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電商大促就是中國快遞行業的一場練兵。去年618全國快遞總量32億件,各大快遞公司險些招架不住,今年618消費勢頭更猛,快遞公司壓力山大,竟然開始出現局部崩盤,這讓“通達系”背後的菜鳥網絡非常被動。我們看到,今年618練兵將菜鳥控制力弱的短板放大了,而京東物流佈局十多年後終於成為以逸待勞的贏家。
618前夕,菜鳥宣佈天貓將繼續與通達系合作,配送站、菜鳥驛站將成為商品下沉“前置倉”,實現快遞一小時送達,超過一半在半天內送達,80%以上可以當日送達。經常網購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通達系包裹少則兩三天,多則四五天,什麼時候做到了小時達、半日達和當日達?我怎麼不知道?
丹鳥
在淘系的官媒中我們發現了答案。原來用户在幾天前預售時付了定金,菜鳥將商品存到附近的驛站,等用户在618付款後就快速完成了配送——這就是菜鳥所謂的“前置倉”。這樣的“前置倉”只有在商品預售時才能發揮作用,平時基本然並卵,況且幾平米的驛站剛好滿足送件的需求,哪還有空間拿出來當倉庫?
毫無疑問,菜鳥網絡在宣傳中玩了一個巧妙的文字遊戲。事實上,普遍半日達和當日達根本不可能做到。打開微博到處都是618菜鳥和通達系快遞的投訴吐槽。一個朋友6月5日在貓超買了幾盒牙膏,9號都沒收到貨。還有一個江蘇用户從浙江拍了一件商品,等了5天快遞還沒到。
以筆者618購物體驗來看,天貓包裹平均3天以上,前幾天在隔壁中山買了一套燈具,到現在都沒收到貨。在京東買的商品,同樣是珠三角,11小時就收到貨了。換句話説,京東護城河正越來越堅固,菜鳥的差距越來越明顯。
那麼,京東護城河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是倉庫,是重資產。十幾年來,京東投入上千億在全國買地建倉庫,到目前為止京東物流倉庫超過700個,總面積1600萬平方米,比全國所有快遞公司加起來還要多,是所有加起來!
有了倉庫,京東就可以把商品提前存進去,大大縮短了消費者和商品之間的距離。這才是真正的前置倉,而對菜鳥來説,無論是財力和時間,它都落後京東很多。
第二,是自有快遞員,這在618期間就是穩定的攻堅能力。我們先來看一個新聞:618開始後快遞量暴增,恰在此時山東濟南某快遞點停擺,幾萬件快遞積壓10天沒人派送,生鮮活禽惡臭難聞。記者採訪後發現,原來一部分快遞員回老家收麥子去了,還有一部分快遞員因網點拖欠了兩個月工資罷工了。
朋友們,這就是加盟制快遞的致命短板,總部對網點控制力薄弱,一旦快遞員不穩定,直接影響的就是消費者的收貨體驗。目前,通達系都是加盟制快遞,而京東十幾萬自有快遞隊伍保證了包裹及時送達消費者。
實際上,這些年菜鳥一直在追趕京東物流。京東做前置倉,菜鳥就推出弱化版“驛站倉”;京東做自營快遞,菜鳥就打破馬雲不碰快遞的承諾孵化物流;京東宣佈升級“千縣萬鎮24小時達”,菜鳥跟着來了一個鄉村物流提速。
丹鳥
因為商業模式的侷限性,成立7年來菜鳥不僅沒追上京東,反而讓差距拉大了,現在它開始坐不住了。
618開始後,社交平台忽然一下冒出大量京東的黑稿,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擊,這到底是誰在背後操縱?我們相信答案不證自明,我們更相信,只有成績才是回應攻擊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