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終端正在按下加速鍵。
先是618活動上中興5G手機集中亮相,而後6月16日中興官方宣佈,任命倪飛為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經理,正式接手中興母品牌中興5G終端業務的運營。
6月19日上午,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在深圳舉行的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回應了5nm芯片的最新進展。徐子陽表示,“目前公司7nm芯片已實現規模量產,而5nm芯片將在2021年推出。”這意味着中興此前受嚴重影響的“缺芯”問題正在得到有效的解決。
這是中興終端在沉寂多年之後,首次在終端上下達如此密集的動作。
中興在做終端設備方面,向來眼光獨到。當年中興全力押注小靈通,幫助中興在世界通訊行業低谷期,拿下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並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這種優勢一直持續到智能機誕生初期,被後來的小米、OV這些廠商反超,自此步入後塵。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的大潮面前,中興終端業務始終鬱郁不得志。雖然中興終端始終在堅持做產品,怎奈3G、4G時代智能機國內市場格局已定,中興的努力並不能改變大局。
好在5G時代到了,作為5G標準制定者之一,中興手握5G技術,自然希望利用5G爆發的時機,來個彎道超車。而智能物聯網時代的到來,5G終端的作用也更加凸顯,在這個時候,加快步伐振興終端,就成了中興勢在必行的事情了。從中興終端發展歷程來看,這也是必然的趨勢。
出道即巔峯
1985年,中興在深圳成立,其前身是深圳市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兩年後,華為也誕生在這座城市。作為在國內通訊領域具備重要影響力的兩家企業,兩者的競爭從國內延續到國外,打得難捨難分。但時至今日,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十分懸殊,終端業務的差距尤其懸殊。
截止2019年,華為的終端營收佔總營收過半,為總營收貢獻了54%的份額;而中興去年的終端業務佔總營收不到17%,且下滑嚴重。
中興手機終端業務肇起於小靈通業務。2000年左右,小靈通業務進入中國,在很多人反對的情況下,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做出將小靈通業務納入經營範圍的決定,正是這個決定性的決定在兩年後救活了中興。
2002年,國家放開了對小靈通業務的限制,在很多廠商措手不及之際,中興憑藉着先發優勢,讓自家的小靈通業務爆發式增長,成為國內小靈通市場的絕對霸主。
僅在2002年當年,小靈通業務就為中興通訊貢獻了22.89%的營收份額。2003年至2004年,中興的移動通訊業務更是保持着年均40%以上的高速增長。在當時世界通訊行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小靈通業務救活了中興,成為中興的“拳頭產品”。此後,中興的手機通訊業務持續保持着領先地位。
2008年,中興售出第1億部手機,2009年中興的手機年銷量4000萬部,並躋身世界前五大智能機廠商之列,並位列“中華酷聯”之首。但高歌猛進之下,危機與動盪隨之而來。
巔峯墜落,中興終端究竟經歷了什麼
中興高歌猛進的發展持續到2013年下半年,自此之後開始逐步下滑,2016年其市場排名已經排到十名開外了。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第一名的中興,落後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但歸根結底在於中興沒有應時而變。
首先,中興沒能適應智能機更迭的模式,落後的產品設計理念和服務理念備受用户詬病。很多中興的老用户還給中興起了個“剁手興”的稱號,原來中興手機老是因為系統故障問題遭遇用户吐槽,但高層始終不重視用户對手機的體驗反饋,導致其口碑一路下滑。
同時,在智能機大潮來襲之時,華為果斷砍掉了與運營商做定製機的渠道運營方式和產品生產方式,轉而生產具有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機,但中興仍然堅持做運營商渠道,這讓它在後來的智能機市場較量中逐漸不敵,逐漸落入下風。
