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能幫多少小農户?專家“會診”農產品滯銷難題

新京報訊2019年開始,電商直播迎來爆發,2020年,更是被稱為“直播帶貨元年”,僅一季度國內電商直播就超過400萬場,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本地產品代言,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農產品。二季度,受疫情影響,農產品的直播帶貨更是如火如荼,農貨“上行”成為熱詞。如何經由直播實現農貨的高效流通,是個需要探索的重點問題。

與直播火爆形成反差的,則是農產品上半年過山車般的價格走勢與頻頻傳出的農貨滯銷新聞。甚至可以説,恰恰是市場的焦灼在“倒逼”農户與合作社們湧入直播間找出路。那麼,直播帶貨真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最優解”嗎?農產品生產者的利益,可以在這個途徑中得到實現和保護嗎?諸多個體農户、合作社有能力搭上這趟車嗎?

兩會期間,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包括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農業農村部“十三五”規劃諮詢專家青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實驗學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天軍,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蔡海龍。三位知名三農學者針對今年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的新情況、新特點,進行了集中研判與“會診”。

新京報鄉村頻道曾為萊西遭遇雹災的甜瓜直播帶貨。視頻截圖

一次“久違”的供不應求

四個月前,在北京過春節的傅薈突然對蔬菜價格有了一個特別直觀的認識,“菜可有點兒貴”。這不是傅薈在北京度過的第一個春節,對於每個農曆新年期間菜價的週期上漲,傅薈心理上早有準備,但今年大年初四,出門到樓下的社區超市採購了一圈兒,傅薈覺得,自己“準備得還不夠”。

“芹菜價格翻倍,白蘿蔔每斤四五塊錢,一棵大白菜的價格夠我下小館子吃個便餐。”傅薈考慮到了疫情對菜價的影響,但也仍然有些將信將疑,“平常不起眼的蔬菜,真能漲這麼多?”

但在北京新發地菜市場,做蔬菜生意的菜商們可沒覺得這錢好掙,甚至有商户説自己幾乎沒掙錢。“疫情防控需要,很多村封堵了道路,菜根本運不出來,人更難流動。產地僱工成本、運輸成本都在上漲。”有菜商告訴新京報記者,在當時的芹菜採收地山東禹城,工人日薪高達400元,“還是僱不到人,長工也待不住,一天內換過五個工人,指望附近村莊的勞動力?人壓根出不來。”

王懷宇是河北玉田一家農民合作社的負責人,他的家鄉玉田,供給着北京冬季家家都離不開的大白菜。疫情初期,在河北玉田,10人以上的集會,需要報備,這也就限制了合作社的用工人數,加之工人們不願出門,這個階段的用工費用,是農忙時的2到3倍。

這個階段,封鎖的村莊對於農户和菜商來説,未必稱得上是座“圍城”,但對於農產品來説,農資難進,農產品難出,確實像一座“圍城”。產出包括時令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村莊,沒有了收購農產品的菜商,當地的收購批發市場大門緊閉,採收期的農產品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上市的渠道,而那些少數流通到市場的農產品價格則開始了“獨自走高”。

據全國農業農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服務平台信息顯示,在1月底農曆新年期間,平台所列出的10種大宗蔬菜的價格走勢均出現短暫的上漲。

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蔡海龍,在分析疫情對於農產品消費的影響時,將市場表現分為兩個階段。他指出,城市農產品價格上漲,是疫情帶來的初期影響。蔡海龍提到,國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一級響應期間,包括封鎖一定區域,限制人員、車輛流動等措施,都無可避免地會對農業產業鏈造成衝擊。“因此,儘管春節期間,城市對於農產品的儲備很充分,但由於供應鏈出現斷裂,短時間內沒有滿足供給需求,這才導致了蔬菜價格在這個階段上漲。”

可以説,一季度出現的蔬菜供不應求與價格上漲,讓城裏人見識了供應鏈與物流在蔬菜市場的地位,這也是市場上“久違”的一次全面供不應求。然而,很快,另一種市場現象就出現了,那是一種農户們更常經歷的狀態——滯銷。

疫情下的大面積滯銷

二月末的一天,在河北廊坊香河縣,合作社負責人孫建軍將拖拉機開進種植着香菜的大棚,任憑拖拉機車輪從已經成熟的香菜頭頂碾過,在當天,孫建軍以這樣的方式“銷燬”了自己種植的幾十畝蔬菜,一季度的勞動成果“歸零”。談及原因,孫建軍説,自己與上游知名餐飲企業合作5年,第一季度,餐飲企業遭遇疫情帶來的重創,持續停業,導致自己所種植的蔬菜滯銷,“送給附近村民,人家也種的是這個,往遠了送,還需承擔人工、交通費用。總之不能等了,不能因為這一季的菜,而打亂全年生產的節奏。”

