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華當地時間27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認定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對此,華為發表聲明:我們對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的判決表示失望。我們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也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公正判決和自由。
美國為什麼一直對華為和孟晚舟高位打壓不放手?因為華為在做基礎架構建設,5G真正的核心應用是未來(網絡)戰爭,華為讓我們在技術領域第一次看到了曙光,這對美國是從來沒有過的威脅,也是目前中國任何一家企業沒有做到的。美國針對的哪是什麼孟晚舟和華為,而是我們的祖國。
成立於1988年的華為,可能是有史以來,與眾多海外國家狹路相逢,搶佔海外市場競爭最慘烈的中國公司之一。它曾被外界視為中國的三星,利潤驚人,同時具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強悍的狼性文化作風以及獨特的企業管理制度。
2018年華為公司的年度總營收將要超過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7%左右。
10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在科技領域,全球目前超過1000億美元營收的只有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再看看國內公司,阿里巴巴2018財年收入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按照最新的匯率計算,為364.35億美元,只有華為的36.44%。
華為已經奠定了在世界科技領域內的三足鼎立的地位,並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勢頭。公司的成長也是孟晚舟的成長,孟晚舟就是華為早年僅有的三個秘書之一。
孟曉舟並沒有參與過多“攻城掠地,刀兵四起”的對外戰鬥。與那些功績彪炳的華為大將相比,她的存在,對外界而言,顯得過於低調。
1993年,21歲的孟晚舟以前台接待員的身份進入華為,其主要職責是:總機轉接、文件打印、前台接待,只因任正非曾對孟晚舟説,社會閲歷的第一條是對人要有認識,打雜的經歷有助於積累這些經驗。
於是,在華為的父輩們創造了無盡的銷售數字與不斷迭代的產品勝景的時候,默默無聞的孟晚舟在公司內部隱姓埋名,在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微小事務中,磨練着自己的品行。
華為的企業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成長期的孟晚舟。後來,孟晚舟覺得自己對於財務工作更感興趣。於是她重新去大學學習財務管理,畢業之後再次回到華為,開始着手打造自己心目當中的完美財務體系。正是由於這種強大的財務體系的支持,才能讓華為的各項業務開展得非常順利。
此時的華為已經成長為一個跨國公司,世界各地到處都有華為的員工。每月給這些員工按時發工資,就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如今任何跨國公司的財務系統,可以説都沒有如今的華為先進。
2003年,孟晚舟負責建立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這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組織架構、業務流程、財務制度和IT平台。
2005年到2009年,在華為全球賬務系統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建設中,孟晚舟主導建立了五個賬務共享中心,覆蓋和支撐全球的會計核算工作,並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2007年開始,孟晚舟負責實施華為集成財經服務的變革項目,該為各級經營組織提供更完善、更準確、更有價值的財務數據。
在她的推動下,華為啓動ifs(集成財務轉型)項目,培養出數千名合格的財務總監,將規範的財務流程植入到華為公司的整個運營流程。而她本人,也因此入選福布斯發佈“2017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排名第八。
其間孟晚舟也想過離開華為,因為高強度的工作讓她感覺非常的疲憊。可是在挺過這一切困難之後,孟晚舟反而不捨得離開了。一直以來所經歷的這些困難,讓她變得越來越堅強。
據一位曾接近孟晚舟的人士回憶説“孟喜歡穿色彩鮮豔的衣服、與職業女性的氣質迥異。她很在意妝容修飾,但她的思維方式頗具國際化視野”。
“她往管理上加入了温情因素。”華為的工作人員説。她本人也動情回憶道:“二十多年來,一批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與公司共同成長,華為包容了我們的懵懂、稚嫩、固執、甚至失誤。在無數將士沙場鏖戰毫不退縮的背後,包容始終是抹不掉的底色。”
孟晚舟大氣温婉、淡定從容,即便在被囚禁在加拿大的這兩年時間內,孟晚舟依舊保持着非常樂觀的心態。她在正在自學很多門功課,他的父親戲稱她“獄中博士”。
一直以來任正非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子女。可是他同時又為自己的女兒感到自豪,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整個“孟晚舟事件”中,華為保持了極大的剋制,“孟晚舟事件”發佈會上,公司表達了兩點:1、公司沒事,並沒有因此事件影響華為發展5G。2、公司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把自己做的更好。
整場見面會,煽情的很少,也沒有扛民族大旗,呼籲一致對外之類的,唯一有“煽情”意味的也就現場桌上的咖啡杯上印的一句話:燈塔在守候,晚舟早歸航。
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難道任正非不愛自己的這個女兒嗎?當然不是,任正非在知道審判結果後,面對採訪,突然哽咽了“我這一輩子和女兒待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我很想她。”記者問“那您後悔嗎?”任正非回答“沒有後悔,只是對不起女兒,她是替我受罪……”
在這件事上,華為表現出了高超的智慧,也展示了公司的胸懷。“孟晚舟事件”已不是一次單純的商業事件,從中國駐加大使館第一時間發表談話就能看出來了,這時候,影響力再大的公司都要按國家的節奏走,萬不可自己“帶節奏”。在外交事件中,一個公司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再強大也無法和一國法律對抗,這時候最放心的就是交給強大的祖國。
我是:桃殼爾,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