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發展的巨輪中,位於南方的佛山順德,一直以領跑者的姿態挺立在製造業發展的前沿。不久前,順德再創新高峯,29家境內外上市企業總市值突破萬億元。在今年的佛山企業百強榜中,33家企業入選,佔榜單企業總營收的68.1%。
這是順德企業的輝煌,也是順德堅守實業,推動製造業不斷做大做強的成果。
8月31日,“奮進之路——順德發展成就展覽”在順德區博物館正式亮相,從“兩家一花”到“八大支柱”“一鎮一品”再到世界集羣,展覽系統地回顧了順德製造發展歷程,展現了這座中國製造業重鎮的初心與雄心。
從這裏,可以讀懂“順德製造,中國驕傲”強大的密碼:從鄉鎮企業到民營經濟集羣,再到智造引領的世界級產業集羣,培育出美的、碧桂園、格蘭仕、萬和、康寶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知名企業、品牌。創新是推動順德製造不斷前行的動力,改革為這個製造大區不斷釋放活力。
屹立新時代,開啓新跨越。當前,順德正全力建設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加大力度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培育“三個一批”製造業企業梯隊。邁向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順德又將從光輝歲月走向壯闊新天地。
南方日報記者 羅湛賢
工業崛起
躍居“廣東四小虎”之首成就珠江樣板
一部順德發展史也是中國現代工業化的縮影。走進順德發展成就展覽,回顧中國現代工業化進程,順德始終咬定發展製造業、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不放鬆,開創出一個又一個輝煌傳奇。
順德發展成就展覽第一展區聚焦新中國成立後到改革開放前,順德從一窮二白到初露崢嶸的鉅變。早在20世紀50年代,順德工業化先聲奪人,將輕工業全部納入二輕局管理,製糖業、繅絲業,加工製造從小到大,創多個全省第一、全國第一,在南粵工業經濟版圖中舉足輕重。
向海而生,敢開天下風氣之先。20世紀70年代,順德率先成立全省首批社隊工業管理局,出台系列方針政策,鳳城大地掀起社隊創業新高潮,成為當地工業經濟的生力軍,也是日後大量鄉鎮企業的“搖籃”。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格蘭仕集團創始人梁慶德、“中國消毒櫃之父”羅小甲、珠江冰箱廠創始人潘寧等順德商界鉅子也從此接受到企業培訓的啓蒙。
社隊創業帶來了工業經濟的初步繁榮:機械、機電、傢俱,供不應求;花頭、磚頭、石頭,遠銷全國。“兩機三頭一家”崛起,造就了一批專業村,為後來專業鎮的起飛埋下了種子。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大潮起珠江。位於珠江西岸的順德從滾滾春雷中甦醒,率先解放思想,發展農村生產力,探路商品經濟,確立“工業立縣”戰略。順德由此告別數百年的農業社會,大踏步進入工業社會,在廣東率先“殺出一條血路”。
隨後在短短十餘年間,珠江冰箱廠、蜆華風扇廠、廣東電飯鍋廠等一大批在全國赫赫有名的鄉鎮企業陸續湧現,成千上萬的順德產品隨廣貨北伐,風靡大江南北。1991年,全國評選十大鄉鎮企業,順德佔了“半壁江山”。
創新是深入順德製造骨髓的強大基因。中國第一台雙門雙温冰箱、全球第一台消毒櫃、國內第一條陶瓷生產整廠整線工程……順德發展成就展覽第二展區,展示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順德工業取得的領先全國的成果。
這一時期,順德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憑着“三個為主”(以集體經濟為主、以工業為主、以骨幹企業為主)模式大力發展工業,多項經濟指標位居第一或前列,迅速躍居“廣東四小虎”之首,併成為社會學家費孝通研究的“珠江樣板”的典型。
全國最大的電風扇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電冰箱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燃氣具生產基地……1992年,《經濟日報》頭版刊發《“可怕”的順德人》報道,關注眾多順德製造在全國“橫掃千軍如卷席”的現象,描繪出順德經濟高速發展的狀態,驚歎順德人的“可怕”。
集羣成形
從“兩家一花”到“八大支柱”領跑全國
從本土走向全國的順德製造業,如何發展壯大,形成一個個極具影響力的產業集羣?走進順德發展成就展覽第三展區,回顧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跨越可以找到答案。
1992年春,改革開放迎來新局面。此後,作為全省試點的順德率先推行以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綜合改革,改革的紅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
