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鳥神星
鳥神星與其他的矮行星冥王星、鬩神星和妊神星,一同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鳥神星比冥王星要稍微小一些,是柯伊伯帶從地球上看第二亮的天體(冥王星是最亮的)。這顆矮行星繞太陽一圈大約需要305年的時間。
鳥神星在太陽系研究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它和鬩神星一同被發現,促使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考慮行星的定義,並且創建了新的矮行星研究小組。
鳥神星是以生育之神拉帕努伊的名字命名的。
發現
2005年3月31日,在帕洛馬天文台,鳥神星被邁克爾·E·布朗(M.E. Brown)、查德·特魯希略( C.A. Trujillo)和戴維·拉比諾維茨(D. Rabinowitz)三人發現了。
大小和距離
鳥神星的半徑約為444英里(715公里),是地球半徑的1/9。如果地球只有五分錢硬幣那麼大,鳥神星就和芥子一樣大。
鳥神星的平均距離為4 253 000 000 英里(6 847 000 000 公里),距離太陽45.8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簡稱AU)是從太陽到地球的距離遠。從這段距離看,太陽經過6小時20分鐘才能在鳥神星形成太陽光。
軌道和旋轉
鳥神星繞太陽一圈需要305個地球年。當鳥神星繞太陽運行時,它每22.5小時完成一次自轉,致使它的日長與我們的日長相似。
形成
矮行星鳥神星是天體中的一員,這些天體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的稱為柯伊伯帶一個圓盤區域內運行。這個遙遠的領域,居住着數千個微型冰世界,它們形成於太陽系大約45億年前的早期。這些冰冷的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天體、海外天體或者類冥天體。
結構
科學家對鳥神星的結構知之甚少。
表面
我們從遠處看不到太多關於鳥神星表面的細節,但它看起來確實是一種紅褐色,類似於冥王星。科學家還檢測到了冰封的甲烷和乙烷。事實上,直徑達半英寸(1釐米)的冰凍甲烷顆粒可能停留在鳥神星寒冷的表面。
大氣
鳥神星可能會在太陽的近日點附近處形成非常稀薄,由氮構成的大氣。
生命潛能
鳥神星的表面非常寒冷,因此那裏不太可能存在生命。
衞星
鳥神星有一個臨時衞星—S/2015(136472)1——暱稱為MK 2。它比鳥神星暗1300多倍。MK2距離矮行星約13000英里,其半徑估計約為50英里(80公里)。
環狀物
鳥神星周圍沒有已知的環狀物。
磁層
科學家不知道鳥神星是否有磁層。
探索
2005年3月,鳥神星由邁克爾·E·布朗(M.E. Brown)、查德·特魯希略( C.A. Trujillo)和戴維·拉比諾維茨(D. Rabinowitz)在帕洛馬天文台首次觀測到。在這顆矮行星被確認之前,它的非官方代號是伊斯特本尼( Easterbunny),臨時名稱是2005 FY9。
重要日期
2005年:在帕洛馬天文台使用地面望遠鏡首次觀測鳥神星。 2008年:鳥神星被國際天文聯合會認定為矮行星。
2016年:美國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圍繞鳥神星運行小而暗的衞星,它是柯伊伯帶中僅次於冥王星的第二亮冰質矮行星。
FY: 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