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經濟”有大寶藏

“微經濟”有大寶藏

8月10日,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好梯鄉磨河壩村的王朋豔在直播推銷野艾草。劉 輝攝(人民圖片)

“微經濟”有大寶藏

7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路北街道,家庭主婦彭柱燕正在租住的房子裏編織毛線卡通玩偶。蔣友青攝(人民圖片)

“微經濟”有大寶藏

河北省河間市文化館推出非遺展演“雲端”播系列活動,通過“雲端”傳承非遺文化。圖為8月13日,西河大鼓非遺項目藝人李雪(左)、張領娣通過網絡直播方式表演節目。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短視頻創業成為新“藍海”,微博紅人紛紛“流量變現”,微信公號成就一批創業達人……近年來,以“微”“短”“快”為特徵的微經濟走進中國人生活。

微經濟不是小打小鬧。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鼓勵大力發展微經濟。微經濟為何越來越火?目前,還面臨哪些挑戰?

提供“讓興趣成為職業”的可能

小宇是清華大學一名博士生,也是知名校園生活類短視頻博主。在他的“抖音”賬號裏,清華校園美景、學習經驗分享和個人生活Vlog(視頻博客)是最常出現的三大主題。創立“抖音”賬號不過兩年,他的粉絲已經達到了100萬,每月收入可觀。

“以短視頻平台為載體的微經濟體現了一種流量經濟效應。短視頻博主通過發佈原創短視頻在平台獲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相伴而生的大量粉絲流量讓博主獲得了進行有償品牌推廣、簽約運營團隊等機會。這逐漸成為一種盈利模式,也為我們這些短視頻愛好者提供了‘讓興趣成為職業’的可能。”小宇説。

業內人士指出,包括短視頻在內,微經濟囊括了微創新、微應用、微產品、微電影、微健身、微旅遊等多種形式,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經濟的核心在於微創新,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等多元主體基於已經發展成熟的平台經濟、通過小微創新實現的一種新業態。微創新可以是在各類平台上發佈的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數字內容產品,也可以是搭載平台所提供的出行、餐飲、零售等多樣化服務。”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威説。

此次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線上多樣化社交、短視頻平台有序發展,鼓勵微創新、微應用、微產品、微電影等萬眾創新。

微經濟首次進入官方文件視野,與其近年來迅猛發展態勢不無關係。以微電影、短視頻為例,日前發佈的《中國微電影短視頻發展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户規模達7.59億,短視頻用户規模為6.48億,超過長視頻6.39億的用户規模,佔網民整體的75.8%。短視頻日均使用時長超過長視頻,貢獻了移動互聯網時長增量的33.1%,新增網民短視頻使用率高達53.2%。

在梁威看來,近年微經濟在中國持續向好發展,呈現出巨大發展潛力,也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到這一新業態。國家發改委近日發佈的《2019年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新登記註冊青年創業者達到446.7萬人,增長4%;大學生創業者74.1萬人,增長9%。

適應碎片化個性化的“微需求”

微經濟為啥這麼火?不少人認為,靈活自由、投入少、門檻低是它吸引大批從業者的重要原因。

“無須線下門店、投入成本低、符合現階段消費趨勢,這些因素促使越來越多人選擇加入電商行業。”某電商服裝品牌合夥人向延説,“現在的年輕人都很聰明,在這樣一片互聯網經濟的‘藍海’裏,只要肯動腦筋、願意幹,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創造更多發展的可能。”從去年7月在淘寶開店至今,向延的店鋪關注量增長了2萬多人,店鋪微信號擁有1600多個客户,月均營業額達到8萬元以上。

在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賀俊看來,微經濟火爆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基於互聯網平台,微創新、微應用、微產品等微經濟有了發展的基礎;二是技術模塊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平台的架構設計是由平台定位決定的,定位在用户參與型的這類平台擁有更加友好的“模塊化”界面設計。例如抖音用户上傳視頻會有界面簡潔、功能清晰的濾鏡、音樂、剪輯工具,只要一分鐘就可以上傳視頻,這無疑激發了短視頻愛好者內容創作的熱情。

