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閃光者 雙料“01”指揮員王光義:見證白日焰火
王光義 北京理工大學供圖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將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太空,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次任務的“01”指揮員王光義坐在測試發射大廳正中央,儘管一夜未眠,臉上還是難掩興奮之情。
他緊盯着指揮大屏上火箭飛行的速度高度曲線,仔細辨聽調度傳來的測控跟蹤音。30多分鐘過去,跟蹤結果表明器箭分離正常,大廳內頃刻間掌聲如雷,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所有人都早已忘了一夜未眠。
此時,王光義向後靠上椅背,心中緊繃了兩個多月的弦終於慢慢舒展開來。王光義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長五和長七兩型火箭的雙料“01”指揮員。1999年,從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畢業後,他20年如一日,紮根航天事業。
這是王光義第二次擔任新型火箭的首次應用型發射“01”指揮員。早在2017年4月20日的長七火箭首次應用發射——“天舟一號”任務中,他就成功實現了“零窗口”發射。這次探火任務則遇到了更多挑戰——由於前續任務的調整,留給火箭活動發射平台的恢復時間也跟着縮短,從48天直接壓縮至35天,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再壓縮出4天時間才能在第一窗口發射。
儘管要和時間賽跑,但王光義仍然堅持所有工作都要“穩”字當先,要搶回失去的時間,關鍵在於找出短線、制約因素和系統間的耦合關係。所有環節他都在一線全程跟進,因為他深知需要在保證質量、不減流程的情況下,通過優化流程安排,實現再壓縮4天的目標。
“前期在研究長征五號活動發射平台恢復計劃時,我們針對串行工作安排不合理、室外射後恢復工作時間偏長、應對惡劣天氣裕度不足這些問題,找到優化和解決方法。”王光義説。
通宵工作,是中午發射帶來的一個小挑戰,有部分崗位甚至需要連續36小時“作戰”。“我相信大家即使在夜裏也會有很好的精神狀態,因為所有人都明白,自己參與的是多麼重要的事情。”王光義説。事實上,他已經習慣在晚上工作,這次任務期間有接近80%的天數里,他都會在廠房或測試大廳加班。
整流罩內温度上升過快,是中午發射帶來的又一個挑戰。通過數學建模理論分析、梳理歷次任務空調保障情況,王光義立刻帶領團隊提出3項措施:“首先推遲整流罩內停止空調送風的時間;其次增大進風面積,提高換熱效率;最後採取雙機組空調保障,儘量降低空調停止送風前的初始温度。”再經過模擬發射演練的驗證,措施效果良好,增強了後續順利完成探測器環境保障的信心。
如果要談王光義對航天事業的最初印象,需要追溯到1990年,“亞洲一號”從西昌衞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他第一次知道了航天發射,第一次知道在祖國的大西南有個叫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的地方。5年後,懷揣航天夢想的王光義,走進了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
“學校4年的悉心培養,濃厚的科技報國氛圍,一直深深感染和激勵着我,讓我逐步堅定了投身航天事業的想法。”談到選擇,王光義這樣回憶道。“大學4年,我從迷茫走向成長,心中有一份淡定和自信,手上有一份絕活和特長,肩上有一份責任和擔當。”北理工的紅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脈。
1999年秋天,他走進了西昌大涼山,作為少年時所驚歎的航天事業的一分子,開啓了一干就是21年的航天人生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通訊員 徐斌如 李寒劍 哈楠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