蔬菜價格的上漲趨勢並未持續太久。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各個地方陸續開始復工復產。城市供給問題解決後,在蔡海龍眼裏,疫情影響下的農產品市場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

茶農在進行直播。視頻截圖

三月,在大佛龍井的主產區浙江新昌,這一季的明前茶已經開採。茶農李立峯盼望利用短視頻平台直播,為自己打開銷路。在自己的短視頻作品中,李立峯直言“很想念中間商賺差價的日子”。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在他所在的茶區,每年都會有很多中間商過來收購春茶,“但這一季因為疫情,收茶的中間商少了,幾乎沒有競爭,收購價立刻低了,銷路也不似從前。”

四月底,大蒜價格連跌4周。在我國大蒜主要產區之一的河南杞縣,陽堌鎮蒜農朱立羣家的大蒜剛到收穫期,就開始為賣蒜髮愁。“6毛5一斤,這一季算是白乾。”邵世奎是杞縣一家大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除了收購,合作社也有出口業務。他談及今年出口訂單不多,而依照杞縣今年的大蒜產量,當地的市場很難消化掉。

在蔡海龍的分析中,部分地區農產品出現滯銷,是農產品市場受疫情影響進入到第二階段的主要特徵。實際上,區域性的農產品滯銷,絕非只在疫情影響下出現,“基本上每年都會有一些地方的農產品出現滯銷,這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並不少見。”

農產品消費端仍在恢復階段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實驗學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天軍談到,一般談及農產品滯銷,從供需關係角度看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整個市場供大於求;第二種是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不匹配。”劉天軍指出,今年很多區域的農產品銷售問題,一類是因新冠疫情導致,另一類本身就存在一定滯銷問題,因疫情導致的物流不暢、需求下滑等原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當地的滯銷程度。

針對今年的滯銷,劉天軍和蔡海龍同時提到了消費端對農產品銷售情況的影響更大。蔡海龍談到,消費端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三方面,其一是城市餐飲消費能力沒有復甦,人們外出消費的慾望不足。其二是包括企業、學校、工地在內的集團消費需求沒有跟上來。“不要小看集團消費,他們的需求量往往很大,但在今年,這類大宗消費春節假期後遲遲沒有恢復。”

第三點,蔡海龍談到全球疫情情況下,出口受阻也為農產品滯銷“火上澆油”,“國外在疫情暴發期間,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蔬菜水果作為我們出口的強項產品,今年的出口需求受到了抑制。”

直播帶貨能成為農產品新銷售渠道嗎?

在農產品出現滯銷的同時,各地也在2020年第一季度,迎來了直播帶貨的風口。據商務部今年4月2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在第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其中涉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936.8億元,增長了31%。

高校學者並不吝惜誇讚線上直播對於銷售農產品的幫助。劉天軍把直播帶貨看作“非常之時的非常之舉”,他談到,線上直播迎合了疫情期間人們消費習慣的變化,更在精準扶貧的收官之年,提供了一個渠道讓人們關注到貧困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農產品,使得人們可以用購買農產品的方式,幫扶到當地。

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農林經濟專家,農業部“十三五”規劃諮詢專家青平則在採訪中談到,直播為農產品帶貨的方式,可以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提高服務質量,有助於實現消費者對於農產品的精準需求和產品升級。“另外,農產品直播帶貨有助於形成消費羣,也就是説,提高了消費羣體談判的力量,比起零散的消費者,消費羣體的市場權利更大。”

甚至在現階段,即便出現包括長途運輸等原因導致的新鮮程度不高、磕碰損耗等欠佳情況,專家們也對直播帶貨抱有頗高寬容度與期待值,“越來越專業的物流體系,會解決這些問題。”

蔡海龍將農業生產的業態總結為三大類,分別為通過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的“標準化農業”、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來實現增效的“特色農業”,以及以農村環境為依託的“鄉村旅遊業”。蔡海龍談到,其中針對特色農產品,利用現代手段展開農業營銷,直播帶貨,將對農產品帶來幫助,效果值得期待。

但專家們並不認為,直播帶貨是農產品銷售的“長遠之計”,或者説是“終極解決方案”。

首先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在我國以小農户為主要經營主體的基本國情下,“農户缺少經營能力,讓農户直接參加電子商務是不現實的。”蔡海龍説,而這也意味着,直播的方式,無法直接惠及最需要幫助的小農户。

同時,劉天軍也注意到,線上網購售出農產品,往往價格略高於線下,也就是説,正是因為農產品不好運輸,因此在線上的售價中,吸納了更多快遞和包裝的成本。

“消費者經過理性消費決策之後,還是會考慮性價比、產品質量、食品安全性、質量標準等關鍵因素。”青平認為,直播帶貨或許在短期內對於農產品的銷售有所幫助,但長遠來看解決不了導致農產品滯銷的根本問題。

實際上,以新京報鄉村頻道參與組織的農產品帶貨直播案例來看,也確實印證了專家們的觀點,價格、包裝、物流、運營、技術、主播、互動、造勢、客服、線上開店,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對小農户來説都是天然短板。

小生產與大市場深層次矛盾沒解決

那麼,什麼才是導致農產品滯銷的根本問題?

