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4%好評的經典延續《塞伯利亞之謎:世界之前》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科技

作為一款在2002年發售的點擊解謎向劇情冒險遊戲,《塞伯利亞之謎》因為獨具特色的發條朋克世界設定,和令人嚮往的冒險之旅,在《無盡之旅》和《神秘島》佔此類遊戲大頭的那個年代,依舊能夠得到不錯的銷量和口碑。

二十年過去,《塞伯利亞之謎:世界之前》作為該系列的第四部,終於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遊戲在經歷第三部的滑鐵盧之後,吸取了經驗和教訓,最終以優秀的品質,在steam平台獲得了玩家們94%的特別好評。細膩的音畫表現,和娓娓道來劇情,帶給了玩家一段難以忘懷的冒險之旅。

不過,在介紹這款遊戲之前,我還是要強調一下:雖然和《古墓麗影》系列同為女性主角的冒險遊戲,但《塞伯利亞之謎》系列卻不像前者一般,擁有緊張刺激的遊戲體驗。相反的是,遊戲全程只需要鼠標操作,且沒有戰鬥的機制,是一場在舒緩的節奏之下展開的冒險之旅。

可以肯定的説,這是一款需要玩家靜下心來細細體會的遊戲。

作為一款系列作品的續作,遊戲依舊是關於主角凱特·沃克的冒險。如果你未曾玩過該系列的作品,可以通過主界面的“前情提要”來了解人物和故事的大概。

在初代中,一名來自紐約的律師凱特·沃克,為了事務所的業務,來到了歐洲的小鎮。陰差陽錯之下,凱特被捲入到一位名叫漢斯的老人追尋夢想的事件中。為了給漢斯尋找失落的小島塞伯利亞,和傳説中的猛獁象,凱特和漢斯,以及漢斯製作的機器人奧斯卡開始了一段漫長的冒險旅途。

《塞伯利亞之謎》中的凱特和奧斯卡

繼二、三兩代的故事發展,兩位冒險者最終找到了傳説中塞伯利亞,也見到了漢斯心心念唸的猛獁象。而凱特在幫助漢斯實現夢想之後,也面臨着新的挑戰。是自此返回紐約,還是繼續向前?在艱難的抉擇下,凱特最終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冒險之旅。但同時,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第三部的最後,凱特被遊戲中的民間法西斯組織帶走,在礦洞裏做苦力。

在《塞伯利亞:世界之前》的故事中,凱特因為機緣巧合逃離了礦洞。為了完成同伴喀秋莎的遺願,凱特開始了一段新的旅途。

而喀秋莎的願望,就是讓主角去尋找這個相隔六十餘年,但是和凱特長得一模一樣的畫中人。

誠意滿滿的製作

相信許多人在玩過遊戲的Demo之後,都會對廣場的演奏這一段難以忘懷。

坐在由精密儀器構成的巨大鋼琴前,達娜擺上琴譜,開始彈奏鋼琴。隨着輕盈的鋼琴聲流淌在廣場,鋼琴的機關相繼開啓,拿着大小提琴、小號、管風琴等各種樂器的機械樂手們相繼而出,達娜和機械樂隊共同演奏了一場恢弘的交響曲。

如果説層層遞進的厚重音樂是為了給最後一刻做鋪墊,那麼它確實沒辜負達娜和機械樂隊所做的努力——鐘樓中緩緩而出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機械天鵝,給這場精彩的演出添上了點睛之筆。此時,在這樣華麗且浪漫的音樂和畫面前,我深深沉醉其中。而這樣絕妙的視覺盛宴,也讓我不得不佩服制作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在遊戲整體遊玩過程中,遊戲畫面所帶來的感染力未曾減弱。

遊戲通過古樸而優雅的小鎮,綴滿鮮花的街道,傳統又充滿機械感的電車,構造了一個充滿歐洲風情,又帶有帶有機械風格的半架空世界。身處雪地的銀鏡避難所,朦朧的霧之鎮,遊戲中的每一處場景,都各有特色,讓我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四處閒逛,沉浸在這座美麗的瓦根小城。

而場景也帶有極強的可交互性。玩家可以通過書籍和信件,瞭解故事中虛構的法西斯組織“褐影會”的歷史背景。也可以通過房間中的老式電腦,查閲地點和人物的故事。就連掛在牆上的藝術品,也大多可以查看,讓玩家細細品味。

不同於上一作令人失望的表現,《世界之前》優秀的畫面,和大量豐富的文字內容,讓我感受到了製作組滿滿的誠意。

恰到好處的解謎

而這份滿滿的誠意,也體現在這作更為豐富的機械的解謎上。

遊戲中,無處不在的精密機械的謎題,看似異想天開,但又帶有極強的邏輯性,讓人在解開謎題時不由感嘆一句:“啊,原來是這樣!”

