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衞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按照發射技術流程,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衞星已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測試、推進劑加註和發射前狀態設置,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也已完成加註前的全部測試工作,功能、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即將開展常規推進劑、低温推進劑加註,將於近日擇機發射。
北斗三號最後一顆星即將發射,中國航天多個系統準備完畢
根據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西安衞星測控中心以及西昌航天發射場發佈消息來看,北斗三號的發射時間將於16日左右進行。作為我國航天測控網的主力軍,西安衞星測控中心目前正在積極調配測控資源,而據已報到的信息來看,已經明確渭南站、廈門站、三亞站、喀什站參與此次發射測控任務。
而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6號船已抵達任務太平洋任務海域,此次發射就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發布的消息來看,遠望6號船將作為唯一的海上測控站參加此次任務。在抵達任務海域後,遠望6號船已對任務海域的流速、流向、風向、風力等環境進行調查,此刻正靜待火箭飛天。
中國北斗有什麼戰略意義
目前,能在全球能獨立完成衞星定位系統研製工作的只有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GLONASS以及''北斗''。儘管''北斗''發展的略晚,但是發展勢頭最猛。根據GNSS監測的評估年報顯示,北斗系統服務性能與世界其它衞星導航系統相當。可能大家可能會問,美國免費的GPS十分好用,為什麼我們還要發展北斗?這件事無論是從經濟還是軍事,我國發展北斗都勢在必行!設想一下,我國的軍事裝備採用GPS,如果美國向我們發射欺騙碼,這就會讓我軍的導彈飛向自己,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果斷擺脱對GPS的依賴,獨立研發此類系統,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北斗''也由此誕生。
中國北斗系統規模全球最大
據《日本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如今的中國的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美國的GPS,在聯合國195個會員國中,有130個國家首都上空一天中可觀測到的北斗衞星數量超過GPS,其中100個國家位於亞洲、非洲等地。而在巴基斯坦,
北斗衞星已被用於軍事系統
,包括中東在內已有超過30個國家實際使用北斗系統。如果北斗成為這些國家的衞星定位標準,中國將在推行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佔據優勢,從而可以打破GPS長久以來的全球壟斷。
5G時代,也是北斗時代
隨着5G時代的到來,“北斗 5G”有望在機場調度、機器人巡檢、無人機、建築監測、車輛監控、物流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將進一步促進北斗增值服務的應用普及和多樣化發展。目前我國已經與東南亞、南亞、中亞、東盟、阿盟、非洲等國家和組織建立了北斗相關合作機制,舉辦北斗亞太行、北斗東盟行、中阿北斗合作論壇等系列活動,加強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建設北斗系統海外中心,推動北斗在亞太地區和“一帶一路”的落地應用。
行百里而半九十,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謙虛謹慎
航天君不是潑冷水,畢竟今年在大項任務密集的同時,我們也遭遇了兩次失敗,而其中一次就是長三乙的發射失敗。作為我國航天發射的主力火箭,長三乙一直以穩健著稱。但是上一次的失敗依然像我們闡述了成熟不等於成功的鐵律。此次北斗發射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們要更加戒驕戒躁,保證萬無一失!
馬斯克三週內發射200顆衞星
美國東部時間6月13日5時21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第九批58顆“星鏈”衞星,併為地球成像公司Planet提供“拼車”服務,搭載3顆SkySat遙感衞星上天。至此,SpaceX累計發射“星鏈”衞星540顆。而上一次發射就在10天前。美國東部時間6月3日21時25分,第八批60顆“星鏈”衞星搭乘獵鷹9號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一箭五飛火箭第五次成功回收。下一步,SpaceX將在三週時間內通過發射3次Starlink任務,將約200顆Starlink衞星送入地球軌道。Space表示,將在星鏈計劃執行之前最多部署54000顆衞星,星鏈計劃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為地球提供高速連接服務。
中美航天領域迎來更激烈的競爭,馬斯克手裏的牌我們清楚,波音手裏的暗牌更值得警惕
北斗全球組網,中美航天領域將迎來直面廝殺,而這場廝殺之後,在外空間停留層面,中美將開始另一場競爭。眾所周知,國際空間站將會在2024年左右退役,在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美國會不會用民營的外衣偽裝一個有着軍事用途的新空間站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不會放棄太空資源,而中國航天本着和平開發的原則在不斷大步邁進廣結良緣的同時,美國必然有相應的措施。目前馬斯克已然將商業航天做成了讓人羨慕的樣子,那擁有眾多黑科技的波音會為美國留有什麼樣的後招我們不得而知。如今我國已經連續兩年,在火箭發射的頻次上超越了美俄,但毋庸置疑,以馬斯克的龍飛船為標誌,下一步太空將成為中美博弈新的角力點,在美國拿出更多的黑科技前我們更期待中國航天可以拿出更多的秘密武器,以反制美國對太空的軍事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