蔡海龍指出,在現階段,需恢復消費者外出就餐的信心,這一點正在解決。而在長期來看,需要恢復的是農業產業鏈的打造,“只有持續強化產業鏈,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農產品出現滯銷與價格下行的問題,實際上是我國農業生產者組織化程度低的表現。小農户根本不知道市場需要什麼,他們感受不到市場,也沒有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

談及這個問題,劉天軍還向記者舉例解釋了一個常見的現象,即一種農產品在產地滯銷,收購價格偏低,但在終端消費市場,消費者卻往往感覺不到菜便宜了。“這就是‘賤農卻不惠民’的例子,農户覺得自己用了好的種植方法,但市場上沒能體現優質優價;消費者覺得自己花了錢,但是沒買到好的農產品。”久而久之,小農户會選擇成本最低的種植方式,消費者會認為增加消費也不一定買到滿意的產品。“信息不對稱,產銷不對路,兩者在理性卻錯誤的選擇下,陷入到惡性循環中,也就進一步加劇了小農户生產與大市場需求的不匹配。”

專家認為,無論是疫情期間城市農產品供應出現問題,還是直播帶貨無法從根本解決滯銷的事實,實質都體現着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中“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即農户如何進入市場,以及農民的利益在市場交易中如何實現和保護的問題。

蔡海龍指出,為逐步解決這個矛盾,在過去發展農業產業化路徑中,通常鼓勵農户通過企業去適應市場需求,嘗試訂單農業。而在現在,還提倡企業把資金、技術、信息、通過產業鏈傳遞給農户,“從單純的產品訂單,向產品訂單與要素訂單融合發展。這樣不光幫助小農户融入了市場,也使他們融入到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中。”

“小農户缺乏經營能力,即使想要走入線上領域,也可以通過企業、大型合作社完成。”蔡海龍説,在這個過程中,專人做專事,農户只需要生產農產品,簡單的包裝、分揀和營銷,都可以交付企業。那是不是這錢也都讓企業轉走了?蔡海龍解釋,初期階段,必然如此。

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孵化”的過程,蔡海龍認為,企業將農户拉入到互聯網 電商平台後,小農户的農業發展方式會逐步產生變化,到一定程度後通過和企業的長期合作,企業在品牌效應影響下,會提高農產品的品質要求,而此刻,小農户也就擁有自身的談判權,爭取到屬於自己的利益。

專家建議農户深耕目標市場而非全面出擊

在今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答記者問過程中,曾以直接的方式,呼籲各界愛心消費,多多購買貧困地區的農產品。

那麼在行政手段方面,政府又能通過哪些方式,幫扶受疫情影響下的小農户?

短期來看,蔡海龍認為,地方政府不妨出台補貼,甚至是免税的政策,扶植加工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鼓勵冷鏈、倉儲、企業協助,為農户爭取更多緩衝時間。

從長期手段上考慮,劉天軍提到,仍需繼續鼓勵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建設特色小鎮,在現有的農村特色產業基礎上,發展一二三產融合,不單單隻把農村作為農產品的生產地、農民朋友的居住地,也得讓農村成為城裏人“短期養神、中期養生、長期養老”的選擇,促進農村消費升級。以這樣的方式,輻射到當地小農户,惠及農業生產。

青平則指出,食品與農產品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和完全開放的市場,想要完全地去保護某個特定主體,在實踐中是很難的,“關鍵還是農業生產者要拿出過硬的產品來參與市場競爭。”

在青平看來,作為農產品生產者,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只有兩個方式。一是以規模取勝,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二是以特色取勝,利用商品的唯一性贏得市場。若本身因生產規模不大,顯示不出價格優勢,所售商品又尋常多見,那麼未必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立足。

“因此,農產品生產者要以需求為導向,結合實際找準自己瞄準的特定消費羣,也就是目標市場,深耕目標市場,為該市場提供特定農產品,不要四面出擊試圖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這是一種‘由外向內看’的決策思路。”

“解決消費問題的根本之道,在於進行農業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就是説,通過產業化經營的組織模式提高供給水平,農業生產者要拿出適合特定消費羣的質量過硬的農產品。”青平説,長遠看,農業供給側改革還是取決於現代農業科技,因此要大膽藉助現代科技、以營養健康為核心大幅度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才能由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412 字。

轉載請註明: 直播帶貨能幫多少小農户?專家“會診”農產品滯銷難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