對於微經濟的發展,各平台在加大支持力度。抖音陸續推出“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扶持“三農”內容創作的“新農人計劃”、面向高潛力達人的“繁星計劃”等,通過流量扶持、作品補貼、技能培訓等扶持政策,幫助不同領域視頻內容創作者生產更多精品原創內容;人民網研究院、騰訊廣告近日共同發起的“微創業扶植計劃”公益項目,推出聯合培訓、規範標準、分享課程、趨勢指引、開放工具五大措施,為特許連鎖及各類中小微企業提供多元化創業解決方案與扶植政策。

專家指出,如今,人們日常生活中碎片化、便捷化、個性化的“微需求”日益增長,而隨着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音樂、閲讀、資訊、健康、文化等各種生活娛樂內容的創造、傳播和獲取更多在微應用、微產品、微設備上得到實現,微型化、分佈式、密集型的微經濟實體逐步成為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益補充,更加精細化、個性化、實用化的微創新滿足了人們多樣化需求,微經濟作為新業態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大眾創新氛圍的營造、平台經濟的迅速發展、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等因素,都在助推着微經濟這一新業態持續湧現活力。”梁威説。

激發“微經濟”各類主體的創造活力

在微經濟中掘金,並不容易。行業整體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少創業者也在苦苦掙扎。

“在短視頻領域,許多有一定知名度的博主都會選擇和運營機構簽約,但目前運營機構和博主間的利益劃分仍然沒有較為明確的行業標準。”小宇説,“許多博主陷入了兩難境地:‘單打獨鬥’難以獲得投入資金和流量資源,簽約機構往往會失去對內容創作的絕對話語權,在權益保障、利益分配方面也常常處於劣勢。”

向延表示:“電商行業可謂‘成也流量、敗也流量’。作為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小賣家,在電商平台這一套非常成熟的競價排名機制下非常被動。沒有充足預算、沒錢參加推廣、拼不過大品牌和人氣網紅店,許多電商創業者的激情就是這樣被一點點磨滅的。”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延伸到各行各業的微經濟也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朋友圈購買商品,退貨等權益無法保障;微博推廣“軟廣”惡意營銷,引發用户反感;短視頻充斥低俗、色情、暴力內容;微電影粗製濫造,“把觀眾當傻瓜”……

“扶上馬,還需送一程。”梁威説,“就政府部門而言,為推動微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在激發創新和有效監管之間找到平衡點,既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又有效激發多主體的創新活力,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就提供微經濟發展土壤的互聯網平台而言,各平台應該對平台上多元主體供給的商品與服務承擔一定的監管職責。”

近期,針對微經濟等新業態,政策支持連續發力。

此次發佈的《意見》提出,實施新業態成長計劃,建立微經濟等新業態成長型企業名錄,及時跟蹤推動解決企業的政策堵點。

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日前印發的《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支持企業通過開放共享資源,為中小微企業主、創客提供企業內創業機會。面向自由設計師、網約車司機、自由行管家、外賣騎手、線上紅娘、線上健身教練、自由攝影師、內容創作者等各類靈活就業者,提供職業培訓、供需對接等多樣化就業服務和社保服務、商業保險等多層次勞動保障。

國務院辦公廳7月底印發的《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提出,合理設定互聯網平台經濟及其他新業態新模式監管規則,鼓勵互聯網平台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等降低服務費、加盟管理費等費用。

“微經濟代表着一種信息化、智能化、模塊化的發展趨勢,對於新生事物,在發展初期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現象,對此我們要有包容的態度。”賀俊説,隨着技術越來越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規範,微經濟必將迎來更大機遇,進一步推動平台經濟、數字經濟的建設與發展。(邱海峯 李嘉貝)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18日 第 11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75 字。

轉載請註明: “微經濟”有大寶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