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軟補硬,中國先進計算補“生態短板”

(經濟觀察)以軟補硬,中國先進計算補“生態短板”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的先進計算在硬件方面已躋身世界前列,但應用、生態、人才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中國正在加快補足這些短板。

先進計算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基石。融合了超算、智能計算、量子計算等多種計算技術與服務的先進計算,將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2018年,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在天津啓動。該中心由中科曙光牽頭,聯合多家產業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作為核心單位共同組建。目前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已在北京、天津、蘇州、青島、合肥地區佈局。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遲學斌在本週的首屆中科院“先導杯”並行計算應用大獎賽收官之戰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先進計算除在科研領域應用外,在一些工業領域也能發揮作用,如在傳統的飛機、汽車的設計與製造方面,汽車的外觀設計、碰撞試驗方面,現在完全可以用計算機來完成。

製造、醫療、零售、能源等傳統行業企業,借力先進計算進行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節能化等改造,能實現加速創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但前提是要有相應的軟件,這也是目前比較急需的”,遲學斌表示,企業或者科研院所用的大部分軟件還是來自國外,國內也正在自主研發相應的軟件,這需要一定時間。

大賽所提供的平台是中國國產先進計算平台及完善的異構編程環境。遲學斌表示,這些年中國在先進計算機研製方面已經躋身世界前列,但在應用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表示,整體上中國的先進水平計算比國際先進水平相差幾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彌補短板。中國應該採取“以軟補硬”的技術路線,大力發展以並行計算為代表的軟件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硬件的不足。

“一個好的算法可以提高計算效率幾十倍,甚至可以帶動這個產業”,李國傑表示。

中科院“先導杯”並行計算應用大獎賽致力於推動計算機基礎軟件研發及重要應用領域的突破創新。

據介紹,大獎賽共產出了近百份創新應用的移植、優化成果,涉及生命科學、材料模擬、計算化學、物理、天文、氣象、海洋、石油、地質等二十幾個領域的交叉應用。

大獎賽緊急增設“抗疫”專項獎勵。一支來自蘭州大學的參賽戰隊提交的應用項目,可以縮短新冠肺炎藥物的研製週期。該成果目前已被國際生物信息學頂級期刊《生物信息學簡報》接收。

遲學斌表示,在計算人才的培養上,中國還存在一定不足。先進計算應用軟件人才需要交叉學科背景,起點和要求比較高,這樣的人才還比較缺乏。

這次大賽有200多所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的601名選手、近500支戰隊積極參賽。這對培養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科技部表示進一步加大前沿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支持力度,先進計算、核心軟件、寬帶通信等均在支持之列。

國產計算平台的生態建設也至關重要。“軟件的研製不是一朝一夕,是長期的積累過程,可能再過十年、八年,也許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遲學斌表示。(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9 字。

轉載請註明: 以軟補硬,中國先進計算補“生態短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