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博弈,作者丨張揚,編輯丨雷雲霆
美東時間4月15日晚,“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股票代碼 TSP)正式登陸納斯達克。
據悉,在此次IPO中,貝萊德、富達及資本世界投資者三大全球頂級投資機構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了認購。圖森未來的發行價為40美元,超出了此前35至39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發行價區間。
與上市之前備受資本熱捧相比,圖森未來上市首日的表現卻不盡人意。開盤之後,其股價略有走高,漲幅接近4%,但隨後快速下跌,最低觸及32.13美元,跌幅一度接近20%,收盤時又漲回發行價,報收40美元,市值84.91億美元。
從上市首日破發又收平的表現來看,尚未跑通商業模式的圖森未來所講述的故事並未讓投資者完全信服。在成功上市之後,圖森未來還需要用更加具體的行動來論證自身故事的可行性與豐滿性。
商業化定位“我們是一家自主技術公司,正在革新全球約4萬億美元的卡車貨運市場。”正如其招股書中的這句話一樣,圖森未來正講述着一個自己有潛力、有手段實現的豐滿故事。
這與圖森未來自一開始就清晰知曉自身發展方向與目標有關。在決定將公司轉型為自動駕駛企業時,創始人陳默就為圖森未來做了三個重要推演:要做L4,要做卡車,要在美國市場先商業化。圖森未來的成功上市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三個推演的正確性。
選擇L4,在陳默看來,一是因為L1到L3無法真正意義上填補市場上卡車司機的缺口,成本不降反升;二是因為創業一定要做增量市場,“只有L4才存在運營無人車市場的可能性。Tire 1、OEM都幹不了這件事情。這是一個全新的事情,也是創業公司機會之所在。”
選擇卡車,是因為相較於場景服務複雜的乘用車賽道,在通常以高速為服務場景的卡車賽道上更容易實現自動駕駛,且所耗費資金更少。“卡車是一個10億投資的生意,乘用車可能是一個50億、500億甚至是1000億投資的事情。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我們可能拿不到那麼多的錢。”陳默在接受採訪時説到,“卡車會率先商業化。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乘用車難,卡車簡單?難或簡單不在於技術,而是服務商業場景的複雜程度。一座城市比一條運輸幹線,複雜太多了。”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乘用車市場比卡車市場大10倍,大公司如Google、百度等會傾向於挖掘乘用車市場,因此卡車賽道會寬闊許多。
選擇先做美國市場,陳默在採訪中講述了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當初中國只有測試牌照,不允許運營,這意味着公司無法通過運貨降低數據獲取的成本;二是美國的硬件成本在下降、人工成本在上漲,交叉點已經達到,而彼時中國還沒有;三是自動駕駛卡車需要搭配甩掛、甩箱的運輸模式,當時國內是車和掛一體,甩掛、甩箱率只有5%,而美國都是甩掛的運輸模式。先美國後中國,這意味着圖森可以快速商業化,獲取更多的資源。
正是有了這三個推演,圖森未來在發展的道路上格外清晰。以其融資歷程為例,圖森未來在選擇投資方時都有着清晰選擇。
B輪融資時,圖森未來選擇接受了全球芯片巨頭英偉達的投資。圖森未來採用的是以攝像頭為主要傳感器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這一通過計算機視覺來實現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對算法和算力有着巨大挑戰。而英偉達能夠滿足自動駕駛和深度學習對算力的需求,並能夠根據自動駕駛企業的研發實際進行產品優化和需求定製。“選擇接受英偉達投資也是基於這一層面的考量。”陳默説到。