這一時期,美的完成內部股改,次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的上市公司;萬家樂、萬和、神州等龍頭企業強勢崛起,“容聲容聲,質量保證”“華寶空調,着着領先”等大批順德品牌深入人心,風靡神州;順德的冰箱、洗衣機、電飯煲、微波爐等產銷量穩居全國第一,並以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培育了全國16%的名牌家電產品。
幾乎同時,專業鎮經濟也開始崛起,大量生產經營同一或相關行業的企業在地理空間上聚集在一起,並發展起不同程度的分工、合作,後來成為鎮域經濟的重要支柱。以325國道為軸心的順德傢俱產業帶迅猛發展,作為製造中心的龍江被稱為“中國傢俱第一鎮”,其生產的傢俱佔據全國傢俱市場近半份額。花卉產業也在此時迅猛發展,中國蝴蝶蘭1/3的種植面積在廣東,而廣東的一半在順德,形成了研產供銷一體的花卉產業基地。
“兩家一花”從此聞名全國,成為順德響噹噹的產業名片。一批企業從改革中脱胎換骨,迅速做大做強,形成了全國知名的民營經濟集羣;順德十個鎮街形成“一鎮一品”“一鎮多品”為特色的集羣和體系,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分工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入21世紀,順德主動擺脱對“兩家一花”的依賴,推動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產業鏈趨向豐富完整,逐步形成家用電器、機械裝備、電子通信、紡織服裝、精細化工、傢俱製造、印刷包裝、生物醫藥“八大支柱”產業。
“八大支柱”形成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羣,其中家用電器、機械裝備產值相繼突破千億;培育出一大批民族品牌,壯大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為順德領跑中國縣域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家電之都”“中國塗料之鄉”“中國傢俱製造重鎮”等國家級稱號不斷加身,從此奠定了“順德製造,中國驕傲”的地位。
智造引領
發展“三個一批”企業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羣
黨的十八大以來,順德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在順德發展成就展覽的第四展區,充分展示了順德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再一次站在新時代的風口之上,開啓從製造向智造的新躍遷。
搶抓“微笑曲線”高端環節,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順德大力發展工業設計,以廣東工業設計城為平台聚集了超8000名設計人才,為珠三角乃至全國輸出創新案例,成為全省最大的原創設計孵化基地之一,並劍指打造面向全國和全球的“世界設計之都”。
距離廣東工業設計城不遠處,以智能製造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力量也在噴薄而出。
美的攜手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打造智能製造科技園有序生產,一批批“順德造”的工業機器人陸續下線;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谷正按照“兩家一園”的設想加速崛起。順德正在推進的村級工業園改造為其提供載體支撐。項目計劃引入1萬名以上頂級專家人才,打造涵蓋機器人研發、教育、製造、應用的全生態高地。
如今,世界排名前五的機器人行業巨頭搶灘進駐,美的、碧桂園等千億企業加速構築機器人產業生態鏈,嘉騰、隆深、利迅達、科凱達等一批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湧現,全國每產銷50台機器人中就有1台來自順德……新時代的工業革命正在這裏發生,順德正在崛起成為華南智能製造的新高地。
近年來,順德提出建設“科技順德”戰略,用科技力量武裝傳統產業,打造“企業家+科學家+現代產業園”的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新模式,打造新時代的“兩家一花”。
世界級開源芯片基地正是這一典型。順德區政府攜手格蘭仕集團、香港恆基集團,形成百億級規模的產業主體集羣和萬人級的產業人才集羣。“圍繞芯片產業發展,公司已在全球佈局人才。未來,順德要至少聚集100家以上的芯片設計企業。”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廣東躍昉科技有限公司CEO梁惠強説。
乘着村級工業園改造的東風,順德不僅吸引開源芯片項目落户,還打造了以華騰芯城為主的集成電路產業園和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的人工智能家電產業園,一個超過6000畝千億級產業基地正拔地而起。