其次,中興堅持不打價格戰去攻佔市場空白,給了其他手機廠商以可乘之機。智能機發展早期,很多廠商堅持“薄利多銷”的方式迅速鋪開市場,佔據先機。等到中興反應過來,其他手機廠商已經拿下了很多市場份額,中興早已錯失良機,發展愈加艱難。
最後,渠道變革和營銷變革,中興都白白錯過。在渠道上,小米、榮耀走線上做性價比的路線,線下OV走門店運營路線,撲向下沉市場。兩路出擊之下,中興的傳統渠道不靈了。營銷方面,小米、華為以微博為陣地大獲成功,但中興的線上營銷始終難見蹤跡,在線上存在感愈發微弱。
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掉隊,中興逐漸在國內市場邊緣化,在國內邊緣化的同時海外依舊面臨同樣的問題。在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之下,中興海外市場受到的波及變得更加尖鋭,終端業務風雨飄搖。
被掐脖子
2018年,美國揮舞貿易大棒,將利刃架在了中興脖子上,可以説這是中興成立以來又一個重大危急時刻。
按照美國禁令要求,中興如約與之簽訂《替代和解協議》,按照協議規定,中興必須更換二級以上主管及董事會成員,並由美國挑選人員進駐中興通訊接受合規審查。
受此影響,當時包括負責中興終端的CEO程立新在內的14位董事,都先後宣佈離任,程立新離職後,原中興終端供應鏈負責人徐鋒接任終端 CEO。
除了人事變動、產品禁售之外,中興還被要求賠償11.92億(摺合人民幣超過82億)美元,其中8.92億為罰金,3億為保證金。由於中興在美國有着廣泛的市場利益,而且核心的技術(芯片等)掌握在人家手裏,只能乖乖交錢認罰。
但這次鉅額罰款,直接導致了中興當年“轉盈為虧”。2017年上半年還盈利22億人民幣,2018年上半年中興的淨虧損竟然達到了78.24億人民幣。不僅如此,由於罰款數額巨大,導致中興當年的經營還出現了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以至於中興不得不向銀行緊急申請信用貸款,以挽救岌岌可危的資金壓力。
據瞭解,2018年8月30日,中興通訊發佈公告公佈,決議2018年下半年擬向若干金融機構再申請綜合授信額度近470億。其中人民幣額度426億,美元及歐元額度摺合人民幣近40億。可見,這次罰款對中興的資金壓力之大。
中興通訊遭此困厄,中興內部各業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羸弱不振的終端業務首當其衝。貿易戰之後,中興被迫關掉了很多國內研發中心。相關研發員工或裁或轉崗,海外終端機構也受到影響。除美國之外,歐洲、俄羅斯等傳統優勢市場的人員紛紛撤離當地。
就在很多人認為作為“吊車尾”的終端業務,要被戰略性放棄的時候,中興CEO徐子陽卻表示:“終端業務是中興通訊5G主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部分,將繼續堅定投入。但也同時表示,在短期內終端業務也要做業務聚焦調整。”那麼,押注5G的中興終端有機會贏嗎?
5G窗口,加速終端崛起
此次,倪飛就任中興終端事業部總經理,可以看作是中興高層希望藉助5G東風扭轉其羸弱不堪的終端業務。從最新的消息來看,中興的動作還包括繼續在芯片核心領域的研發,以支持終端業務快速崛起。
據瞭解,中興通訊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高達121億,用於核心5G專利研究,這才取得了全球5G專利第三、通訊設備第四的成績。
中興此前之所以被美國“卡脖子”,主要是中興在芯片研究的核心領域受制於人。而據中興放出的最新芯片研究成果來看,這種局面多少能夠得到改觀。日前中興宣佈7nm芯片目前已經達到了規模量產的階段,並已經在全球部署商用,5nm芯片正處在技術導入階段。
據瞭解,這次研發的7nm芯片將用於5G通訊基站中使用,並非智能機應用,這意味着中興通訊基站業務再次站在了領先賽道上。而通訊業務的進步,必然有利於中興整體業務的穩定。這對屢屢受挫的中興終端業務而言,可以説是個好消息。
近年來,中興也在渠道、營銷上逐漸開始向華為、小米等學習。比如,此次618活動,中興5G終端端手機就先後亮相各大電商平台,極大地吸引了各方注意力。從長遠來看,這必然會成為一種趨勢。
5G時代,對於又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線的中興而言,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重現榮光的機會。而中興只有抓住這個機會加速奔跑,才有可能跟排在前面的華米OV一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