在兩輪戰略融資中,前有與圖森未來進行無人駕駛卡車試點路測,以評估無人駕駛技術如何提高UPS運輸網絡的服務和效率的美國物流巨頭UPS;後有與圖森未來保持超過兩年的技術合作關係的美國卡車製造商Navistar,且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後將會共同研發L4級自動駕駛卡車,並爭取在2024年之前量產。這些投資方都對圖森未來的商業化進程起到了促進作用。
此外,在2019年5月,有媒體報道,亞馬遜與圖森未來洽談過收購事宜,但被陳默拒絕。被亞馬遜收購固然可以解決資金問題,但未來發展將被限制,主要服務對象將變成亞馬遜,這顯然與陳默一開始的規劃大相徑庭。
重研發三個推演除了讓圖森未來在發展上有了清晰的把握,也讓其研發技術逐漸落地,讓商業化走向現實,讓巨大的市場空間不再如空中樓閣一般夢幻。正因如此,圖森未來才能彎道超車,摘得“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的光環。
具體而言,技術護城河深、有完整的商業模式在為圖森未來實現自身豐滿故事保駕護航。
作為一家以技術驅動的公司,圖森未來在研發上並不吝嗇。根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到2020年,圖森未來的研發費用(既包括人員費用,也包括設備費用)分別為3227.8萬美元、6361.9萬美元、1.32億美元,幾乎每年翻倍,在總支出中的佔比分別為70.9%、73.6%、77.4%。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圖森未來員工人數已由2018年初的131人增加到839人,其中研發人員有673人,佔比超過80%。
此外,圖森未來還擁有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公開信息顯示,圖森未來在北京和加州聖迭戈設立兩座研發中心,北京技術團隊以首席科學家王乃巖、COO郝佳男、自動駕駛研發總監吳楠為代表的海歸博士為主,成員來自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等亞洲名校;加州技術團隊由聯合創始人兼 CTO 侯曉迪、工程副總裁黃澤鏵帶領,以加州理工、卡內基梅隆大學、UCSD等北美名校碩博士為主。
巨大的研發投入與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為圖森未來帶來了強悍的競爭優勢。招股書顯示,圖森未來目前在全球已經擁有超過240項專利,技術的一些關鍵要素包括1000米感知系統、多傳感器的融合、預測模型等,且在里程數上已經測試超過280萬英里(約450萬公里),與處於領先水平的小馬智行超500萬公里測試路程相差不大。而最為重要的是,在這些技術基礎上,圖森未來已於去年啓動了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運網絡(AFN)。
AFN是圖森未來商業化的核心要素,其主要通過在AFN上提供兩種服務模式獲得收入:一是承運人模式(Carrier-Owned Capacity),即客户在購買圖森未來的自動駕駛貨運卡車後,按照每英里付費的方式使卡車接入圖森未來的無人駕駛貨運網絡;二是圖森未來直營模式(TuSimple Capacity),即車輛歸屬第三方車隊資產所有者或融資來源方,由圖森未來運營,客户按照使用里程付費。
在具體的商用進程上,目前圖森的商業化運營車隊(基於現有車輛改裝)規模已經達到了70輛,在達拉斯、休斯頓、聖安東尼奧三地建設物流集散中心,每個月能給公司帶來10-20萬美元的營收。據悉,圖森未來正在與Navistar和TRATON兩家卡車製造商一起,共同研發第一款集成L4軟硬件方案的專用自動駕駛卡車,計劃在2024年大規模投產,目前已經收到5700台的卡車訂單。
另一方面,在AFN上,預計到2024年,圖森未來將繪製整個4.6萬英里的美國州際公路系統。若能順利完成計劃,那麼這意味着美國48個州的主要運輸路線上都可以看到L4自主半掛卡車。更不必説,美國80%的貨運量集中於10%的道路,只要圖森未來的AFN能覆蓋10%的道路,其就可進入貨運量80%的市場。