為貫徹落實省委發展“三個一批”企業的要求,順德又提出了新目標:5年內打造一批極具競爭力的企業艦隊,着力鞏固壯大10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發展提升50傢俱有行業引領地位的創新型企業,培育打造200傢俱有高成長性的支撐未來的企業,將更多細分行業領軍企業培育成行業的“美的”。
千帆競發,勇者當先,創新是推動順德製造持續引領的不竭動力。
去年以來,順德提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三核兩高”戰略,深度走訪上百家區內企業,奔赴深圳、合肥、青島等地探尋創新發展之道。今年8月舉辦全區科技創新大會,發佈“科技創新十條”政策,重獎科創領軍企業和項目,首次面向全球發佈核心技術攻關榜,邀請天下英才“揭牌掛帥”,攻關企業“卡脖子”技術難題……製造大區吹響了邁向創新強區的新號角。
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表示,順德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堅定不移為製造業發展造環境、造空間,為佛山高質量發展作出順德積極的貢獻。
從草根崛起到巨頭林立,從產業矩陣到品牌軍團,從“順德製造,中國驕傲”到世界級產業集羣,順德發展成就展覽以生動的表現形式呈現了順德成為中國製造大區的光輝歷程,並啓發人們開創順德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繼續奮進。
■縱深
釐清政府與市場關係,不斷深化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政企攜手闖世界厚植營商創業沃土
順德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政府作用的有效發揮。改革開放以來,順德對良性互動的政商關係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從早期的“放水養魚”到樹立了親商、安商、富商理念,從超前引領產業轉型到手挽手、肩並肩闖世界,順德黨委政府準確把握每一個經濟發展階段的特點,革新理念,確立有效處理政商關係的準則,在中國縣域發展中不斷向前引領。
20世紀80年代,順德率先確立了“工業立縣”戰略,政府“放水養魚”,對企業減税、多予、少取,也就是在財政上給鄉鎮企業更多的激勵。彼時,基層幹部帶頭,全民興辦企業,營造出濃郁的“向商、重商、經商”的社會氛圍,帶動起珠江冰箱廠等一批鄉鎮企業標杆崛起。
到了90年代初,為破解鄉鎮企業政企不分桎梏,順德先行一步,扛起廣東改革試點大旗,推行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綜合改革,探索建立“產權明晰、貼身經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政商各歸其位。
順應市場經濟發展潮流,明晰了產權讓順德鄉鎮企業吃了“定心丸”,增強了發展的信心與動力。美的因改制而踏上了資本市場的快車道,碧桂園更是從此快速崛起。“我有今天的成績,首要感謝的是這個偉大的時代,更感謝順德良好的創業發展環境。”何享健説。
進入21世紀以來,順德的政商關係又發生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從持續改善政府服務到經濟發展的“超前引領”,順德一方面出台新的優惠政策,提出要“親商、愛商、為商、信商、利商”,持續改善政府服務,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另一方面,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大力發揮政府之手,引導產業升級,騰籠換鳥、淘汰落後產能,重塑城市環境等。
邁入新時代,新一輪政商關係的重塑成為新的命題。2012年以來,順德創造性地提出“要與企業肩並肩,向前走”,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2015年召開全區企業服務促進大會,向企業家傳達了繼續加強政府服務的信號,提振企業家的信心,並推出企業服務“10條”。
為製造業發展開闢廣闊空間,跟上順德企業創新及全球化需求,近年來,順德堅持對外開放,以世界為舞台,推動企業走出去佈局全國、全球市場。以中德工業服務區為橋頭堡,順德區政府連續4年赴德國全球路演推介,組織企業參展漢諾威工博會。推動美的、格蘭仕、伊之密等骨幹企業加快全球配置資源。
為破解企業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順德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口,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同時順德持續深化改革,實現“有為政府,有效市場”。順德啓動的“1121”改革為例,按照世界銀行標準,實現工業項目施工許可證最快11個工作日內獲得,房建類建設項目最快21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效率領跑全國。
