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基建風口下,智慧城市作為數字經濟賦能的主舞台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進一步提高城市“數智化”(數字化、智能化與智慧化)水平,讓城市“大腦”更“聰明”,已成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路線。據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報告2018-2019》顯示,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重心已經從數字化政務轉向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區域從中心城市向縣域城市下沉。
在此背景下,中國聯通將在6月24日“賦能新基建 物聯新未來---5G AIoT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創新發展峯會”上,正式發佈5G新型智慧城市感知雲產品,致力於為各級城市提供智慧城市綜合運營服務。
聯通智慧城市感知雲依託5G等新一代泛在網絡,融合聯通物聯城市感知平台和雲粒智慧城市大腦中台,為城市管理者、企業和居民打造個性化的智慧城市新服務,同時拓展數字生態,開放協同創新,為城市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
圖1:5G新基建與聯通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感知雲”重點解決底層終端標準化、中層數據規範化和頂層應用共享化三大難題
智慧城市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聯網感知終端設備,碎片化的物聯網終端生態導致不同廠商設備互不識別、不能通訊、無法共享和難以管理。聯通物聯城市感知平台融合了多雲管理、連接管理和設備管理等功能,可以提供包含5G、4G/Cat.1、NB-IoT等在內的泛在網絡接入能力、豐富的連接管理能力和統一的設備管理能力,實現對海量城市感知終端的標準化接入,構建跨行業萬物感知互聯的物理基礎和數據基礎。
智慧城市承載的數據涵蓋以數字建模為主的城市基礎信息、以物聯網感知為主的城市運行信息及以數據對接為主的城市生活信息。這些種類繁多、形式各異、結構複雜的數據如何規範和統一,將直接決定智慧城市的運轉效能。智慧城市感知雲的城市大腦中台包括數據中台、應用中台和智能中台,數據中台實現數據融合和共享,智能中台提供算法集中調度,應用中台實現應用組件封裝、共享和集成,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支撐智慧化的頂層應用。
如果更為形象地表述,那就是中國聯通綜合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在整座城市拉起了一張看不到的“神經網絡”。在這張網中,城市脈絡和城市神經元清晰可見,人、物、事件等動態運行可有效感知和實時決策反饋,城市彷彿同時擁有了“大腦”和“神經網絡”,對社會治理、政府管理及公共民生服務等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響應,成為真正智慧的城市。
“智慧城市感知雲”聚焦基礎設施智能化服務,在南京南部新城率先實踐
南京南部新城是一個全新的功能區,發展定位為“樞紐經濟平台、人文綠都窗口、智慧城市典範”。聯通物聯網公司依託智慧城市感知雲,以城市感知平台為基石,以城市大腦中台為支撐,採用創新化的服務模式,助力打造南部新城新型智慧城市。
整體建設分兩條主線展開:以道路交通、管廊、水務等基礎設施智能化服務為突破,面向用户體驗,提升城市綜合運營和治理水平;以市場化運營機制構建民生應用,打造示範標杆,逐步拓展創新應用和產業應用。
圖2:南京南部新城規劃效果圖
“智慧城市感知雲”匯聚平台能力和創新服務模式,助力縣域智慧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
隨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和建設範疇的逐步拓展,智慧城市建設已從早期的中心城市、地級城市為主,逐步開始向縣域一級下沉,縣域智慧城市建設已逐步成為新型智慧城市的新空間,也是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當前縣域智慧城市建設正面臨着一些難點:若採用一次性投資建設,工程交付後經常出現升級和運維難題;縣域城市受制於財政壓力,常採用分批建設,又造成數據和應用孤島;照搬大城市模式,極易與當地經濟產業發展脱節等。
圍繞上述問題,中國聯通智慧城市感知雲提供從雲計算、存儲、網絡、平台和應用的一體化服務,客户按期購買服務,按需採購終端硬件,即可快速實現城市物聯數據和政務數據的整合,低成本、高效率、可拓展構建各類頂層智慧應用。該服務模式做到最大程度減少投資、降低風險和提升效能,並且隨着智慧城市感知雲在全國的擴展,服務體驗和質量不斷迭代提升,服務成本更會進一步降低。
未來,隨着5G新基建全面鋪開,聯通智慧城市感知雲必將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