發展隱憂豐滿故事的實現雖然已經有跡可循,但事實上,圖森未來還有着眾多隱憂。
第一,圖森未來商業化規劃雖完整,但在規模化的商用落地上具有眾多的不可控因素。
要想實現L4級別的無人駕駛,除了強大的機器學習算法外,還需要高性能的激光雷達來獲取精確的駕駛環境信息。而目前高性能激光雷達售價昂貴,普遍位於上萬美元。圖森未來也在招股書中坦承,目前L4級自動駕駛卡車的成本仍然非常高昂,可能需要尋找更多的融資來進行運營。
除了成本高昂外,圖森未來在整套量產系統上基本採用的是成熟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方案,這意味着其原材料和關鍵部件來自有限甚至唯一的供應來源。因此,圖森未來容易受到供應商的制約,可能會出現供應短缺、部件交貨時間長、零部件存在缺陷等問題,導致整體進度無法按預期進行。
在客户訂單上,雖然圖森未來已經拿下了5700輛訂單,但這些訂單僅是意向性的,並沒有達成最終的購買協議,存在被客户取消的可能,客户也有權要求退還押金。值得注意的是,訂單中約有75%的訂單來自車隊運營方以及公司的股東,而股東並不需要繳納押金。
整車成本高昂、原材料和關鍵部件易受供應商限制、已有客户有取消訂單的可能性,再加上不斷高企的研發投入與AFN生態系統處於開發和商業化早期階段,已累計虧損4.05億美元的圖森未來大概率會將虧損持續。在商業模式尚未得到驗證情況下,這些不可控問題的存在,很容易使得圖森未來的戰略計劃的商業化受阻,將對圖森未來的業績和業務產生不利影響,損害聲譽的同時,亦會可能導致超出圖森未來承擔範圍的重大負債。
第二,對第三方的依賴使得圖森未來無法保證產品的安全性。
與乘用車不同,卡車出現事故後,無論是在碰撞傷害程度,還是在財產損失上,其風險都要高上許多。而根據招股書披露,由於圖森未來不批量生產控制技術,因此無法保證剎車、換擋、轉向等關鍵安全功能能夠在L4級自動駕駛所需的高可靠性標準下開發和驗證。
“我們自動駕駛項目的及時開發和性能取決於合作伙伴提供的材料、合作和質量。”在這樣的情況,無論是保險費用支出,還是卡車的安全性與公司口碑,都可能出現巨大風險。
第三,跨國經營,圖森未來面臨法律與監管風險。
一方面,對周圍環境數據進行實時收集是自動駕駛技術實現的必要條件之一,另一方面,為更好地進行運營,圖森未來還會收集、處理、傳輸和存儲與業務運營有關的個人信息。因此,圖森未來要受各種數據隱私和消費者保護法的約束。一旦圖森未來未能按照各地要求遵守相關規定,將會對圖森未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聲譽等產生不利影響。另外,貿易政策、關税和進出口法規的變化可能會對圖森未來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除了上述隱憂之外,圖森未來的投票權也存在隱患。根據招股書披露,陳默、侯曉迪分別持有33.83%、33.59%的投票權,兩人話語權相當。因此,若是兩人在公司決策上出現爭執,很容易引起內部紛爭。
圖森未來隱憂雖多,但對於整個行業而言,在所有玩家都未能實現規模化商用之前,行業內更多的是比拼商業化的潛力。換而言之,圖森未來需要在想辦法解決隱憂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賽道上對手的動態,以及時做出相應對策。
目前,除了圖森未來之外,其直接競爭對手智加科技正準備以SPAC方式在今年完成上市,且其自動駕駛系統目前已獲得超過10000台可供大型車隊及重卡主機厂部署的預訂單。Tesla的Semi Truck雖幾經延誤,但隨着德州的Gigafactory大工廠被Tesla接管,小批量量產Semi在今年也成為了可能。此外,乘用車賽道上的自動駕駛企業如Waymo以及傳統車企巨頭沃爾沃、戴姆勒等也紛紛在無人駕駛卡車賽道上佈局。
可預見的是,自動駕駛卡車賽道將逐漸變得擁擠。對於圖森未來而言,雖搶得先機,但仍道阻且長。成功上市只是其一個新的起點。在這之後,圖森未來還需要堅持在商用落地與技術研發上兩手抓,並儘可能加速完成自身造血能力,唯有如此,才有機會在未來的紅海之中緊緊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