順德構建的新型政商關係也獲得企業的普遍認可。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敬財認為,順德已基本構建了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德爾瑪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鐵強坦言,作為一名創業者,十多年來最大感受是,順德的營商環境非常好,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時十分親切。
“根據市場和企業來轉變政府的角色和職能。”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春花20多年跟蹤研究順德的發展,她認為,政府重在服務經濟,以市場來指導政府工作,順德創造了市場經濟的政府實踐新模式。
“順德的發展,過去靠企業,今天靠企業,未來依舊靠企業。”郭文海表示,真情呵護企業家、真心服務企業是黨委和政府的天職。要建設好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要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建設尊商護商、開放包容、奮勇爭先、公平競爭的營商文化,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打造與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一流營商環境。
■聚焦
從“星期六工程師”到“21世紀用世界人”
順德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回顧順德發展騰飛史,既是一部現代工業化的演進史,也是一個製造重鎮與人才的共生史。
改革開放之初,順德人就有一句口頭禪:“借別人的腦袋發自己的財”。但在1978年,順德有職稱的科技人員只有1400多人,佔全縣人口的0.15%。作為一個既缺乏大型國企,又沒有本土高校,既非特區,也不是省會城市的縣域,人才從哪裏來?
答案是想盡一切辦法,招人、挖人、借人、調人。改革開放初期,技術人才奇缺,順德就到廣州用車把工程師接到順德,利用“星期六工程師”攻關企業技術難題。
1988年,國家人才政策尚未“鬆綁”,大學生還處於“統包分配”的年代,順德已經成為湖北省外第一個到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打廣告牌”招聘人才的縣市。同一年,上海暴發甲肝,就在許多外地人談滬色變時,順德卻毫不猶豫走進上海交大攬才,在當地轟動一時。
到了1991年,在鄉鎮企業還是大學生心中的“泥飯碗”時,美的就宣佈面向全國重金招聘人才,並從華南理工大學成功招收到全國鄉鎮企業第一個博士生馬軍。後來,馬軍設計出國內一流的高效節能空調器樣機,讓美的空調在市場上一炮打響,訂單突破1億元。
進入新世紀,順德在縣一級率先與中國工程院達成長期合作,由16名院士組成了科技顧問團幫助企業攻關關鍵技術;以美的、申菱、德美化工為首的一批企業建立博士後工作站,數量居全國縣級地區之首。
從2012年開始,順德連續5年走進北京最高學府之一的清華大學,舉辦的“鳳舞燕京·智聚順德”高端人才交流洽談會。由此吹響了全國縣域經濟體中最具魄力的攬才集結號。連續13年舉辦順德研究生交流會,不僅是順德發展壯大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渠道,還成為中國縣域招才的品牌活動。
近年來,美的開出百萬年薪“海淘”國際高端人才,碧桂園啓動精英招聘計劃招攬大量碩士博士,格蘭仕開啓萬人招聘行動……一批龍頭企業相繼發起全球獵才行動。助力企業招才引智,順德啓動“全球合夥人”計劃,邀請知名企業家和優秀人才成為推動順德高質量發展的“合夥人”,力促人才與順德同頻共振、共生共榮,海內外青年才俊魚貫而入。
“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順德人,80年代用廣東人,90年代用中國人,21世紀用全世界人才。”這不僅是美的集團的用人觀,更是順德海納百川、唯才是舉的最生動寫照。
愛才重才讓順德成為無數胸懷野心的青年人追逐夢想的熱土。“我是清華大學七八級、八三屆機械系學生,從北京來到順德20多年。”廣東德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王韶峯説,大量人才的集聚開創順德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讓這個縣級區打造通達全球的人才網絡。“不僅企業重視人才,順德政府對於人才也求賢若渴、關懷備至。”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遊斌表示,於順德製造強區而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要納天下英才,創順德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727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新領航:順德如何成為中國製造大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