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斷供 華為尋路“滿天星光”

芯片斷供 華為尋路“滿天星光”

    9月15日,相關禁令沒有延期信息,至此,台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麒麟芯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供應芯片給華為。這意味着,華為芯片斷供正式生效。

    但對華為來説,這並非沒有心理準備,華為更沒有喪失鬥志,而是繼續在困境中求生存,按照既定的計劃前行。只不過,對外界來説,“無芯可用”的華為將何去何從?

    實際上,除了最拿手的硬件產品,一個以軟件服務為主的生態版圖已悄然在華為紮根。

    ●南方日報記者 郜小平

    嘗試構建芯片自主供應鏈

    “無芯可用”後的華為,今後業務將如何開展?

    華為終端公司一名前高管向南方日報記者透露,目前受影響最大的是佔據營收半壁江山的手機業務。不過,手機利潤率並不高,對華為不構成致命打擊;運營商業務貢獻了大部分利潤,這些基站遍及全球,後續也需要運維服務,替換華為設備的成本非常高,因此這部分業務可繼續保障華為的生存。

    無法使用自研芯片,還有一個辦法是轉而尋求芯片廠商。不過,這條路目前也並不被允許。但高通、聯發科等廠商也在積極爭取供貨。比如高通、聯發科等就表示,“已經依照規定向美方提出申請,靜待美方審核中”。這為芯片供應提供了一線希望。在消耗存貨的時間裏,也留給了華為斡旋的空間。

    “對華為來説,就像一架千瘡百孔的飛機,但它依然還能飛。”第一手機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説。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任振川表示,這也給中國半導體產業提了一個醒,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們的芯片技術要儘早追趕。

    堅持長期主義,華為已經在嘗試構建芯片自主供應鏈。不同的是,華為的芯片產業鏈建設不能只依靠自己,可以通過收購、參股、聯合等方式來實現與其他企業共同建設。而截至目前,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已出手投資了10多家半導體相關企業,打破了此前“不做應用、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的“三不原則”。

    向技術平台服務商轉型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即使沒有芯片,華為也並非無路可走,而是開啓了一個新的“軟硬件雙線作戰”。

    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認為,在最近舉行的2020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宣佈鴻蒙操作系統(鴻蒙OS)開源,其實這也預示着華為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即向技術平台的提供商轉型。

    具體來看,藉助鴻蒙OS與麒麟芯片強大的研發能力,將這些技術開源出去,並不需要生產硬件。

    在服務器領域,華為已經先行一步。此前,華為宣佈,將自己構築了十多年的操作系統(openEuler)、數據庫(openGauss)、數據虛擬化引擎(openLooKeng)開源出來,向全產業合作伙伴開放共享華為在基礎軟件的技術積累。

    華為鯤鵬計算領域總裁張熙偉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就表示,華為專設了整機合作運營部,派出大量工程師去到企業研究所和工廠駐點,跟夥伴緊密合作,共同打磨產品質量,“以前華為是自己做產品,現在要使能夥伴做產品,產品做出來了還要幫助夥伴打開市場。面對角色轉變,説易行難”。

    2020年中國移動服務器集採的項目中,鯤鵬技術路線獲得近2萬台服務器採購,佔整個集採的70%份額。在整個鯤鵬採購空間中,合作伙伴的服務器獲取了近70%的份額,華為自有品牌的TaiShan服務器只佔較小比重。

    目前,華為移動生態涵蓋三大領域:鴻蒙OS,位於系統層面;HMS,屬於服務層;再往上一點是開發者套件。三者對應谷歌的“三件套”,即安卓系統、GMS(谷歌移動服務)、服務套件(谷歌搜索、YouTube、谷歌地圖、Gmail)。

    “如果禁令持續下去,華為不一定要堅持生產硬件,可以轉而投向提供技術服務。”盛陵海説。

    在手機等硬件技術愈發見頂之下,生態的黏性也越來越成為核心競爭力。華為也在打破“硬件”公司的標籤,成為一家軟硬一體的生態公司。

    轉向物聯網新賽道

    在手機芯片被卡後,華為正在尋找IoT(物聯網)新賽道。其實,手機只是鴻蒙的一個重要場景,它的征程還在IoT領域,這也是華為反覆強調的鴻蒙特性:全場景。

    隨着鴻蒙OS2.0開源程度的加深,事實上,這款操作系統不僅適用於智能手機,而且將適配平板、電腦、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鴻蒙系統已經和美的、九陽、老闆等家電廠商達成合作,陸續會有搭載鴻蒙系統2.0的智能家居設備面世。此外,華為HiCar已合作超過150款車,2021年計劃預裝超過500萬台車。

