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疫外”翻紅,迴歸理性終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前不久,雷軍發了條微博,曝光小米生產的“米快遞”無人售貨機,專賣手機和數碼配件。

用自動售貨機賣手機,這在過去似乎不可思議,但如今也已經成為現實。

事實上,無人零售早在2017年就曾成為過中國互聯網創業風口。但不過短短一年時間,賽道迅速進入洗牌期,風口熱潮退卻。

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有的格局,卻意外發揮出了無人售貨的價值。類似“米快遞”這樣的無人零售模式項目,正在重新佔領消費者和創投圈的視野。

無人經濟“回鍋”翻紅

無人值守、“碼”上就走,大數據預測消費習慣、智能防盜識別系統……2017年,藉助阿里提出“新零售”概念的東風,以及眾多新科技加持之下無人零售閃亮登場,成為當年創投圈最火熱的風口之一。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全年,無人零售領域共曝光126起融資,總融資額超過40億人民幣。

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如同雨後春筍般在各大城市寫字樓、小區設點鋪貨。有媒體統計,當時僅無人貨架公司就有超過40家。因此,2017年也被人們稱為“無人零售元年”。

然而,無人零售這股風只吹了一年便戛然而止,創業者飛得越高,摔得越痛。誰也沒有想到,走進2020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人零售居然能“翻紅”。

疫情期間,國人的公共衞生習慣突飛猛進,保持社交距離作為一項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因此,無人零售、無人機物流、無人車等“無人經濟”賽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2020年1-5月,我國共新增成立1827家無人零售相關企業,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7.27%。

除了資本端,疫後普通消費者對無人零售的接受程度也有了很大提升。比如歐萊雅的口紅自動售貨機,單機月均銷量達7萬,比一些櫃枱還高。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數字營銷和電子商務總經理王茜媛向媒體透露,自動售貨機為歐萊雅口紅帶來了83%的新客。

痛點都解決了嗎?

如果把眼光放回到2017年,我們會發現,無人零售賽道當時吸引了蘇寧、順豐、餓了麼、便利蜂等巨頭入場,資本熱錢瘋狂湧入。之所以一夜之間從風口走向“封口”,是有原因的。

技術不過關、商品維護不善、難以防止盜竊、供應鏈低效、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頻發,讓急速擴張的無人零售賽道踩下了急剎車,風口過後倒閉如潮,似乎整條賽道的玩家都在裸泳。

如今,無人零售雖然“疫外”翻紅,但值得深思的一點是,2017年曾經坑過創業者一次的“痛點”,現在都得到解決了嗎?

無人零售的痛點,不外乎以下兩點——技術和盈利模式。技術升級需要考慮準確性、便捷性、安全性和防盜損等多種問題,對無人零售企業的技術能力要求很高,絕不是光擺一個無人貨架就能坐等收錢這麼簡單。

此外,盈利難題也是無人零售賽道面臨的重大挑戰。貨櫃、貨架本身作為重資產便存在成本,再加上單個貨櫃、貨架的鋪貨維護,對無人零售企業的供應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補貼燒錢不可持久,溢價收費難獲認可,只有把握好盈利與獲客的平衡點,最終才能持續發展生存下去。

科技君注意到,在無人零售行業潮起潮落的同時,一些線下傳統零售行業也在進行數字化變革。消費者自助結賬幾乎成了大型商超的標配。如此看來,新技術與零售融合的趨勢不可逆轉,越來越具備科技感的生活註定加速到來,無人超市、無人貨架依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2 字。

轉載請註明: 無人零售“疫外”翻紅,迴歸理性終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