諮詢網點,在學校設立心理諮詢室,在企事業單位開展心理服務。各級學校覆蓋了學生,企事業單位覆蓋了工作人羣,我比較擔心的是農村,包括農村的留守兒童、老年人。而且通過心理健康普查發現,這些人羣還是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重災區”。

心理服務覆蓋每個層次、每個人羣、每個社會單元,一個都不能少,尤其是要關注那些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視的羣體。除了提供“事後”的心理健康服務,我們也要做“事前”的心理健康普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中青報·中青網:是把“關口”前移嗎?

張西超:多年前我曾倡導抑鬱症的主動干預。我們主動去做宣傳,讓人們參加心理健康普查,這樣我們就能發現存在問題的人,主動去找他做干預。因為抑鬱症人羣本身就不愛跟人打交道,也不願意求助,如果周圍沒有專業的人發現,他自己的知識系統又不支持,可能被一直忽略。

這就相當於“心理體檢”,我們主動去發現需要幫助的人,使他能夠獲得有效幫助。

中青報·中青網:“心理體檢”怎麼操作?

張西超:現在我國的心理普查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比如心理問卷。身體體檢有客觀指標,檢測也比較準確,心理普查大多是自陳式問卷,有的人可能不會認真作答,有的人擔心被實名而拒絕作答。

所以,首先,我們從技術上改進量表,使其更科學;其次,我們把調查結果一對一地反饋給本人。因為人們也許願意讓醫生知道體檢結果,但並不想公之於眾,所以我們會特別重視保護隱私。

我做過一兩百萬人的心理普查,應該説成效不錯,可以檢測出來心理危機,然後主動干預,挽救了很多人。如果能從國家層面來操作,像人口普查一樣,覆蓋面會更大,效果也會更好,但要在保證工具專業的前提下。

心理普查對實施人員的專業要求很高,我國現在每年畢業的心理學專業的人才不超過1萬,與14億人口的需求相距甚遠,這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在2020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個臨牀與諮詢心理學院,致力於建立我國職業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的學歷化培養制度與體系。

中青報·中青網:除了心理普查,心理問題的社會層面預防還有什麼方式?

張西超:國家層面心理健康素養的教育非常重要,除了專業人士的授課,還可以通過大眾傳媒去傳播。現在我們去調查,發現人們對心理健康、心理諮詢等基本概念的瞭解還是不夠,即便是在普及度很高的大學生羣體。

提升心理健康素養的重要性在於,能讓我們儘早意識到問題,並懂得如何求助。我經常遇到關於孩子的問題:孩子不愛上學,孩子和父母關係特別糟糕,孩子遇到一點挫折就要自殺……但當父母找到我的時候,問題已經發展到後期,不是那麼容易干預了。如果早在孩子更小的時候提前干預,就不會發展到這個程度。

中青報·中青網:針對青少年羣體的“心理共富”,有什麼建議?

張西超:首先,找出青少年的普遍規律,比如他們可能遭遇的問題,該如何應對,我們提前做出規劃以進行系統培養,提升他們的心理韌性;其次,要讓家庭積極參與;最後,要重視青少年周圍人羣的心理健康,包括老師、同學。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然孩子好不容易在學校建立了一點自信,回到家被父母罵了一通,就又白費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8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理共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