    此時推出分佈式的操作系統,可以説是恰逢其時。當前,5G網絡建設大幕正在全球範圍內開啓,基於5G廣聯接、高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給產業帶來的最大機遇是萬物互聯,海量的設備接入不僅需要更強的網絡、更快的芯片,也需要更加個性化、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的底層OS來支持。也就是説,IoT是華為切入全場景操作系統的一個角度。

    【延伸】

    “最大芯片收購案”在即

    全球科技企業或轉尋替代方案

    在華為尋求新的生存方案之時,全球科技企業也收到一份倍感不安的消息。

    9月14日,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宣佈,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軟銀旗下的芯片設計公司Arm。一旦成功,這將是芯片行業有史以來最大收購案。

    英偉達自身超高算力與Arm生態結合有非常大的想象力,但也引起了外界的擔憂:芯片架構的生存之道一般是“中立策略”,Arm只授權芯片設計方案,並不生產或銷售芯片,因而可以將技術賣給其他公司而不存在競爭;收購之後,恐怕也會引起蘋果、三星等大型公司對新格局產生敏感的反應。

    或進軍CPU引發“雙英”較量

    因該收購案感受到最大壓力的,可能是英特爾。

    英特爾從1971年推出首款4004處理器後,全球超過九成服務器芯片市場都建立在英特爾x86架構上,其在PC市場一直處於絕對的霸主地位。

    時移世易,在移動互聯時代,特別是雲計算的爆發,需要向功耗低、微服務轉變,Arm架構的芯片很快統領了移動市場的份額,現在Arm芯片正在朝着PC、服務器等原屬英特爾x86系統的領域進展。前段時間,蘋果宣佈與英特爾“分手”,在其Mac電腦上專用Arm架構的自研芯片正是這一趨勢的一大表現。

    英偉達與Arm何以“看對眼”?這主要是英偉達需要補齊CPU(中央處理器)。英偉達擅長圖形處理技術,並在GPU(圖形處理器)市場佔據領先地位;而Arm則在CPU處理器架構和設計上造詣頗深,兩者合作可優勢互補。

    在AI異構計算的到來之際,英偉達等公司正在威脅着英特爾在服務器芯片市場的地位。今年7月,英偉達首次超過英特爾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芯片生產商,以及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商,市值領先英特爾近1000億美元。

    收購面臨產業界疑慮與政府審查

    不過,這筆收購併非板上釘釘的事情,尚需獲得中國、美國、歐盟和英國的批准。

    第一重阻力來自產業界。此前Arm被賣給了軟銀,後者畢竟是一家主要以投資為背景的企業,在業務上可以保持其中立性。而英偉達,則是完全的業務公司,和高通、蘋果等Arm的大客户,都有着業務上的競爭。Arm的客户可能會轉投RISC-V陣營。

    第二重阻力來自政府間。這項交易需要面臨嚴格的審查,還需要經過中國、美國、歐盟和英國的批准,預計監管審批可能需要18個月的時間。各國政府、反壟斷部門、曾經競爭合作的公司,都是這樁超級交易面前的阻力。

    在2018年,高通放棄對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的440億美元收購,這場漫長的收購案中,國家間的反壟斷就是一個重要考量。

    眼下,Arm在中國還有全球唯一一家合資公司安謀中國,後者正處在換帥的風波當中。“Arm中國前段發生過博弈,其實是Arm全球命運與出路的提前反應。”一位業內人士説。

    x86、Arm、RISC-V將三分天下?

    對中國來説,這場收購案同樣影響深遠。

    芯片架構,即指令集架構,通俗來説,指令集就像是一整套語言系統,CPU能夠讀懂並按照要求運行程序、硬件。CPU主要有兩大指令集,複雜指令集(CISC)架構x86,精簡指令集(RISC)架構陣營有Arm、MIPS和RISC-V。

    作為手機生產的大國,中國絕大部分手機的核心技術使用Arm的技術。如Arm被英偉達收購變成一家美國公司,若受有關禁令干擾,國內廠商包括華為在內,將無法繼續獲得升級版的指令集授權。

    RISC-V或成新選擇。近日,RISC-V基金會已將總部遷往瑞士,體現出中立姿態,在主流指令集x86閉源、Arm授權費用昂貴的背景下,開源的RISC-V指令集,專攻物聯網等新興市場,與x86、Arm等生態形成錯位競爭,是打破當前處理器壟斷局面的潛在力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77 字。

轉載請註明: 芯片斷供 華為尋路“滿天星光” - 楠木軒