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巨頭龍芯中科欲衝刺科創板 MIPS框架瓶頸如何突破受關注

《科創板日報》(記者 李子健)訊,從中科院課題組成立到衝刺科創板,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龍芯中科”)用了19年。

近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披露的輔導協議顯示,龍芯中科擬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其或成為六大國產 CPU 廠商中首家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其他五家國產 CPU 廠商分別為天津飛騰、華為海思/鯤鵬、兆芯集成、申威科技及海光信息。

龍芯中科成立於2008年3月,究其發展歷程,早在2001年5月,在中科院計算所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持下,龍芯課題組正式成立。而2010年4月,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共同牽頭出資入股,成立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龍芯正式從研發走向產業化。

從股權上來看,中科院計算所間接持股21.52%,核心團隊持股平台天童芯源持股21.52%,其他股東還包括北京市相關的9家公司。

龍芯中科為最早自主研發芯片的廠商,MIPS架構體系自主化程度相對較高,主要從事國產CPU研發和產業化,產品包括面向行業應用的專用龍芯1號,面向工控和終端類應用的龍芯2號,以及面向桌面與服務器類應用的龍芯3號。

其中龍芯3A4000/3B4000是龍芯3號系列處理器中首款基於GS464v微架構的四核處理器。

龍芯中科董事長、首席架構師胡偉武曾介紹稱,龍芯3A4000通用處理性能與AMD公司28nm工藝最後產品“挖掘機”處理器相當。GS464V處理器核的同主頻性能已經能夠達到i5-7200U處理器的80%~90%。

據披露,經營方面,2019年,龍芯芯片出貨量已經達到50萬顆以上,預計2020年龍芯芯片出貨量預計會達到上百萬顆。而根據飛騰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在CPU芯片出貨量上,2020年飛騰芯片出貨150萬片,同比暴增650%。

拋開龍芯與飛騰性能上“兩強爭霸”而言,兩者出貨差距或與雙方技術路線有關。

不願具名的電子及計算機分析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稱,國內CPU發展主要有三種路線,一是自研架構,如龍芯的MIPS授權+自研;二是X86 IP核授權;三是ARM 指令集的授權。目前移動端CPU的整個生態是圍繞着ARM的架構來搭建,而通用型的服務器、PC及筆電,基本上是X86、ARM的天下。

而中科龍芯採用MIPS、飛騰採用ARM。據開源證券研報顯示,其中MIPS對標 intel,但其性能和功耗並無明顯優勢,授權方式單一且費用高於ARM,軟件生態較差,目前不是市場主流。

而ARM被廣泛地使用在許多嵌入式系統設計,由於節能的特點,ARM處理器非常適用於移動通訊領域。日前蘋果M1芯片即採用ARM框架,微軟亦計劃製造ARM芯片,因此市場上普遍認為ARM 生態將加速構建。

“MIPS架構發展難點就是在於如何去突破ARM、X86在生態的壁壘,而且這個壁壘最起碼短期內難以突破。”上述分析師進一步分析稱,除此以外,AMD預計明年發佈5nm產品,而龍芯目前28nm工藝,存在一定的代際差距。

在市場驅動方面,上述分析師認為,像龍芯MIPS架構最大的驅動力為政策驅動,像銀行等八大行業基於安全考慮,會給到龍芯這種MIPS架構一定市場份額,但從商業化角度去對比,發展前景仍觀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9 字。

轉載請註明: 國產芯片巨頭龍芯中科欲衝刺科創板 MIPS框架瓶頸如何突破受關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