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朱小燕:人工智能讓海量信息為我所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陸一夫)8月10日,由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峯會以在線形式舉行。在“AI如何助力新基建”分論壇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小燕表示,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應用方面有很大優勢,主要因為我國有人口紅利、數據紅利,所以有更多機會落地應用,但從科研的角度來説,更希望做到的是基礎理論方面的創新。

“雖然我們老説某國第一、我們第二,但是第一、第二的差距還是挺大的。”朱小燕認為,“基礎理論創新能夠使我國在國際上引領整個人工智能領域朝着新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別人指一個道我們再去做,要做到我們自己指一個路,讓別人跟着我們去走,這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朱小燕表示,中國之所以有數據紅利,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應用良好,大量的內容被數字化後產生出作用,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游刃有餘地讓信息為我所用。

“比如現在城市裏有成千上萬個攝像頭,如果沒有人臉識別技術,那是不能用它抓逃犯的,最多是出了事調監控看看。這時候我們用什麼技術處理這種爆炸了的信息?這就是人工智能技術。”

另外,除了對內容進行數字化,還需要讓海量信息的精髓得到凝練和總結,以便後人能夠快速地學習和使用,“這也是我們人類最重要的能力,我們可以寫書,這樣就可以傳承,我們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得更快。靠的還是人工智能技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陸一夫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劉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15 字。

轉載請註明: 清華大學朱小燕:人工智能讓海量信息為我所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