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富士康赴美國承諾投資100億美元(約合675億元人民幣)建廠的消息轟動一時,這支撐了美國製造業迴流的宏大願望。該投資項目還得到了美國關鍵人士的背書和支持,稱項目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誇讚還言猶在耳。
但自計劃提起至今,建廠項目一年又一年被頻繁提及,卻始終沒有像當初宣傳那樣取得巨大進展。日前,富士康向美國申請税收補貼,就遭到了拒絕,原因是富士康的投資和僱傭規模小於預期。那麼,富士康接下來會調整投資方向嗎?
富士康在美建廠受挫,投資規模不及預期的十分之一據美媒10月13日報道,富士康向美國威斯康星州申請了一家工廠的税收抵免。但美國威斯康星州經濟發展當局表示,富士康僱傭的員工數甚至少於最低要求的520名僱員,並只投資了約3億美元,因此拒絕富士康的補貼申請。該機構負責人表示,一旦富士康能夠提供更精準的投資機會,將會繼續提供税收優惠。
據瞭解,2017年7月,富士康與美國聯邦政府共同宣佈了在威斯康星州的投資建廠計劃,高調承諾投資100億美元,並給當地帶來1.3萬個就業崗位。為了鼓勵富士康積極僱傭美國工人,威斯康星州特意批給了富士康30億美元的財政激勵補貼,前提是依據協議,分階段完成投資額和僱傭員工數量。
在富士康最初的申請中,該公司表示將在2019年底之前投資33億美元,並創造2080個全職工作崗位。但 2019 年的補貼申請顯示富士康只投入了 2.8 億美元,僱傭的員工數量也遠未達到之前承諾的最低標準。
富士康無法拿到税收補貼,反映了其在美國建廠的過程並不順利。今年4月初,有美國媒體調查發現,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創新中心和辦公大樓幾乎都處於閒置狀態,導致閒置的原因並不是由於疫情,工廠大樓看上去就沒有辦公活動過的跡象。
類似的報道在2019年層出不窮。2019年初,早有媒體指出,富士康當時的多個創新中心和辦公大樓利用率極低,還有相當多的設施正在建設當中,但大部分都處於空閒狀態;2019年8月,富士康建廠的承諾小於計劃,並逐漸縮小生產規模,當地政府正在重新評估項目帶來的成本和收益。
富士康生產面臨多項挑戰,工廠計劃化為"泡影"近幾十年來,美國興起了"去工業化"的熱潮,製造業在經濟的比重不斷下降,一度創下70年來的新低,美國發展製造業的劣勢愈加突出。此次富士康赴美建廠受挫,也説明企業調整供應鏈,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而當時富士康的決策人士卻直言"我們在幫他做的,就是供應鏈的重塑。"
不同與服務業,製造業非常依賴硬資產和完整產業鏈,富士康來美國建廠就不可避免遇到了許多問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富士康選擇在美國中西部地區設廠不那麼合理,不僅缺乏大量熟練的工人和上游材料的供應商,導致生產成本增加,而且該地區與富士康的供應商客户與產業佈局幾乎沒有什麼關聯,談不上產業集聚。這意味着富士康的工廠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風險。
如今,富士康在美國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局面,最初設想的面板工廠很可能化為"泡影"。2019年4月,富士康董事長的特助胡國輝稱,希望在威斯康辛成立一個技術中心,主招研發和設計人員,而非最初承諾的製造業藍領。同時也不難看到,美國想要重振製造業,並不是光靠喊口號、給補貼就能解決,還需要切實解決很多問題
文 | 鍾志生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