就像穆勒古董店中的這顆“沃拉伯格球體”(其實是變成小動物的奧斯卡)。按下兩側的按鈕,“輸入”相應的密碼,繼而拿出鑰匙,層層遞進又充滿機械樂趣的解謎方式,不僅十分“燒腦”,也能夠親身體驗到操作精密儀器的那份樂趣。

得益於點擊式遊戲通過鼠標操作的方式,這些精密機械的各種拉桿、鑰匙、按鈕、齒輪等機關,玩家都可以通過鼠標的點擊、拖拽、旋轉等方式來完成,頗有一種“親自上場”的感覺,極為有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音樂廣場的機械樂隊複雜的三個裝置,每一個裝置都有不同的玩法,每解決一個難題,都產生了強烈的成就感。

除了了機械方面的謎題,遊戲中還設置了更多解謎的難題。例如電報和摩斯密碼的破譯,打開保險箱的開啓方式,修理火爐等各種奇思妙想的謎題,每一個都有不同的解謎方法,可玩性大大增強。

就像閣樓上的保險箱這個謎題,需要得知雪山不同地方的維度。這讓玩家立馬想到了屋外的望遠鏡,通過自己親身搜索,便能解開謎題。大多數謎題的難度都比較適中,處於“立馬就能想到”和“需要去查攻略”兩者之間。這樣親歷親為的方式,讓玩家在解謎的過程中即能體會到挑戰的樂趣,又不會產生過多的挫敗感。

兩段時空的交織

或許是為了照顧未曾接觸過系列的新玩家,遊戲一開始則從一位全新的主角切入。擁有和凱特極為相似的容貌,這位則是凱特在整個遊戲中一直追尋的達娜·羅茲。遊戲通過凱特和達娜這兩位角色雙線切換,交織出一段跨越時空,但又異常和諧的故事。

如果説遊戲中凱特線的任務是通過解決各種謎題,尋找達娜的蹤跡,那麼達娜這條線則講述了一段完整的劇情。

這是一段由“一見鍾情”開始,但中途因為戰爭的阻攔,最後遺憾終場的愛情故事。而凱特也在不斷追憶過去的過程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在初玩《世界之前》之時,又或者是對整個《塞伯利亞之謎》系列,我常常有個疑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凱特毅然決定放棄過去的生活,走向未知的冒險?是漢斯追逐夢想的精神,還是凱特自己不願妥協的念頭,又或者是喀秋莎臨時的願望?這些微弱到有些牽強的念頭,在我看來是無法支撐凱特一直走向未知的旅途的。

不過,遊玩《世界之前》的過程中,隨着劇情的推進,真相展現在自己眼前時,凱特的這份堅持,最終還是讓這趟旅途獲得了獨特的意義。雖然凱特因為一時腦熱的念頭踏上旅程,失去了自己的男朋友,也錯過了母親的葬禮,留下了不可忘記的遺憾,但是同時,她也獲得了幾段精彩的人生經歷,和解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獲得了存在的意義。或許在凱特看似茫然但卻一直前行的旅途背後,製作組最終想告訴我們的是: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遺憾與錯過,但在不斷前行的同時,也會收穫許多欣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與其於寂寥中擁抱死亡,不如在冒險中重拾新生。

在這裏不得不提的是,作為《塞伯利亞之謎》系列的製作人,著名的比利時漫畫家Benoit Sokal,在與疾病多年的鬥爭中,不幸於去年離世。而遊戲也在開頭和結尾紀念了這位為《塞伯利亞之謎》做出巨大貢獻的藝術家。

在遊戲最後,凱特坐上返回紐約的火車,決定向生活妥協。但隨即又因為靈光一現的念頭,轉頭奔向通往另一段未知旅途的列車。遊戲製作人的離世,讓這部作品是否還有續作變得未知。但是劇情最後的和第一部一般的暗示,讓我在內心期待着還能與凱特一起踏上一段全新的冒險之旅。

與第一部的結局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稍顯遺憾的缺陷

不過,雖然遊戲在畫面和解謎上做出了很大提升,但是遊戲依舊遵循傳統的操作方式,這種只通過鼠標點擊的方式,也讓玩家在行動上出現了不便的情況。例如在地圖上走路時,經常會遇到遊戲的視角不受操控的現象。行動過程中過於頻繁的視角變動,次數多了也會讓人覺得疲憊。

而作為一款文字和劇情佔遊戲內容大半的AVG,不知道是不是製作組故意想營造一種舒緩的氛圍,遊戲對話和探險中居然沒有“跳過”的功能。雖然在對話時我一般不會選擇跳過,但是在探索時,遊戲中重複觀察一件事情的時候,會顯得非常拖沓,增加了遊戲的“垃圾時間”。

這樣的長鏡頭一個兩個還好,重複多了就煩躁了

同理,作為需要大量文字和對話鋪墊的遊戲類型,這款遊戲的漢化並不十分令人滿意。最明顯的就是主角上下樓時,遊戲中居然翻譯成了“起身”和“俯身”這樣兩個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詞語;而在對話過程中,有時候也會出現NPC講的話,字幕並沒有顯示等問題。缺乏誠意的中文翻譯也或多或少影響了我的遊戲體驗。

不過,以上的問題也是瑕不掩瑜。遊戲絕妙的音畫體驗,和趣味十足的解謎,最終還是驅使我在這樣緩慢的節奏下走完了全程,並深深沉浸在這段跨越時空的冒險旅程中。

總結

誠然,遊戲緩慢的節奏讓這款傳統的冒險解謎遊戲註定淪為小眾類型,但在靜下心來,通關整款遊戲之後,劇情的完美收尾,和意味深長的結局,讓我猶如看了一場經典的電影一般感嘆許久,獲益良多。

如果你抱着追求刺激的心態來了解這款遊戲,那麼則需要再三考慮這款遊戲是否適合你。但若你喜歡細膩的劇情闡述,和有趣的解謎方式,那麼這款積澱了二十年時光的集大成之作,則一定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