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這是他們的一種天性,只是在不同的年齡段呈現出來的遊戲方式是不同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在某一個時期會特別喜歡假裝遊戲,這讓人看了覺得很傻很可愛。
兩歲多的童童拉着爸爸和他一起玩小賣部的遊戲, 他把自己的玩具排成一排,然後還加上了一些爸爸平時的用品,比如剃鬚刀,手機等等。然後他是小賣店的店主,爸爸充當顧客,隨後他又邀請了媽媽,姥姥和姥爺,大家都很配合,孩子當然也很開心。
他説一個娃娃兩塊錢,然後假裝收了爸爸10塊錢,當然他並不知道應該找錢,不過會在爸爸的提醒下從自己的小口袋裏掏出空氣,假裝是零錢又找給了爸爸。
很多孩子都會喜歡玩這樣的假裝遊戲,有的時候他們假裝自己是媽媽,會把洋娃娃抱在懷裏給他們餵奶;有的時候又會假裝自己是小坦克手,開着一輛綠色的坦克玩具馳騁戰場。
孩子喜歡玩假裝遊戲,當然是他們的天性使然,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孩子的假裝遊戲根據他們的年齡變化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脱離真實生活
在兩歲之前,由於孩子的自主意識還未萌發,所以這個時候他們的行為大部分都是模仿性的,而父母就是他們的模仿對象。所以我們會看到孩子會模仿父母吃飯,模仿父母看書,當然也會模仿父母翹起二郎腿。
但是在孩子兩歲之後,這些模仿性的行為就會有所改變,他們的模仿物品不僅僅侷限於生活,比如之前他們會拿起一本書模仿父母看書,而現在則有可能拿起他們的水杯就充當一本書。
第二階段:自我中心減弱
孩子在最初的模仿遊戲中,他們往往都是遊戲中的主角,也就是説遊戲是以他們為中心。比如他們在和其他孩子玩醫生病人的遊戲時,會把自己想象成病人,要求其他孩子給自己看病。
但是漸漸的他們知道把自己的玩具當成病人,而自己只會充當其他不同的角色。那些人在現在的遊戲中孩子的自我中心有了明顯的減弱,知道自己未必要成為遊戲中的一員,同樣也可以參與遊戲。
第三階段:開始關注情節
在最初孩子的遊戲中,他們往往是想到哪裏玩到哪裏,不會對遊戲有整體的設計,更多的時候是在玩遊戲的途中突發靈感,然後又會換一種另外更有意思的玩法。
但是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對遊戲就會有一定的規劃,比如知道幾個孩子在商店遊戲裏面應該有不同的分工,比如一個孩子負責做麪包,一個孩子負責榨果汁兼收銀,另一個孩子負責接待客人。
第四階段:假裝遊戲的好處
1、讓孩子體驗生活
其實很多遊戲都是和現實生活有一定聯繫的,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學習。比如通過買賣的遊戲,孩子自然會對金錢有一定的概念,通過廚房的遊戲,會懂得父母做飯的辛苦和不易。
2、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因為在假裝遊戲中,需要幾個孩子不同的配合,所以孩子之間必須互相商量協調合作,才能夠順利的完成一個遊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會交流溝通,從而對他們的社交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
3、懂得理解他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但是情緒的表現卻是不同的。通過假裝遊戲,孩子不僅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能夠認識身邊夥伴的情緒。這對孩子的情緒培養是非常有利的,能夠讓孩子更懂得體諒他人。
父母應該如何配合孩子?
1、主動參與其中
在孩子最初進行假裝遊戲的時候,他們當然希望父母能夠配合自己。所以父母應該主動參與其中,至少在孩子邀請自己的時候不要拒絕,即便再忙也要抽出時間給予孩子陪伴。
當然在遊戲的過程中,父母也可以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指導,告訴孩子怎麼做會讓遊戲更好玩。相信孩子都會樂於接受,在無形之中孩子自然也能學到很多。
2、學會適時的退出
孩子喜歡和父母玩遊戲,但他們同時也更喜歡和同齡人玩遊戲。所以當孩子有了玩伴之後,父母就不應該一直參與其中。而是要尋找合適的機會退出,把遊戲的主場交給孩子們。
這樣孩子才能在遊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思想,才能佔有主動權。這對提高孩子的責任心很有幫助,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長。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閲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
下面又到了猜成語環節,打開你的腦洞,期待您在評論區回覆哦.....1冬瓜、黃瓜、西bai瓜、南瓜都能吃,什麼瓜不能吃?2.盆裏有6只饅頭,6個小bai朋友每人du分到1只,但盆裏還留着1只,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